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月起,为了改善交通和大气环境,广州市对中小客车试行总量适度调控管理。在为期一年的试行期内,广州全市中小客车增量配额为12万辆,按照每月1万辆进行配置。7月内,全市暂停办理中小客车的注册和转移登记。该政策让广州成为继上海、北京与贵阳之后的第四个进行汽车限购(限牌)的城市。据悉,该“限牌令”在我市同样适用,消息一出,立即引起我市市民的广泛关注。
“限牌令”:7月暂停办车牌
6月30日晚,广州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传出消息:为了系统改善交通和大气环境,自今年7月1日零时起,小汽车“限量”政策正式实施,试行一年。试行结束后,按本市公布的新规定执行。
根据通告,中小客车包括国家机动车类型分类规定所列中型、小型、微型载客汽车。在试行期内,全市中小客车增量配额为12万辆。为做好各项工作衔接,从7月1日零时起一个月内全市暂停办理中小客车注册及转移登记,以后各个月平均分配增量配额。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不分所有制性质)和个人需要取得本市中小客车配置指标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申请办理指标证明文件。
广州市将于近期制定并颁布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相关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以及非本市籍载客车辆按时段在指定区域的限制通行措施,相关规定另行发布。据悉,广州是继北京、上海、贵阳之后,第四个对中小客车限牌的城市。随后,记者从我市多个相关部门证实了该消息,并了解到该“限牌令”相关规定在我市同时执行。
商家:当晚“过把瘾” 如今较平稳
在“限牌令”推出的第三天,记者走访我市汽车市场了解到,与周末的“购买潮”比起来,如今则显得较为冷清。一些经销商表示现在已经不能上牌,而且大部分车型也都取消了之前的优惠。
“我们晚上9点多才知道这个消息,之前一点‘苗头’也没有。”位于荔城街三联村路段的东风日产耀骏专营店展厅经理徐西周说。记者来到该店时看到,店门口还摆放着“抢到即赚到”的醒目宣传标语,似乎还残留着当晚购车高潮的一丝气息。而如今店内顾客却只有10人不到。记者询问得知,在场的市民有的是来提车、保养的,有的则是来“打酱油”的,而下订单买车的一个也没有。
“30日那天晚上,车的销量的确‘过了把瘾’,我们把工作人员紧急召集起来,一直工作到凌晨3点。”徐西周回忆道,那天傍晚,他们的经理到广州开会,得知限牌政策后,公司立刻把已经下班的员工召集回来,采取电话、短信等方式通知订单车主与意向顾客。仅一个晚上就卖出了30多辆车,差不多是三分之一个月的销量。
徐西周告诉记者,虽然30日当晚的销量有所增加,但从整体来看,与广州的“抢购狂潮”相比,增城市民还是比较“淡定”,那天前来买车的顾客大多是已经下了订单的,或者有明确购车意向的,而因牌买车的顾客则很少。“自7月1日‘限牌令’正式实施后,生意额便大幅度下降。”徐西周说,目前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处理之前客户的购车后续手续,前来购车的顾客寥寥无几。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朱村街横朗工业区的东风本田新星特意销售服务店,发现情况也差不多。销售顾问古檀告诉记者,从单位得知限牌消息后,自己和同事们已经连续加班了两个通宵,那天晚上他们卖出了30辆车,是近半个月的销量,而且消耗了一半库存。“顾客基本上来了就买,即便是优惠取消了也不在意。”古檀介绍说,那天晚上即便是原有的优惠取消了,顾客也愿意买车,比如说一辆第九代思域轿车平时有6000元的优惠,但当晚已经按原价出售,而且至今没有调整的消息。
“限牌已成事实,当天晚上去还有可能抢到,现在已经没有了,今天都是来问的人多,但下单的人却没有。”古檀表示,现在的情况和当晚的“火爆”比起来确实比较冷,因为整个7月都不可以上牌,大多数顾客都在观望,而作为经销商的他们也在期待“限牌令”细则的出台。
市民:感觉突然 影响不大
“刚刚告诉我要‘限牌’,还以为是开玩笑,可是当我老公从网上确认这个消息后,我们就赶紧去到4S店买车。”家住增城大道附近的市民彭小姐原本有意向购买一辆价值15万元左右的骐达,当晚9点多接到4S店销售人员电话后和老公商量了一下就立马赶到店内办理购车手续。“到店后才发现原来所选的那款没有库存,临时决定不如一步到位买辆大点的天籁吧。本来还有3万多元的优惠也取消了,现在也是原价买了,趁着还没限牌,肯定买辆几年都不会换的车划算一些。”彭小姐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突然出台的“限牌令”,我市大部分市民都表示理解与支持。有部分考虑买车代步的市民表示了自己的观望意愿,甚至还有市民表示,如果公交系统更加便利,随时都可以方便地出行,那么买不买车关系就不大了。增城日报 记者 钟迪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