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镇动员 全民动手 还水秀花香于民
文/记者 张文雄 张海聪 陈婉婷
见习记者 廖思鉴 图/记者 凌云
作为全市首先综合整治“散小乱”生猪养殖场的镇街,石滩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三江沙庄片区为重点,集全镇之力,清理拆除了642家污染严重的散小乱养猪场(截至8月底),拆除面积近20万平方米,打赢了整治生猪散养的第一轮战役。整治后的沙庄片区,大气环境、水体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昔日水秀花香的水乡景色又重现在人们眼前。
散乱养猪场泛滥
石滩三江沙庄片区由于紧邻东莞,又有荔三公路、江龙大桥的交通便利,成为了生猪散养的重灾区。据统计,仅三江沙庄片区,养猪场就达819家,其中存栏100头以上的猪场705家,存栏500头以上的猪场62家,存栏1000头以上的猪场23家;这些养猪户中,外地养猪户占了近90%,共有733户。
这些数量庞大、设施简陋、无牌无证、乱排乱放的养猪场,遍布村间田头,呈生猪围村、猪场围城之势,成为滋生制售潲水油、饲喂瘦肉精、贩卖病死猪、焚烧工业垃圾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温床,不仅破坏了土壤、污染了水源、毒化了空气,诱发了食品安全事件和社会治安事件,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更带来了诸多的社会矛盾和人口问题,给石滩的人居环境、食品安全、社会治安、流动人口管理、国土管理和镇容村貌造成了重大影响和威胁。
层层发动 全镇参与
“为确保拆得了、拆得快、拆得稳,我们重点做好宣传发动,争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先后召开全镇动员大会、村级动员会议和村社干部座谈会、养猪户座谈会、土地出租户座谈会,并印发《致全镇人民群众的一封信》、《致养猪户的一封信》、《关于整治禁养区养猪场及不规范养猪场的通告》等宣传单张近万份,把资料派发到村社和每一家养猪场,把宣传车开到村间田头进行广播,使整治养猪场的目的意义和政府的坚定决心家喻户晓;还专门组织了镇人大代表、村(居)书记主任、镇政府中层干部进行养猪场整治情况专题视察活动,争取人大代表和村干部支持配合,从而形成了全镇参与的浓厚社会氛围。”石滩镇党委书记潘小航说。
潘小航说:“在清拆养猪场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争取养猪户主动承诺退出。对纳入清拆范围的养猪场,结合大、中、小猪只存栏情况,给予3—7个月宽限期,给养猪户一定的过渡时间处理猪只,并要求养猪户签订限期拆除承诺书,承诺‘四不一拆除’,争取其主动关闭或转移养猪场。另外,一个是严格执法,以强制措施落实取缔。以城监、综治、经济部门人员及联防队员为主组成150人的综合执法队伍,配合职能部门实施专项执法,对违反六条刚性规定及承诺到期但仍未自行拆除的养猪场实施停水、停电,查封取缔,清理拆除等强制措施。”
据介绍,石滩镇沙庄片清拆工作从开始阶段的“游击战”,一家一户清拆,到目前采用“阵地战”,一个片区、一个组团规模化推进清拆,彻底打消了养猪户观望、侥幸心理。尤其今年初以来,石滩镇共组织了大规模整治专项行动120多次,出动执法人员6000多人次,共拆除养猪场642家,拆除面积近20万平方米,使沙庄这个污染重灾区的大气环境、水体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石滩镇共清拆养猪场600多家,没有引发冲突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并得到广大村民和群众的支持,对此,潘小航说,关键是把宣传教育工作放到重要的环节。“宣传工作做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让群众知道为什么拆,怎么拆,拆后怎么处理。”
全面整治潲水油
“我们整个石滩镇仅仅三江沙庄片区,养猪场就达819家,给环境保护、国土管理、食品安全和社会治安带来了重大威胁。因而我们采用了以村社为单元,建立网格化巡查监管机制,按照‘四不一拆除’(即在限期内不再新进猪苗、不使用塑料碎布等工业垃圾作燃料、不收集分解潲水油、不使用瘦肉精等禁药喂养,到期限自行拆除养猪场)的要求,对养猪场实施动态管理,做到问题发现及时、处置快速有力、责任落实到位,切实杜绝瘦肉精、潲水喂养行为。”潘小航说。
据介绍,在潲水油问题整治方面,石滩镇主要措施是“一拆二堵三打”。一是拆设施。组织执法力量,对各养猪场内用于装载、分离潲水油的加温炉、烟囱等设施实施彻底清拆,从生产源头消除可能滋生潲水油问题的土壤。二是堵来源。在潲水主要流入通道江龙桥设卡检查,坚决堵截潲水来源。三是打链条。由公安机关介入,对加工、销售潲水油的产业链进行追踪,严查深挖,坚决打击违法行为。此外,还实施有奖举报措施,发动群众监督,对违反承诺收集分解潲水油的养猪场坚决予以拆除,不给任何心存侥幸者以机会。通过多管齐下,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从面上杜绝了潲水喂养行为。
