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党政考察团赴南沙区学习考察

[复制链接]
顺应 发表于 2012-6-4 10: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借鉴先进经验推动产业发展 打造现代田园生态新城
1.jpg

考察团在广州植之元油脂实业有限公司考察。



    (记者李丽斐/文 孙毅强/摄)6月1日,广州市副市长,增城市委书记曹鉴燎,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增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叶牛平率增城市党政考察团赴南沙区学习考察南沙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美丽乡村、生态旅游规划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增城市领导何世光、刘棕会、王建平、何鎏辉、丘岳峰、王晓军、邱亿通、聂磊、邬卫东、广新力、列荣辉、范文添、李沃田、张登标、潘慧兰、邓毛颖、徐明曦、江慧雄、尹博望、李能坚、张文远、袁伟峰、黄艳明、温洁夫,市武装部部长张清彬、政委耿俊峰以及各镇街、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学习考察。

    当天下午,考察团首先到广州植之元油脂实业有限公司,参观考察植之元公司码头和车间,了解该公司的生产、物流情况。据了解,1999年,东凌集团在增城成立广州植之元油脂有限公司,为华南地区第一家大型大豆油粕加工厂。在此基础上,2003年,东凌集团在广州市南沙区成立广州植之元油脂实业有限公司。广州植之元油脂实业有限公司位于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万环西路新安工业园,该公司全套引进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大豆加工工艺、技术和设备,从原粮接收到产品出厂,全部自动化控制,既能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又降低了成本。曹鉴燎说,一个企业能否快速发展,主要依靠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企业引进先进设备,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原材料消耗低,生产效率高,能总体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我们要转变观念,学习南沙区管理企业的经验,引进高标准、大规模的高端型企业,实现产业的大发展。

随后,考察团乘船参观了南沙湿地游览区,了解南沙区湿地景区建设情况。南沙湿地景区位于广州最南端,地处珠江入海口西岸的南沙区万顷沙镇十八涌与十九涌之间,被誉为“广州之肾”。南沙湿地为人工湿地,在上世纪围海造田中成陆,经过多年科学的人工改造,逐渐形成了“碧波荡漾、绿树成荫、荷花飘香、万鸟齐飞”的美景。通过考察,考察团对南沙区良好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旅游资源、高起点的生态旅游发展赞不绝口,对景区内环境的整洁舒适发出由衷的赞叹。曹鉴燎说,南沙区生态旅游建设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增城市学习和借鉴,为增城市下一步的生态旅游开发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增城要紧紧围绕生态资源与产业集聚的对接融合,把自然与人文、现代与传统、生态与文化、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加大生态旅游开展力度,逐步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相互配套的集旅游、观光、商贸为一体的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曹鉴燎强调,目前增城正在建设新型城市,不再走“水泥森林”、高楼大厦的老路,而是着力打造具有欧陆小镇风格,体现花城、绿城、水城特色的现代田园生态之城。增城要学习借鉴南沙区生态建设的成功经验,抓好白水寨、挂绿湖、小楼人家、湖心岛等核心景区景点的规划建设,坚持以好的环境来感染人、带动人、提升人,进一步优化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增城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新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