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派潭镇生态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吸引了多间星级酒店落户。图为在白水寨核心风景区周边,数家星级酒店的建设工地正如火如荼地施工。
记者李丽斐 通讯员吴国威 文/摄
初夏六月,青山环抱,绿色环绕的派潭镇一片生气盎然的景象,一股推动科学发展的热潮在这片绿色的土地上暗暗涌动。派潭山区发展的深层律动,让人期待、向往。
近年来,派潭镇党委、政府紧握科学发展的“方向盘”,围绕建设生态旅游名镇和北部中心镇两大目标,以扶贫开发(名镇名村)建设为主线,积极对接增城广州东部城市副中心规划,努力探索一条生态、休闲、舒适和幸福的北部中心镇发展之路。
生态
将生态优势转为核心竞争力
镇在林中,绿在镇中,人在景中。进入派潭,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宛如走进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大公园。在这里,一年四季都可以有不同的收获——春天赏花、夏尝荔枝、秋可登山、冬泡温泉。派潭镇决策者充分认识到,生态资源是派潭镇的潜力和优势,也是派潭镇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倚靠。
狠抓生态保护。一方面,善于做“加法”。2011年新增和改造绿地面积3.5万平方米;大力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派潭河小流域治理工程被列为全国先进典型进行推广;加紧建设派潭镇垃圾压缩站、高滩垃圾压缩站,新开工5条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另一方面,敢于做“减法”。严把项目准入关,坚决不搞严重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对投资额虽大,但不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能耗大、污染重的企业决不会考虑。
强推生态产业。将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配套,有力地推动了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先后实施了园区标识系统工程、“无限景区”上网工程,并对进出白水寨景区的主要出入口道路进行了改造和亮化,使景区旅游承载力不断增强。2011年,白水仙瀑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4间星级酒店开张营业,5家五星级标准酒店及皇马小镇房地产项目正在推进。
建设美丽乡村。以打造典型示范村为抓手,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力度,建设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2011年开始,对东升村风貌进行综合整治,上九陂村北山社旅游名村项目即将竣工,邓村—湴汾美丽乡村试点工程也已经启动,努力把派潭打造成生态优美的宜居家园。
休闲
推动基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每到入夜,派潭广场上就开始人潮涌动——伴着歌声跳集体舞的村民,吹拉弹唱的爱好者,欢笑嬉戏的少年儿童,还有甜蜜依偎、闲庭漫步的情侣……这里成了百姓文化休闲的海洋。
派潭镇高度重视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先后获得过“中国十大文化休闲旅游镇”、“广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突出贡献单位”称号。以广场为核心平台的群众文化生活是派潭镇文化生活的一个亮点。镇内有8个群众文艺社团,拥有100多位优秀民间艺人和乡村文艺爱好者,并组织送戏下乡活动。尤其是近年来,加大了镇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建起了文化中心、影剧院和农家书屋,实现村村都有休闲广场和篮球场,并设置户外运动器材,供群众免费使用。途经派潭生态公园、汉湖村、派潭老街的绿道线已经成为很多市民和游客漫步、骑自行车、休闲健身、沿途观光的好去处。日益丰富的文娱设施正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精神家园。
舒适
增强中心镇公共服务配套功能
近年来,派潭镇委、镇政府强势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镇区配套功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派潭敬老院于2012年初投入使用,可以满足100位老人的入住需求;派潭镇中心幼儿园2011年底完工,可以提供300个幼儿学位;派潭镇中心医院也将于6月份启用,将极大改善群众的就医环境。先后实施镇区支路网、派从公路(S256)升级改造工程;镇内实现村村通公交车,农村客运步入规模化、规范化。经过镇内的广河高速顺利通车,40分钟内可直达广州,增从高速加快建设,道路框架迅速拉开,逐步形成辐射力强的交通体系。狠抓村庄及道路沿线环境整治,实行“道路亮化、村庄绿化、环境洁化”工程,落实“门前三包”和村居卫生评比制度,被评为“广东省卫生先进镇”。2011年加快了建设步伐,完成52公里农村社道、6046盏农村路灯、195项文化体育卫生设施建设……镇区的配套日益完善,环境的日益优化,提升了人气,让在派潭工作、生活或探亲的人们也能享受到跟城市一样的文化、教育等舒适服务。
幸福
大力改善民生福祉
派潭镇敬老院内,吃过午饭的老人们在一边晒太阳一边聊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房间内冲凉房、电视机、空调、衣柜等一应俱全。入住这里差不多半年的五保户黄阿婆不用花一分钱,她对这里的环境赞不绝口:“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感谢党和政府!”
派潭镇敬老院是扶贫开发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借着扶贫开发契机,派潭镇民生显著改善。扶贫开发一年来,派潭镇243户扶贫户脱贫达标率97.53%;33个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19.2万元,群众得到了实惠,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派潭镇变得越来越富有气息的同时,群众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稳步提升,对这片土地的归属感、自豪感、骄傲感和凝聚力也日益增强。派潭镇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有关部署,抢抓机遇,争当我市北部山区乃至全市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排头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