瘦肉精问题监管方面,石滩镇主要是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规范兽药、饲料及其添加剂生产经营市场,对无证生产经营销售的依法严厉查处取缔,从源头控制违禁药品的流通;二是进一步加强产地检疫工作,采取以定期抽检为主,不定期抽检为辅的方式对养猪场进行瘦肉精检测,一旦发现有饲喂瘦肉精行为,对养猪场坚决予以关闭取缔;三是进一步强化猪只出栏检测,对出栏猪只监测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到出栏猪只检测全覆盖,并明确发生瘦肉精问题要对相关责任人实行倒查问责;四是进一步加强屠宰环节监管,把好入场验证查标、宰前检疫、同步检疫、检疫出证、宰后处理等“五关”,杜绝无检疫证明、无耳标的动物进场屠宰。通过强化监管,增强养猪户的守法经营意识和质量安全责任意识,从根本上杜绝瘦肉精问题发生。
全面取缔散小乱养猪场
对严重污染环境及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散小乱养猪场,石滩镇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由养猪户签订限期拆除承诺书,给予3—7个月的限期让养猪户在过渡时间处理猪只;牵涉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商会会员的养猪场,劝导带头主动拆除;整治期间顶风抢建的养猪场,一经发现马上拆除;对违背“四不”承诺(即在限期内不再新进猪苗、不使用塑料碎布等工业垃圾作燃料、不收集分解潲水油、不使用“瘦肉精”等禁药喂养)的养猪场,发现一家拆除一家;对承诺到期但仍未自行拆除的养猪场,先实施停水、停电的警告措施,警告期限过后坚决予以拆除。
据统计,截至8月底,全镇共组织大规模整治专项行动120多次,出动执法人员6000多人次,清理拆除了642家污染严重的散小乱养猪场,拆除面积近20万平方米,打赢了整治生猪散养的第一轮战役。整治后的沙庄片区,大气环境、水体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昔日水秀花香的场景,又复眼前,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由于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发动到位,群众支持,没有因拆除养猪场引发群体性事件。
清洁复绿营造美丽乡村
猪场关停后,猪场用地怎么办?村社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如何持续增长?按照“拆整结合、分类指导”思路,目前,石滩镇安排专项经费,对已被拆除的养猪场进行填土平整清理,实行复耕、复绿,恢复地块原貌,防止养猪场死灰复燃。
“就在一年前我的亲戚过来这里探亲,说我们这里乌烟瘴气,叫我们搬到荔城住,经过整治后,我们这里的环境明显好转。上个月,亲戚再过来时见到这么好的环境,他说我们不用搬了。”龙地村郭大婶开心地对记者说。
此外,石滩镇正探索创新利益疏导补偿机制,对重点整治片区已拆除的养猪场土地,通过采用政府租用、土地流转、安排项目等方式将之集中利用起来,用于发展新型环保项目或绿色产业,提高土地产值效益,确保村民经济收入,通过经济手段从根本上断绝散小乱养猪场的生存空间。
以新型城市化为统揽全面推动产业升级转型
潘小航介绍,近年来,石滩镇一直在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全力推进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战略性发展平台的“三个重大突破”,着力打造“一园一区一带”(即石滩研发创意产业园、石滩新城区、荔三产业带)三大发展平台,把石滩研发创意产业园打造成新型产业、新型产品、新型人才和新型发展模式的孵化基地;把石滩新城区打造成以花城、绿城、水城为特色的田园生态新城;把荔三产业带打造成以汽车零部件生产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不断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引导地方的高端发展。
“对于传统养猪业,我们的思路是以新型城市化为统揽,引导逐步退出,通过严格限制生猪散养,鼓励、扶持建设现代化养猪场,推动养猪业转向规范化、规模化、科学化发展之路,并通过做大做强现代化养猪场,提高生猪供应量和猪肉质量,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实现全区域性淘汰散小乱养猪场。”潘小航说。
据介绍,下一步,石滩镇将在总结前一阶段整治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全面推进沙庄片区已拆养猪场用地的整理工作,制定养猪业审批管理制度,切实防止生猪散养死灰复燃。从9月开始,全面铺开镇域范围的养猪场整治工作,力争再用一年时间,全面完成镇域养猪场的整治规范工作,让辖区养猪业转入科学有序发展轨道,还水秀花香于民,还美好家园于民。增城日报
①
②
③
①②③整治后,石滩环境明显变好。
④
⑤
④⑤整治前脏乱不堪的养猪场。
全镇动员 全民动手
坚决打赢整治规范生猪散养的人民战争
——再致全镇人民群众的一封信
尊敬的父老乡亲:
