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广东行;广东旅游完全手册(景点大全陆续增加中)

[复制链接]
维斯里 发表于 2007-5-6 20: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肇庆鼎湖山
鼎湖山位于市东部十八公里处,系“岭南四大名山”之一,在牌坊坐15路或在港口坐3路公共汽车均可直达。鼎湖山,原名顶湖。因山顶有湖,四季常盈,故得其名,民间传说黄帝打败蚩尤,采首山之铜在此铸鼎,鼎成升仙,为纪念黄帝得道入仙册,习称鼎湖。鼎湖山处在北回归线上,以三多驰名于世。
   一是植物多。高等植物达1700多种(含珍稀树种),占全省植物总数的四分之一。被联合国列为国际自然保护区。有“绿色宝库”和“活的自然博物馆”的美称。
  二是寺庙多。岭南四大名刹之一的庆云寺便在此山中,开山鼻祖乃系佛教南宗六祖惠能的高足智常禅师,山上建有白云寺、跃龙庵、莲花庵等。寺庙常年香烟缭绕,烟火鼎盛。可见鼎湖山又是佛教圣地。
  三是瀑布多。云溪景区北坡龙溪泉坑就有老龙潭、跃龙潭、水帘洞等八处瀑布。著名的飞水潭瀑从30多米高的峡谷飞泻而落,形如白练,声如狮,蔚为壮观。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先生曾到过飞水潭游泳,宋庆龄于1979年手书了“孙中山游泳处”,并刻于飞水潭峭壁上。同时,鼎湖山亦是一个避暑胜地,每年数以千万的游客慕名前来观光,考察。鼎湖,山青水秀林茂,古往今来,吸引着无数游客登临,文人盛赞鼎湖兼有我国六大名山之特色,即有王屋之奇,青城之秀,武夷之清,西樵之逸,丹霞之媚,委羽之幽。登高鸟瞰,但见莲花峰、三宝峰、归云峰、青狮岭、白象岭、屏门岭、龙门山、伏虎岗,层峦迭嶂,绵亘曲折,苍崖环翠,远岫云飞,美不胜收!


中国第一大鼎

1.jpg


鼎湖山和七星岩都是肇庆著名的风景区


2.jpg

天然鼎湖山

3.jpg


鼎湖山号称天然氧吧

4.jpg



5.jpg



6.jpg



7.jpg


Img22525056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维斯里 发表于 2007-5-6 20: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陈家祠

 陈家祠,位于广州的中山七路。光绪十四年(1888年)筹建,光绪十二年(1894年)建成,历时七年。是当时广东省72县陈姓人氏合资兴建的合族祠堂,因接受本族各地读书人来广州应科举考试时居住,又称陈氏书院。


  因祠堂落成后,一直作为陈姓子弟读书办学的地方,故又称陈氏书院。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后,书院改为陈氏实业学堂。民间期间,这里先后为文范学校、广东体育专科学校和聚贤中学。1950年设立广州市行政干部学校。1957年,经广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并由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全面维修管理。1959年辟为广东民间工艺馆。1960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由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组艺术建筑在文物部门的保护管理之下,得以发扬光大,供国内外人士观摩鉴赏。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维斯里 发表于 2007-5-6 20: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台大花园
   云台大花园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白云山入口处,南临广园路,东接白云索道,因背依白云山的云台岭及园中的中外四季名贵花卉而得名。1995年9月建成开放,是白云山风景区最新景点之一。  
   云台大花园的构造颇具艺术特色,集东西方建筑艺术于一身,融古今文化于一体,显现出别具一格的园林风格。花园的整体布局是以正对着大门的宽大台阶为轴心展开的,中间则是特制玻璃铺砌而成的。玻璃底下,安装着各色彩灯,玻璃台阶上端是一泊小湖,湖底又有环形灯饰,取名滟湖。到了夜晚,被灯光染得五彩缤纷的湖水,沿着玻璃台阶缓缓流下,置换成七彩的河,流光溢彩,如梦如幻。  
   滟湖的水沿中轴线下泻,使得滟湖成为中轴线的源头,为了突出这一源头,园林设计者和建造者又在滟湖的岸边,建一罗马柱廊,既突出了轴心线上的景点在云台花园的作用,又与具有东西合壁特色的花园大门相对应。更为有趣的是,建造者借鉴了苏州园林中花墙的效果,在罗马柱廊的后面又安放了一群图腾石柱。在轴心线的两侧,云台大花园分别排列出不同的功能区,200多种中外名贵四时花卉就被巧妙地种植在不同的功能区里。东侧在种植各种花卉的同时,还依地势起伏培植了大面积的草坪,远远望去,酷似一条绿色的瀑布。西侧是谊园和茶室。谊园中心是一巨大地球石雕,以地球石雕为圆心,在一个巨大的圆周内,分布着已与广州结为友好城市的市花和友好城市所在国的国花。


