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文化公园:市民休闲娱乐绝佳场所(图)

[复制链接]
什么是现实 发表于 2012-3-26 11: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增城广场(资料图片)。


记者 陈婉婷


    近年来,随着我市科学发展与公园化战略的实施,中心城区在原有的凤凰山公园、东湖公园的基础上,新建设了多个开放式公园,免费向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多个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其中,增城文化公园(包括增城公园、增城广场与荔枝文化公园)不仅是市民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公共空间,更是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荔乡新八景之一。

增城公园:环境清幽 景色宜人

    增城公园(原名金竹公园),位于荔城府佑路以北,荔景大道以西,光明路以南,原占地面积120000平方米,1998年3月首期竣工。因原规划落后于城市发展需要,2001年重新规划建设。新规划公园用地166198平方米,于2002年春节前完成建设。

    公园环境清幽,景色宜人,一直以来都是增城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园内设市政广场、群众健身广场、儿童娱乐场、运动器材区、休闲区、四季花园、桃花园、桂花园等。其中,硬地面积36742平方米,绿化面积7032平方米,山林面积59224平方米。园内以步行为主,在西边设有一条4米宽的步行路,与东边情侣路和入口广场结合,形成公园环路,平时为步行,紧急时可作为消防车的环行通道。中间步行道与公园环路成为整个公园的交通骨架。园内林木茂盛,曲径通幽,鸟语花香,一步一景,别有趣味。

增城广场:增城人的大客厅

    位于城区中心的增城广场是一个广场式公园、公园式广场,占地600亩,由碧桂园集团公司捐建,于2002年2月竣工落成。2006年9月,增城广场被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和中国文化报授予“全国特色文化广场”称号;2008年,中国休闲悠游奖评选组委会授予“中国最佳休闲城市广场”称号。广场的“东湖文艺活动”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活动”。市民和游客亲切地称广场为“增城人的大客厅”。

    整个广场的绿化覆盖率达68%。广场自北向南,依次为市政广场、历史文化长廊、音乐文化雕塑广场。广场东侧为生态乐湖,西侧为园林绿地。广场内有3个LED大屏幕,每天定时播出各类惠民信息,深受群众欢迎。占地3万平方米的市政广场,可容纳5万人举行大型活动。坐落其中的万人永久舞台呈半圆形状,7330个坐席镶嵌于绿化带中,中心舞台与水池相互结合,是一个开放式的演艺场所。在广场东侧的历史文化长廊,呈南北向布局,包括有文化会馆、增城名优特产直销店、游客服务中心、增城展览厅、市民阅览厅等。  

    增城广场除承载别具本土特色的广场文化外,2010年5月还增设了一个新的功能——应急避难场所。增城广场地震应急避难场是我市首个符合《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厂址及配套设施(GB2173420078)标准》的Ⅱ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也是目前广东省最大的一个避难场所。一旦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按人均疏散面积1.5平方米标准计算,可疏散人数约13.3万人。

荔枝文化公园:园内大约有4000棵荔枝树

    为进一步弘扬增城的荔枝文化,展现荔乡风情,提高我市的城市文化品位,1998年市规划局在编制荔城中心城区综合规划时,提出建设增城广场和荔枝公园的设想,并将原规划宽45米的荔城府前路扩宽至100米,以配合增城广场和荔枝公园的建设。2000年1月,由市委、市政府审定的《增城市中心城区城市景观规划》提出,以夏街村、金星村的荔枝园为基础,建设荔城生态公园(简称荔枝公园,2004年4月改称为荔枝文化公园)。2003年1月8日,市规划局批准《增城市荔枝公园红线图》,确定荔枝公园位置为荔城府前路以北、荔景大道以西、金竹大道以东,总占地面积703亩,与增城广场、增城公园形成“品”字形相邻。

    公园倚原有的浓郁荔枝林和自然山体而建,园内大约有4000棵处于生长旺盛期、树龄30-40岁的荔枝树,主要有怀枝、桂味、糯米糍等10多个名优品种;山体面积84247平方米,有樟树、乐昌含笑、三角枫、白玉兰等乔木1424棵、灌木1075棵;蜿蜒于林间的园道四通八达,林道两旁还有人工载植的桂花和自然生长的山花,漫步其间,倍感清香与幽静。

增城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新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