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畜牧总公司帮扶项目
广州市畜牧科学研究所原种鸡场黄塘基地昨奠基
(记者杨永红 通讯员彭小荣 徐建强)昨日,由广州市畜牧总公司帮扶建设的广州市畜牧科学研究所原种鸡场黄塘基地项目在正果镇黄塘村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广州市畜牧总公司党委书记温于明及该公司全体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广州市扶贫办、广州市派驻增城扶贫开发工作队及正果镇等有关领导共100多人参加了仪式,并为项目进行了奠基培土。
去年10月,广州市畜牧总公司将建设广州市畜牧科学研究所原种鸡场黄塘基地确定为黄塘村村集体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300万元,一期投资约200万元,基地占地面积55亩,计划每年规模化养殖约10万只穗凰胡须鸡。项目将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技术”的模式,基地将由广州市畜牧总公司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养殖,提供技术支持,并吸纳当地及邻村农户就业,辅助公司开展养殖工作。目前基地的水电等设施已安装完毕,前期投资约20万元。
据悉,穗凰胡须鸡源自珍贵的土鸡品种三黄胡须鸡,是广州市畜牧科学研究所多年对三黄胡须鸡进行保种、育种,从而得到的优化提纯复壮品种。穗凰胡须鸡体形中小、胸深背宽、后躯丰满、身躯呈葫芦瓜型,低脂肪、无色素、无药残,因其品质优良,深受客户欢迎,在市场上十分走俏。同时,穗凰胡须鸡鸡粪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可作为黄塘村“一村一品”——黄塘头菜种植的有机肥料,大大改善头菜的种植土壤,提升头菜品质,降低头菜种植成本,增加种植收益,对提高黄塘头菜的产量和知名度将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据驻村干部徐建强介绍,该项目由黄塘村和广州市畜牧总公司共同建设,由广州市畜牧总公司属下单位广州市畜牧科学研究所承租,确保在扶贫任务时间村的集体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扶贫任务结束后鸡场的基金也将成为村的集体收入主要来源,同时可以解决部分村民就业问题,是一项“造血”型的扶贫项目。
村民对项目的落成纷纷表示支持和欢迎。村民陈巨成表示:“基地建成投产后,不仅给我们村集体带来收入,我们贫困户还可以到基地上班,增加经济收入,进一步改善家庭生活,而且还可以学到很多实用的养殖技术,在提高农户养殖技能方面大有帮助。”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