1.jpg



全国最大的园林式花园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维斯里 发表于 2007-5-6 21: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英西峰林走廊(广东清远)
   英西峰林走廊 位于英德市区西南60多公里的九龙、明迳、岩背三镇一带,走廊内密集分布着上千座石灰岩山峰,当中溪涧穿绕,岩洞、古建筑点缀其间,是广东省最长、最密集的峰林游廊。北京大学地理系陈传康教授率学生在此实习考察时,以诗对其作了高度的评价——“飞借桂林山,漓江换明迳,游廊迎奇景,簪峰镇九龙”,并称之为“南天第一峰林风光”。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维斯里 发表于 2007-5-6 21: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越秀山
    越秀山在广州市北,古代与番山、禺山合称为广州城区的三山。据传,远在二千八百多年前的周夷王时期,越秀山南面就建立了“楚庭”,秦末汉初,这里始建了“任嚣城”,后扩展为“赵佗城”。南越王赵佗以番禺为都,因此越秀山别称为越王山。明永乐年间,都指挥花英在山顶建造观音阁,俗又称为观音山。越秀山海拔仅七十余米,冈峦起伏,与白云山相接,构成广州北边屏蔽。现在它建设为越秀公园,南至应元路,北至环市路,东至登峰路,西至解放北路,地域包括越秀山及其周围的桂花冈、木壳冈、上山冈、翻龙冈、鲤鱼冈、圆炮台等,面积广达九十二万八千平方米。开辟了东秀、南秀、北秀三个人工湖。 越秀山早期的史迹,有赵佗的越王台。越王台在歌舞冈,是赵佗每岁三月三日登高欢宴处。后来南汉主刘䶮也同群臣到此地游宴,筑成一条石路,沿路种植甘菊、芙蓉,称为"呼銮道"。这些故迹早已不存。东晋时南海太守鲍靓在山南构筑越岗院,即今三元宫。官内的求龙仙井,相传即鲍姑井。鲍姑是鲍靓的女儿、葛洪的妻子,以善于针灸知名。山上现存的明初建筑物镇海楼,是著名的古迹,且已成为广州的标志。
广州别称五羊城



1.jpg



广州,南越之地也

2.jpg


越秀山上看广州城


3.jpg

越于越秀山的道教三元宫

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维斯里 发表于 2007-5-6 21: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乳源大峡谷
   乳源大峡谷位于乳源县西南68公里的大布镇,峡谷长达15公里,谷深300多米,属石英砂岩。原来大峡谷所在地只是山沟中的小盆地,由于受到燕山造山运动的影响,令地壳承受地块抬升的扩张力,而使部分地块张裂下陷形成裂谷,距今已有1000万年的历史。也因为乳源属于石灰岩地貌,所以大峡谷内有许多溶洞,而石灰岩与红色沙砾岩的成因非常相似,所以大峡谷的地貌与丹霞山的地貌非常相似。 峡谷顶部的地貌平缓,一溪从谷始端的梯级样的崖层飞流直下200多米的谷底,形成气势磅礴的埕头瀑布。有一条坡度达50度斜角的1386级石阶的“通天梯”可达谷底。谷沟壑纵横,奇峰林立,古木参天,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山水画廊,是探险旅游胜地。

乳源大峡谷
乳源大峡谷位于乳源县西南68公里的大布镇,峡谷长达15公里,谷深300多米,属石英砂岩。原来大峡谷所在地只是山沟中的小盆地,由于受到燕山造山运动的影响,令地壳承受地块抬升的扩张力,而使部分地块张裂下陷形成裂谷,距今已有1000万年的历史。也因为乳源属于石灰岩地貌,所以大峡谷内有许多溶洞,而石灰岩与红色沙砾岩的成因非常相似,所以大峡谷的地貌与丹霞山的地貌非常相似。 峡谷顶部的地貌平缓,一溪从谷始端的梯级样的崖层飞流直下200多米的谷底,形成气势磅礴的埕头瀑布。有一条坡度达50度斜角的1386级石阶的“通天梯”可达谷底。谷沟壑纵横,奇峰林立,古木参天,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山水画廊,是探险旅游胜地。