去年底尤其今年初以来,我镇根据广州市和我市的工作部署,以三江沙庄片区为重点,率先在全市打响了整治规范生猪散养的人民战争。截至8月底,我们共组织大规模专项整治行动120多次,出动执法人员6000多人次,清理拆除了600多家污染严重的散小乱养猪场,拆除面积近20万平方米,铲除了一个又一个滋生制售潲水油、饲喂瘦肉精、贩卖病死猪、焚烧工业垃圾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温床,打赢了整治规范生猪散养的第一轮战役。整治后的沙庄片区,大气环境、水体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昔日水秀花香的场景,又复眼前,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在整治过程中,广大镇村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商会会员,率先垂范,抓宣传,抓教育,抓引导,与镇委、镇政府一道,同心同德,攻坚克难,有养猪的,主动带头拆除养猪场,不是养猪户的,主动劝导亲友拆除养猪场,表现出了良好的大局风范和担当精神;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踊跃参与,以捍卫土地、捍卫水源、捍卫空气、捍卫健康、捍卫家园、捍卫子孙后代的信心、决心和勇气,把支持作为责任,把参与作为光荣,众口痛斥生猪散养之害,齐声欢呼整治生猪散养之举,人人争当整治生猪散养的坚强后盾,表现出了良好的爱乡情怀和家园意识。
然而,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整治规范生猪散养的攻坚战才刚刚打响,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头。目前,我镇辖区内还有近1000家养猪场,这些数量庞大、设施简陋、无牌无证、乱排乱放的养猪场,遍布村间田头,呈生猪围村、猪场围城之势,不仅破坏了土壤、污染了水源、毒化了空气,诱发了食品安全事件和社会治安事件,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更带来了诸多的社会矛盾和人口问题,给我镇的人居环境、食品安全、社会治安、流动人口管理、国土管理和镇容村貌造成了重大影响和威胁。对此,人民群众民怨沸腾,投诉不断。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石滩,再也不堪承受生猪散养的泛滥之害和污染之重;石滩,再也不能坐视因为生猪散养泛滥而使水失其秀、花失其香;石滩,再也不能坐视因为生猪散养让极少数人得不当之利和不法之利而使绝大多数人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和土地。
今年8月10日,市委、市政府通过了《增城市规范生猪养殖管理实施细则》和《增城市生猪养殖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划定5类区域为生猪禁养区,并明确对现有生猪养殖场(户)进行全面整治。对禁养区内的生猪养殖场(户),原则要求在2012年12月底前必须全部实施关闭拆除,特殊情况可延迟至2013年3月底前关闭拆除;对非禁养区的生猪养殖场(户),要求在2012年12月底前必须按要求完成整改,在整改期间有制售潲水油、饲喂瘦肉精、焚烧工业垃圾的,发现一宗拆除一宗,整改不达标的,一律在2013年6月底前实施关闭拆除。在关停散小乱养猪场的同时,市委、市政府还明确,尽快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建设若干个大中型现代化、环保型养猪场,以保证市民能够吃上放心肉和平价肉。对村民家庭非经营性少量饲养生猪行为,镇政府正在制定审批制度,将于近期出台相关指引。
作为生猪散养的重灾区,我镇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发扬第一阶段不畏艰难、攻坚克难的精神,再次实行全镇动员,全民动手,举全镇之力,迅速拉开全区域的新一轮整治生猪散养的大行动。为此,镇委、镇政府向全镇人民群众呼吁和要求:(1)从即日起,任何村社、任何单位、任何个人不得再擅自出租土地用于建设养猪场,已出租用于建设养猪场的土地,出租人要尽快主动收回,并积极配合执法部门做好整治清拆工作;(2)从即日起,所有养猪场不得新进猪苗,镇委、镇政府将结合存栏猪只情况及出栏日期,给予养猪户一定的清理过渡期,请养猪户主动配合调查人员核实存栏情况,主动与镇政府签订限期清理承诺书;(3)从即日起,有参与生猪养殖的镇村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商会会员,要率先垂范,带头清拆养猪场;(4)从即日起,各村各社要迅速行动起来,自觉落实镇委、镇政府开展新一轮清理整治专项行动的工作部署,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劝导群众,争取群众,做到不甘人后,主动争先。镇委、镇政府同时郑重声明,对任何干扰、妨碍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或唆摆、煽动养猪户和群众干扰、妨碍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或蓄意串联和挑头聚众滋事的,将由公安机关和司法部门依法从重从严惩处。
尊敬的父老乡亲:清拆养猪场,整治养猪场,还石滩水秀花香的本来面目,共同捍卫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土地和空气,应该也必须成为我们每一位石滩人民群众坚定不移的共识、义无反顾的抉择。让我们携手并肩,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坐言起行,攻坚克难,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坚决打赢这场整治生猪散养的人民战争!
中共石滩镇委员会
石滩镇人民政府
2012年8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