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鉴燎谢学宁李敏出席 叶牛平与谢少锋签订项目投资框架协议
叶牛平与谢少锋签订项目投资框架协议。
(记者张文雄 陈婉婷/文 凌云/摄)昨日下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签约仪式在我市隆重举行。这是增城市引入的首个国家级的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园区,也是增城龙年招商的首个重大成果。该项目的落户,承载着全国生产性服务业向增城集聚的引领效应。
广州市副市长,增城市委书记,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曹鉴燎,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局长谢学宁,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所党委书记李敏分别在签约仪式上致辞。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增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叶牛平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所所长谢少锋正式签订“工业和信息化部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园区”项目投资框架协议。仪式由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增城市委常委刘棕会主持。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增城市领导何世光、王建平、何鎏辉、丘岳峰、邬卫东、邓毛颖,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王晓晗等出席签约仪式。
建立首个国家级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园区
为华南地区工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根据协议,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将在增城市项目采用部省共建模式,建立“工业和信息化部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园区”(以下简称“示范园区”),引进以五所等大型生产性服务业服务机构进驻,成为工信部广州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园区,为广东工业乃至全国工业提供技术服务。项目建成后,年直接经济收入60亿元,税收6亿元/年;每年间接贡献经济增加值约1500亿元,税收约150亿元/年;每年科技项目收入10亿元,其中争取省部级科研经费5亿元以上。
据了解,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又名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是我国最早从事可靠性研究的权威机构,也是军事电子行业唯一从事质量与可靠性的专业研究所。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近年来业务发展迅猛,为更好地做大做强,有意建设示范园区。增城突出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条件、坚实的产业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善的生活配套最终成为示范园区落户的最好选择。据介绍,在示范园区内,建设“中国工业基础技术研究院”(五所新所区),将五所的业务整合迁移到新所区,成立6个研究院(分别是工业设计研究院、工业检测技术研究院、标准信息技术研究院、管理技术研究院、国防工业基础技术研究院、工业基础装备研究院),一个重点实验室、一个赛宝大学、一个生产性资料交易平台、一个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业务涵盖技术研发、人员培训、经营管理、检测认证、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等生产性产业服务的所有业态。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研究院,大大提升了增城市产研水平。示范园区围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和服务,支撑和引领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增城乃至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保驾护航。此外,示范园区在大型先进武器装备的研发、制造中提供相应的试验、检测、分析等基础技术服务和研究,为保障武器装备的作战性能和战备完好性提供完备的测试、试验技术和手段,对在增城集聚国防军工资源也具有重要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增城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
曹鉴燎在致辞时说,五所是一家国家级的科研院所,无论从人才、设备、科研力量还是产出,都具有强大的实力,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增城是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的示范区,近年来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去年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最有发展潜力、最有塑造力的开发区,目前广州市已经把增城作为城市副中心建设,增城161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55%以上,生态环境优美,地理区位优越,将为五所的发展提供优异的发展空间。希望双方今后继续加强合作,共同促进双方的发展。
谢学宁说,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园区落户增城将是广州科技创新一个靓丽的名片,也是广州区域创新体系、广州创建国家创新城市的一个重要平台和重要组成部分。增城是广州科学发展的示范区,近年来发展迅猛,第五研究所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园区落户增城是第五研究所乃至工信部的正确选择,是增城市政府抢抓机遇,果断决策的结果,也是广州市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成果,对于广州的战略布局,对于广州创建国家创新城市、发展高端战略型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尤其是对于带动增城市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广州科经信局将积极支持示范园区尽快开展规划与立项,早日建成,早出成果。
李敏说,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是唯一一个在北京以外的工信部直属事业单位,在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广东的过程中,研究所随着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发展壮大。在“十二五”期间,研究所面临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尤其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对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生产性技术服务机构,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因此研究所十分重视落实增城项目的建设。在产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研究所能够落户增城,得益于增城市政府的高瞻远瞩、增城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以及增城人民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的热情和干劲。因此,研究所认为,增城的环境十分适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研究所将以此为契机会,抓好项目建设,提升项目水平,努力奋斗,扎实工作,早日完成项目建设,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园区建设成为国家级的园区,为研究所事业发展揭开新的篇章,为推动增城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