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村。
(记者雷海泉/文 凌云/摄)去年11月,中国文明网对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候选名单予以公示,我市新塘镇西南村入选全国文明村候选名单。经过评选,西南村最终成功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成为目前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村。记者从市文明办获悉,西南村日前正式获授“全国文明村镇”牌匾。
近年来,西南村获得了“广东省文明村”、“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人口计划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称号。这次获得“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对西南村来说,既是锦上添花,又是对其发展成果的最大肯定。看着这些耀眼的称号和牌匾,有谁会想到,若干年前,西南村却是个村集体年收入不到5万元,村民收入是全镇最低水平,而且是小水泥厂随处乱建,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的“脏乱差”村?
西南村支部书记何铁标表示,西南村一路走来“不容易”。何铁标上世纪90年代就办起了企业,在西南村中率先走上了致富之路。尝到了创业致富成果的何铁标并没有忘记乡亲父老,在村民的要求下,毅然回村当起了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何铁标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对全村进行了整体科学规划,在市规划局的指导下,将全村土地规划成工业区、居住区、种养区三大功能区。在统一规划的指引下,三个功能区功能分明,管理清晰,一改当初村里的乱象。经过多年努力,如今西南村居住区内村域公路、景观鱼塘、民居、公园、自来水、排污管、电力、通讯线路等生活设施应有尽有,工业园区内电子、家具、彩印、纸品包装、五金模具、制衣等无污染企业日益发展壮大,种植区内红葱、大蒜、潺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此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和村民议事等民主管理制度,《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环卫管理制度》等卫生管理制度,村口岗亭管理、车辆出入登记、外来人口服务等治安管理制度,农村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和社会养老保险等民生保障体系都已逐渐建立起来。利用村中修复古旧建筑建立开设的农家书屋、绿色网园、文化室、展览厅、老人娱乐中心、卫生站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社区服务机构也逐渐发挥各自的作用,西南村彻底告别了以往那个“脏乱差”村,成为了令人羡慕的新农村。
西南村村民也逐渐尝到了发展的成果。“工业园区每年为村集体带来约1000万元收入,村民人均年分红收入达5000多元;规模化种植红葱,每年为村集体增收400多万元;村内有硬化村道2000多米、新建小公园10个、停车场1个、灯光球场1个、路灯300多盏、种植绿化风景树木1500多棵、铺设绿化草皮7000多平方米,村内‘脏乱差’的日子已成为历史。”看着村里的变化,西南村民何洪灿高兴地说。他表示,现在村民住的地方绿化好,近几年来,村里还修建了老人娱乐中心、展示室、文化室、卫生站、小公园等等公共设施,改造了村自来水管和水管接驳口,建设了村污水处理工程等,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何洪灿还说,除了环境变好外,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以他一家4口为例,以前一家住的是80平方米平房,如今住的是2层半楼房,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目前,他夫妇二人都在家务农,一年约有2万元收入,而且村里每年还有分红,他一家4口每年就可分到2万元。儿子外出务工,有一笔收入,女儿在读大学,支出较大,但考上大学那年,获得村里的1万元奖励,减轻了家庭负担,总体上经济收入有了坚实保障。此外,政府和村出资为村民购买了社保、医保,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现在的收入除了开支外还有点积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他说。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