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景观林带助力宜居增城建设 在增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齐头并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从上到下都有一个共识:让城市有更美的生态环境。
在绿道建设中先行先试的增城,正快马加鞭推动绿道与生态景观林带融合延展,以生态文明引领广州城市副中心建设,着力打造生态、休闲、舒适、幸福指数高的新增城。这里,美景无处不在:增江两岸绿树成荫,有沙滩,有栈道,构成一幅现代“清明上河图”;在城内,人们安居乐业
挂绿湖规划总面积达7000亩,是目前已开放的白云湖面积近6倍。 “拜客”爱到增江骑车释放压力
在增江西岸,“拜客”李晓峰正轻踏着一辆越野山地自行车,释放一下工作的压力。他告诉记者,从去年3月份以来,他就发现了这块“风水宝地”,“两边有百年荔枝树,成排的竹林,野草丛中还有一块露天的沙滩,成了我们骑自行车爱好者的天然场所。”
这一切源于增城率先启动的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增江作为增城的母亲河,2008年就开始实施增江河林带工程,完成包括沙滩浴场、鹤之洲等14个绿化项目,绿化面积29.6万平方米,种植了各类乔木8703株,灌木55490株,新增的花草树木面积,相当于再造两座流花湖公园。
如今,增江初溪枢纽上游20公里河道两岸已形成一道现代生态型的山水画廊——清明上河图。画廊东岸,以增江街沿江自行车健身道为主轴,起点鹤之洲湿地公园,终点为白湖乡村生态公园;画廊西岸,有天然泳场、生态湿地公园等公园和约23公里的自行车健身路径、莲塘春色等多个旅游景点。
荔新公路四季有花沿途有景
在增城,纵横交错的公路两边,也是一道漂亮的风景线,成了这座生态东部新城的名片。
28公里长的荔新公路两旁,不仅是一座座现代化的工厂,这里也成为当地一条生态景观通道。据介绍,荔新公路景观林带以龙凤呈祥为设计主题,将荔新公路分为“腾龙”、“金凤”、“彩凤”三种景观路段,新增盆架子、美丽异木棉、刺桐等具有浓厚岭南水乡地域特色的树种,四季有花,近处也有高矮不同的树木,以“线”串“点”的绿化模式。荔新公路景观林带建成后,对改善增城南部工业区生态、美化中部生活居住区环境、促进北部生态旅游区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悉,通向北部生态旅游区的主要通道增派公路,沿途有何仙姑家庙、报德祠等风景名胜。
挂绿湖更有防洪防涝调蓄功能
先造环境再开发,“以挂绿湖的建设引领广州城市副中心的开发,打造花城、绿城、水城、现代田园理想之城”,增城建设生态宜居新城有着长远的考量。挂绿湖让增城市民眼前一亮。
据介绍,挂绿湖规划总面积达7000亩,是目前已开放的白云湖面积近6倍,后者比广州四大人工湖加起来的面积还要大。挂绿湖的总绿化面积约22万平方米,在湖周边种植了9种乔木,7种灌木,3种地被,6种水生植物,共种植了30多万株苗木,铺了草皮约12万平方米。记者了解到,挂绿湖所在地曾是城市的低洼地和鱼塘,如今,这里不仅是当地居民的休闲之处,还起到了防洪防涝的调蓄功能。
据介绍,增城坚持“生态优先、宜居为重”,在中心城区打造了连绵10平方公里的生态文化功能区,营造了景色宜人的居住环境,已成为市民运动休闲、文娱集会的好去处。
广惠高速生态景观林带今年将建成
记者了解到,“十一五”期间,增城市投入4亿多元,按照“点成景、线成带、片成林”的绿化美化要求和“景观林带+田园风光”建设模式,先后完成了广汕公路、荔新公路、增派公路等“五纵三横”共8条主干公路景观林带建设,绿化公路总里程233公里,新增和改造绿地约554万平方米。从凤凰城至白水仙瀑景区总长80公里的绿色生态廊道,两侧高标准建设了宽度各20~30米、层次丰富、观赏性高、防护力强、具有岭南风格特色的沿线景观林带,成为贯穿增城市南北的绿色生态长廊。
按照广州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规划,途经增城市辖区共有3条林带:广惠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省3号线)、广河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省7号线)、增从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广州规划)。据了解,广惠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安排在2012年建设,目前增城正在全力推进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