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 增城要走出中国现代城市发展的典范之路
布局思路:
“一核三区”打造广州东部城市副中心
广州市副市长、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增城市委书记曹鉴燎指出,增城建设广州东部城市副中心志存高远,希望通过政府主导、专家论证、市民参与,通过全球范围内的顶尖规划设计竞赛招标,使得最终做出的规划100年、300年乃至1000年不落后,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现代城市发展的典范之路。
增城的底气不仅来自于当地丰富的山水资源和广袤的田园风光、1800多年的历史人文底蕴,更来自于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近年来在城市化发展道路上积累下来的宝贵资源和后发优势。在不断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近年来增城先后经历了三大主体功能区规划、绿道网建设、增城国家级开发区崛起等多轮有益探索,成为中央领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联系点。作为全省首个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增城还在全省最早开创了以绿道网络为代表的生态建设,从一种全新的角度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去年的广州市第十次党代会,以及今年初的广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会大会,首次作出了要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将增城规划建设成为广州东部城市副中心的战略部署。站在新起点上,增城开始谋划未来的幸福蓝图,就如何打造广州东部城市副中心,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把脉,掀起一场头脑风暴,并向全球顶尖规划设计单位广发“英雄帖”,组织广州东部城市副中心规划设计全球竞赛招标。
布局思路:
“一核三区”打造广州东部城市副中心
“增城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不能重复其他城市发展的老毛病,必须将1616平方公里的辖区城乡全盘统筹考虑,规划建设广州东部城市副中心。”在日前召开的广州东部城市副中心规划咨询专家研讨会上,曹鉴燎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他的观点。
在增城市市长叶牛平看来,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需要新思维,增城破解新型城市化的关键在于城乡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传统城市化割裂城市与乡村的弊端”。
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增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彭高峰表示,在城市规划区和产业园区,规划区内的农村要实现住房社区化、产业园区化、收入股份化;在生态产业区要让农村的山、水、田、园成为农民的致富资本,分享生态发展的成果,实现真正的城乡一体发展。
按照增城方面的初步思路,在规划建设广州东部城市副中心进程中,增城将城乡一体化统筹1616平方公里,在实施“三大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基础上,按照“一核三区”的布局,在中部荔城地区,围绕7000亩的挂绿湖,建设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的挂绿新城,作为增城建设广州东部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区;在南部的新塘地区,围绕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和增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广州东部现代产业集群区;在西部靠近中新广州知识城的中新镇和朱村街组团,规划建设人口规模100万的广州东部山水新城区;在北部800平方公里的3个山区镇,规划建设没有工业的生态产业区。在“一核三区”之间,以及“一核三区”与广州中心区之间,通过“大交通”、“大产业”、“大生态”、“大管理”,在“花城、水城、绿城、山城”上做文章,建设生态、休闲、舒适、幸福新增城。
增城的这一构想得到不少专家的首肯。原中山大学副校长许学强教授认为,在建设广州东部城市副中心的进程中,增城应该把她整个市域1600多平方公里范围都当做一个整体(副中心)来统筹考虑,这样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不会造成新的城乡二元对峙和二元割裂。在发展进程中,应该坚持以民生为导向,更多地将着眼点放在农村、农民增收上来,让他们更多享受现代城市化发展带来的收益,推动城乡一体化问题的解决。
城乡一体:
农民也能公平分享城市经营收益
“山就是山,水就是水,林就是林。”这是增城在建设7000亩挂绿湖进程中首创的一个经验。那就是在保留湖区周边农民原有土地、农作物权属关系不变,通过让农民参与城市经营和分享城市经营收益的办法,一方面避免了大征大迁和大拆大建;另一方面也使得城市的发展不再以乡村的消失为代价,而是让农村走进城市,通过城乡一体化统筹,实现两者的融合发展。政府通过安居工程、乐业工程和提供社会保障的方法,让“失地“农民能够更公平地分享城市经营带来的收益。
和挂绿新城这样的城市建成区周边农民不同,在增城的派潭、小楼、正果等北部3个没有工业的生态保护区内,农民参与和分享新型城市化带来的收益的途径有所不同。绿道网络建设和美丽乡村行动在帮助北部山区农民增收方面扮演了一个重要的桥梁和媒介作用。350公里的绿道将增城北部的旅游景点有机地串联起来,政府通过在绿道沿线统一规划布设旅游驿站、星级农家乐、特色农产品摆卖点等方式,让北部山区农民也能分享绿道建设带来的乡村生态旅游收入。
中山大学的一项评估报告显示,绿道网络建成后,2010年增城绿道沿线村集体经济增长速度比未开通绿道的村快53.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7%,年人均达1万元。2009年至2011年9月,由绿道带动增城城市整体旅游收入超过82亿元。专稿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生活更幸福!
面对如何破解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建设广州东部城市副中心这一成长烦恼问题,增城市紧紧抓住城乡一体化这个突破口,将按照“一核三区”的布局,统筹1616平方公里辖区全境,以新思维新理念,破除以往城乡二元割裂的城市化错误认识;通过制度和技术层面的不断创新,开启破解问题的新途径;大力建设“花城水城绿城山城”,推动构建广州东部城市副中心的新发展目标,进而创造城乡一体的新生活,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生活更幸福的最终目的。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刚刚落幕,已经在全省连续11年领跑县域经济,创造了科学发展新模式的增城,日前又邀请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如松等国内外顶尖专家,举行“广州东部(增城)城市副中心规划咨询研讨会”,为增城下一步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建设广州东部城市副中心把脉会诊,出谋划策。
增城未来的新城市中心-美丽的挂绿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