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村蔡氏大宗祠:太平天国起义军作战指挥部遗址

[复制链接]
进展 发表于 2012-4-6 10: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蔡氏大宗祠现是一座三进深44米,宽18米共792平方米的建筑。


文、图/记者 周影红 张海聪

实习生 邱政达

    西山村位于增江街南部,背靠凤塔山,毗邻美丽的增江,土地平旷,交通便利,村民和睦相处。在西山村村中,有一座古老的祠堂——“蔡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一座三进深44米,宽18米共792平方米的建筑,太平天国期间,曾是何六起义军的指挥部。

蔡氏大宗祠曾毁于战火

    在西山村村委老干部蔡涛汹的带领下,记者找到了西山村蔡氏大宗祠。“这曾是太平天国起义军的作战指挥部。”蔡涛汹说,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在太平天国影响下,何六(顺德人)于当年四月聚众数千人于石龙对岸的增城红花地村起义。六月初旬,义军水师沿增江攻县城。时在籍休假的刑部主事陈维岳(荔城街桥头村人)集上增城团练兵协助守城四昼夜,义军退却。七月,何六率义军数万人自三江北上再攻县城,屯兵西山村。西山村即成为义军的大本营,蔡氏大宗祠就是义军的作战指挥部。七月十五日,义军与团练兵数千人大战于增江河上,团练兵死伤120余人。义军乘势攻成桥头、白湖及城西各地,县城孤立无援。十八日,城内人民开城门迎义军,知县倪森被俘,解至西山营地,斫其足而后释放。四乡皆为义军控制。时僧人明亮在正果树帜聚众响应,地主豪绅惶惶不可终日。陈维岳又与豪绅潘榕、尹承先、陈左清、吴大邦等集结各乡团练兵数千与义军再战。二十六日,何六率主力攻省城,留部属叶亚胡、梁喜中、黎亚魁等率义军八千人守增城。闰七月初,义军不断与团练兵作战,曾在陈桥头遭伏击而败退。后又在氹塘与吴大邦部激战,双方战死逾千,义军退回西山村。陈维岳复踞县城,并起兵攻占西山村,蔡氏大宗祠被毁,村民远走他乡。

西山村村民合力重建宗祠

    据西山村蔡联社老社长蔡严钜介绍说,蔡氏大宗祠直至1947年才在原地重建,当时只建好第三进(后座)。 1995年,应村民要求,西山村组成筹建小组,投入70万元重建蔡氏大宗祠“前座、中座”部分。蔡氏大宗祠现是一座三进深44米,宽18米共792平方米的建筑。

西山村蔡氏人才辈出

    “蔡氏大宗祠与凤塔、南山古庙、南山钓台均始建明代万历期间(公元1580年)。时增城知县熊剑化曾为蔡氏大宗祠作序,并美其堂额为‘世响堂’。”西山村85岁的老书记蔡河清介绍说。

    “西山村已有千年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里可谓是人才辈出。”蔡严钜告诉记者,蔡氏十一世祖蔡九传是清嘉庆年间的武举人,曾任顺德协右营都司,他情系桑梓,乐善好施,现在的西山堤就是他回乡倡建。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起事,顺德人何六举旗反清,接受太平天国封号,用西山人蔡文庄秀才为军师,攻陷增城县城,活捉知县倪森并囚于西山。

    “今天的西山,依然是人才济济,每年村里都有不少学子考上大学,最终成为研究生、工程师、教授等,西山人的足迹也已遍及全国乃至世界。”蔡河清自豪地说。增城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2 显示全部楼层
巴斯洛伊尔 发表于 2012-4-7 16: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日日门前路过,原来甘厉害咩
西山出多少名人书生我就唔清楚,就知道成日成群青年中年系村里面游手好闲,富裕的农村懒人多,是幸福定悲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じいヤ毅ヤ 发表于 2012-4-8 23: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采边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新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