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惠高速公路(增城段)生态景观林带(效果图)。
五年投入4亿元建设8条生态景观林带
“十一五”期间,增城投入4亿多元,按照“点成景、线成带、片成林”的绿化美化要求和“景观林带+田园风光”建设模式,先后完成了广汕公路、荔新公路、增派公路、增正公路、新新公路、荔三公路、广惠高速公路(增城段)、广深铁路(增城段)等“五纵三横”共8条主干公路景观林带建设,绿化公路总里程233公里,新增和改造绿地约554万平方米。凤凰城至白水仙瀑景区总长80公里的绿色生态廊道两侧,建设了宽度各20-30米、层次丰富、观赏性高、防护力强、具有岭南风格特色的沿线景观林带,成为贯穿我市南北的绿色生态长廊。同时,增城注重景观节点的建设,将小楼人家景区、增江公园、荔新公路荔城入口、广深高速新塘入口等地的绿化工程纳入景观林带建设项目,种植各类观赏植物,打造了一批绿化精品。
2008年,结合增派公路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增城率先在全省建设了50公里自行车绿道,以此为开端,在全市建成了300多公里绿道,将森林公园和生态公园有机连接,打造了饱览荔乡美景的绿道网络骨架。目前,全市铁路、公路、村道、河流基本实现林网化、风景化,构建了防护力强、景色优美的绿色通道网络。
--------------------------------------------------------------------------------
荔新公路生态景观林带。
荔新公路景观林带
荔新公路是增城新中心城区连接南部新塘工业重镇的主要交通通道,也是广深高速、广惠高速增城出入口的连接通道,全长28公里,林带建设累计投入2200万元。荔新公路景观林带以“以城镇为龙头,以村户为基础,以道路为纽带,城乡一体,共建文明,同求安定,共促繁荣”的设计理念,以龙凤呈祥为设计主题,将荔新公路分为“腾龙”、“金凤”、“彩凤”三种景观路段,体现增城“和谐”的社会主义发展气氛。林带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建设方式,以“线”串“点”的绿化模式,采取乔木优先的原则,新增盆架子、美丽异木棉、刺桐、大叶紫薇、洋紫荆等具有浓厚岭南水乡地域特色的树种。荔新公路景观林带建成后,新增绿地面积60多万平方米,发挥其蔽阴、滤尘、减噪作用,还将成为体现我市绿化水平的美丽长廊,对改善增城南部工业区生态、美化中部生活居住区环境、促进北部生态旅游区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景观林带共种植各类乡土树种、观赏乔木3.2万株、灌木3.3万株,同时,在景观林带建设过程中,对该路段原有绿化隔离带进行升级改造,采取群落式在乔木下套种观花灌木,美化了荔新公路交通环境。
增派公路自行车绿道生态景观林带。
增派公路景观林带
增派公路是贯穿我市南北、连接三大主体功能区的重要联系纽带,是通向北部生态旅游区的主要通道,沿途有何仙姑家庙、报德祠、石龙马水库、高滩温泉、大封门、白水寨风景区、荔枝林、增江河两岸、岭南乡村、南国水乡等风景名胜。增派公路景观林带建设工程北起派高公路与从化交接处,南至增派公路与荔城大道交接处,分为荔城段、小楼段和派潭段三个标段,总长42公里,种植面积约176万平方米,工程总造价4800万元。
按照高标准建设增派旅游景观大道的要求,围绕打造南国乡村大公园的总体规划,增城按照建设一条景观带,培育一条产业链的理念设计和建设增派公路绿化景观林带。因地制宜,在景观林带上找出重要节点,把节点建成各具特色风景区。从设计之初,就由专家为各工程段确立了不同景观效应主题内容。根据主题内容为各工程段的景观林带设计相应的树种和配置方案,利用常绿树种搭配不同花色、不同花期的观花树种,营造一个四季常绿、常年花开、虽由人造、宛自天成的“林雨花海”。其中,荔城段的主题内容是以木棉为主的“红棉入春”和以黄槐为主的“槐黄入夏”,主要特色是以大尺度色块为基调,色彩艳丽、对比鲜明。小楼段的主题内容为以大叶紫薇为主的“露红烟紫”和以台湾栾树为主的“金黄秋实”,塑造了不同季节的色彩斑块,做到四季有花。派潭段主题内容为以蓝花楹为主的“夏水漾蓝”和“以桃花、野樱花的“映雪桃菲”,因地制宜,利用公路外围的派潭河,种植多种水生植物,主题树种组团混交种植。
增江画廊。
增江画廊:现代“清明上河图”
增江画廊由东、西两岸组成,画廊整合了两岸从初溪水利枢纽工程到白湖百年飞榕约20公里岸线的自然景观,伴随着增江河的映衬,使城区增江河两岸犹如一幅巨型的山水画。画廊东岸以增江街沿江自行车健身道为主轴,起点鹤之洲湿地公园,终点为白湖乡村生态公园,全长约13公里。沿线有增江公园、雁塔飞虹、南山凤塔、水乡龙舟屋、三桥倒映、联益亲水码头、沿岸钓场、光耀乡村码头和古木奇树、榄园竹海、百年飞榕等10多个主题景点。画廊西岸景区有天然泳场、生态湿地公园、雁塔公园、西堤体育公园,荔江公园、滨江公园和约23公里的自行车健身路径、莲塘春色等多个旅游节点。
当前及今后
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任务
按照广州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规划(2011—2020年),途经增城辖区共有3条林带:广惠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省3号线)、广河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省7号线)、增从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广州规划)。其中,广惠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安排在2012年建设,增城正全力推进中。
(一)广惠高速公路(增城段)生态景观林带。起点与萝岗交接于永和,终点与博罗段接于三江,全长35.87公里,其中主线33.87公里,互通至荔城延长线2公里,绿化总面积约1615亩,总投资4000万元(分别由广州和增城财政共同投资)。该工程列入了我市2012年重点建设项目,新建林带面积750亩,建设宽度单边50米,着重对广惠高速公路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路段两侧、广惠高速与增莞深高速互通及石滩出口(北三环)延长线进行建设。树种主要选择红继木、勒杜鹃、小叶紫薇、大叶紫薇、红花紫荆、火焰木、木棉等红色花系乔木,采取多树种、多色彩、多层次搭配种植,形成四季有花、层次分明、大色块、有视觉冲击力的生态景观,形成“红棉锦簇、花海缤纷”的森林景观林带,达到绿化、美化、艺术化的效果。
(二)广河高速公路(增城段)生态景观林带。全长42公里,绿化面积约26980亩,其中,一是2012年实施生态景观带示范段980亩,2013年进入全面实施。该绿化林带的设计以小叶紫薇、大叶紫薇为主要树种,沿线植物景观以具有紫色、红色季相变化的植物品种为主;二是对公路可视1公里范围内的26000亩山地进行林分改造及封育,分改造5年内完成,2012年实施2000亩。
(三)增从高速公路(增城段)景观林带。全长44公里,绿化面积约26580亩,其中绿化景观带面积780亩、生态景观带25800亩,2012年做好规划设计工作,2013年启动建设。该绿化林带的设计以红花油茶为主要树种,选择木荷、山乌桕等生态功能稳定的阔叶树种,形成特色明显,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