漂流探险的好去处


W020070130019508005550.jpg




峡谷风光非常独特

rydxg4.jpg


粤北韶关奇秀甲天下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维斯里 发表于 2007-5-6 21: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佛山西樵山
西樵山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南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西樵山是一座沉寂了亿万年的死火山,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山上有72奇峰和36奇洞及大大小小的湖泊、泉瀑和深潭;由于西樵山林深苔厚,储存了极为丰富的水资源,因而被称为“固体水库”。整个包括石燕岩、 作为“珠江文明灯塔”的西樵山有着6000多年的文明史,古西樵山人创造了灿烂的“双肩石器”文明;到明清期间,有大批的文人学子曾隐居在这里,使西樵山获得了“南粤理学名山”的雅号;西樵山还是“南拳文化”的发源地,一代宗师黄飞鸿就出生在这里;西樵山民风淳朴、古韵犹存,到这里来旅游,还能观赏到山里百姓的婚嫁、生产习俗以及各种民间游艺活动。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佛山西樵山
西樵山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南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西樵山是一座沉寂了亿万年的死火山,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山上有72奇峰和36奇洞及大大小小的湖泊、泉瀑和深潭;由于西樵山林深苔厚,储存了极为丰富的水资源,因而被称为“固体水库”。整个包括石燕岩、 作为“珠江文明灯塔”的西樵山有着6000多年的文明史,古西樵山人创造了灿烂的“双肩石器”文明;到明清期间,有大批的文人学子曾隐居在这里,使西樵山获得了“南粤理学名山”的雅号;西樵山还是“南拳文化”的发源地,一代宗师黄飞鸿就出生在这里;西樵山民风淳朴、古韵犹存,到这里来旅游,还能观赏到山里百姓的婚嫁、生产习俗以及各种民间游艺活动。



美丽的西樵山

1.jpg


号称南粤第一佛

2.jpg

历史悠久的西樵山


3.jpg


无限风光



4.jpg



景区示意图



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维斯里 发表于 2007-5-6 21: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珠海圆明新圆
   圆明新园于公元一九九七年二月二日正式建成并开放,它坐落于珠海九洲大道石林山下,占地面积为1.39平方公里,以北京圆明园为原稿,按1:1比例精选圆明园四十景中的十八景修建而成,投资6亿元人民币,是我国首批4A级景区之一。它以其浓厚的清文化、精雅别致的亭、台、楼、阁和气势磅礴的大型舞蹈表演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
  圆明新园融古典皇家建筑群、江南古典园林建筑群和西洋建筑群为一体,为游客再显了清朝盛世风华。园内西部,是独具高贵气质的西洋建筑群,白色的大理石墙身,精致的殿内装饰,让您仿佛置身于古老的欧洲宫殿。



圆明园的沧桑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入侵北京,以为咸丰帝还在圆明园,遂以圆明园作为进攻目标。实际上咸丰早在英法联军进北京前就带领一帮大臣逃去了热河。入侵者进了圆明园见到庄严的大殿,辉煌的楼阁,幽静的园林,立即动手大抢起来。据史料记载,入侵者进入皇宫后,也不知道拿什麽东西,拿了金子丢了银子,为了镶有珠宝美玉的艺术品,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太大不能搬走,竟被打碎。联军抢劫圆明园后还不满足,认为只有焚毁圆明园才能使中国及皇帝产生震动,给予最大打击,故英国将士在他们政府和舆论的支持下决心焚毁圆明园。公元1860年10月一代名园终于在侵略者的火把下化为灰烬。圆明园的焚毁,在人类文化史上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侵略者不但毁坏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名园,而且把大批的珍贵文物也掠夺到国外,一代名园只剩下残垣断壁。以后清帝几代虽仍想重建圆明园,但终因内忧外患,国力不足,重建工程不得不半途而废。

景区示意图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维斯里 发表于 2007-5-6 21: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惠州西湖
  位于惠州之西。原称丰湖,由丰湖、鳄湖、平湖、菱湖和南湖等组成,统称西湖。南北长6公里,东西宽4公里,面积约20多平方公里。
  宁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谪居惠州3年,留下小妾朝云墓、六如亭(亦称还魂亭,所谓六如即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和如电)和苏东坡捐俸筑的苏堤、西新桥、东新桥等遗址。湖周有苏东坡手迹与宋、明、清历代名人题咏的摩崖石刻。湖内洲渚交错相密,沿着竹岸杨堤,可风掩映着的点翠洲、泗洲塔和九曲桥等景物。湖边山景,倒映水中,烟云聚散,深具曲折变之妙。
  点翠洲在西湖的西山,又名玉塔,是湖上的最高建筑物。始建于唐代,是为纪念泗洲大圣僧伽而建。北宋苏东坡谪居惠州时称之为大圣塔。塔系砖木结构,屡毁屡修。登临高塔可远望惠州全景,山川明丽,绿树成荫,五湖如镜。
  有趣的是惠州西湖与杭州西湖都与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结下了不解之缘。

惠州西湖 泗洲塔

1.jpg





2.jpg







3.jpg






西湖晓月


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维斯里 发表于 2007-5-6 21: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韶关南华寺——禅宗发源地
   南华寺位于韶关市南约二十二公里处。这里依山面水,峰峦奇秀,南华寺是中国佛教名寺之一,是禅宗六祖慧能宏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距今已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寺后有桌锡泉(俗称九龙泉),几株高达数十米的古老水松,是现在世界上稀有的树木,寺庙现存大量珍贵文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南华寺为全国汉族地区重点保护寺庙



1.jpg



香火鼎盛南华寺


2.jpg




南华寺,华南地区久负盛名的寺院



3.jpg



4.jpg



镇寺之宝——佛教禅宗六祖惠能不腐真身


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新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