■记者周影红 陈楚红
实习生陈玲玲
在团市委和广东狮子会启航服务队的爱心帮助下,曾面临失学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杨北路昨日顺利跨进英才学校的大门,终于圆了自己的上学梦。
生活拮据遭遇失学
1999年,来自重庆的杨恩明独自带着女儿杨北路来到增城后,一直靠替人擦皮鞋维持生计,现居住在增江街林屋园村一间仅10平方米的出租屋内,生活过得异常拮据。杨恩明说:“擦皮鞋生意并不好做,擦一双皮鞋3元,每天熬通宵最多也仅能挣40多元,最少时仅有9元,这就是一天所有的收入了。”
今年6月,杨恩明的女儿杨北路小学毕业。由于不符合我市中小学生升学规定,杨北路不能进入公立中学享受免费义务教育。“若要继续求学,我们只能选择增城的民办学校或回老家就读。可是,我们无法承担民办学校的学费,老家也已经没有亲人了,北路只能面临失学。”杨恩明说。
团市委及时伸援手
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在偶然得知杨北路的遭遇后,团市委及时伸出援手,通过多方联系,最终与广东狮子会启航服务队达成资助意向,由广东狮子会启航服务队资助杨北路就读英才学校。
负责杨北路复学事宜的市青少年宫副主任黄健说,目前所有相关的手续都已办理齐全,杨北路可安心读书了。
据市青少年宫副主任郑立辉介绍,通过家访,他们发现杨北路由于自小缺少母爱,加上长期生活在贫困家庭环境中,难免产生了自卑、自闭的心理,因此后续关爱尤其重要。
“帮助北路圆上学梦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还将从生理、心理、生活等方面为北路提供长期的帮助。例如,我们会邀请北路参加青少年宫为我市低收入困难家庭、残疾家庭和下岗职工家庭小孩提供的各种免费培训活动;会组织女性工作人员定期与北路聊天,详细了解其学习生活状况;还会与英才学校的团委进一步沟通,让学校在学习生活中多给予她关怀。”郑立辉说。
百名困难学生获资助
“团市委非常重视类似杨北路这样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生活学习状况。”团市委书记赖辉说,“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团市委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相关政策加强管理,并尽可能联合更多的社会力量、爱心企业共同做好帮扶工作,让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真正融入增城。”
赖辉还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推动和帮助解决困难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充分发挥团组织在促进教育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作用,团市委、市少工委、市青少年宫将联合广东狮子会启航服务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爱心凝聚、扶志助飞”活动,筹措专项资金,初步计划资助小楼、派潭、正果三镇的100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