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一清二控三规四拆五建”规范农村建房

[复制链接]
晨梦 发表于 2012-2-21 10: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者陈剑婷 凌云 通讯员汤勇勤)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小楼镇围绕把联系点办成示范点的目标,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引领全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六争六创”上下功夫,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加快宜居城乡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较快发展,为建设和谐幸福小楼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争当扶贫开发“先锋员” 创困难党员群众新生活

    小楼镇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带动全镇干部职工在扶贫开发中创先争优。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该镇17个贫困村、701户贫困户、1827名贫困人口率先达到脱贫标准,让生活在小楼的人民感受到幸福。

    小楼镇一方面开展“一强双带”活动,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村党支部、村委会、村集体经济联社“三轮”驱动,按照“项目带动,产业支撑,村民受益”的思路,整合帮扶单位和当地资源,以“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农超对接”,就地开发特色农产品,打造了西境村冬瓜菜心基地和青迳村养龟专业村。青迳村党支部依托养龟培训基地,集体每年增加14万元以上的经济收入,26户贫困户每年分别获得2000元的投资分红收入。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构建长效帮扶机制。小楼镇以“我为贫困户献一份爱心,做一件实事”活动为抓手,实施爱心志愿服务工程,通过党员干部带头,联合爱心义工队、团员志愿者、“爱心妈妈”等群体,积极为贫困家庭办好事、解难事。以5个配套文件为指引,制定《小楼镇扶贫开发督查工作方案》,对单位、部门和干部落实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监督考核,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实施问责,以制度化建设为扶贫开发工作保驾护航。

争当固本强基“组织员” 创基层组织建设新局面

    该镇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选优配强党组织带头人,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行村(居)党支部民主管理,进一步完善村干部绩效考核办法,规范村干部队伍管理,增强村干部执行力。创新基层组织形式,把支部建在协会上、建在产业链上,以“支部+基地+农户”、“支部+绿道+农户”的模式,让一线党支部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康的战斗堡垒;创建增城首个机关党代表工作室,探索党代会闭会期间开展党代表述职评议活动,搭建起民意“连心桥”,引领党代表在“知党情、听民意、解民忧、促和谐”上创先争优;打破干部身份界限,推行干部聘用制,让18名优秀的年轻干部走上中层领导岗位;以开展扶贫开发“红旗先锋”评选活动为载体,每月从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选树一批先进标杆,西境村党支部书记周志纯、派出所民警赖书航入选“中国好人榜”,通过刊发简报、设立红旗先锋榜等形式的宣传,在全镇上下形成人人知先锋、个个学先锋、大家争做先锋的良好局面,让广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中做到创有方向、争有目标;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创建了西境村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

争当绿色崛起“战斗员” 创经济发展方式新模式

    小楼镇注重发挥生态良好和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统筹协调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以“两点两线”为核心,变农业资源为旅游资源、变农副产品为旅游商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动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创建小楼人家国家级生态农业产业园区,以基地形式辐射带动增城菜心、香薯、黑皮冬瓜、龟类等特色农产品种养,通过成立农副产品配送中心,举办何仙姑文化旅游节、增城菜心美食节,“以节促游、以游旺农”,促进名优农特产品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销售,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139元,增长36%。增城菜心越卖越好,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扶持发展汇康阁、大盆菜、周家福、又一村等37家农家乐和乡村旅馆,加快推进迪亚·春天社区、小楼度假酒店、乡河在望旅游服务中心等核心产业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何仙姑宗教文化游、小楼人家田园乡村游、小楼大公园绿道游在内的特色低碳旅游体系,创建何仙姑、小楼人家两个国家3A级景区,打响了“仙姑故里,小楼人家”区域文化旅游品牌,带动乡村度假、旅游休闲、体育运动、酒店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项目集聚发展。

争当理论武装“宣传员” 创与时俱进学习型社会

    小楼镇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长效机制,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方式,扎实推进党员培训活动,健全党委中心组学习、党日活动、“三会一课”等制度,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基地实践”为载体,开设“QQ课堂”、“手机学堂”、农村党校等教育方式,通过倡导党员读书活动,组织干部外出学习,扩大教育覆盖面,增强党员教育实效性,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党代表的教育培训,增强党代表履职能力,较好发挥党代表工作室凝聚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作用。

争当统筹城乡“技术员” 创优美宜居新城乡

    该镇深化小楼大公园建设,着力提升城乡功能,积极创建名镇名村,建设具有岭南风格和特点的乡村悠闲小镇,努力把小楼建设成为增城市“后花园”和荔城城区“副中心”。提升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合广河、增从高速和西气东输工程建设,举全镇之力完成征地4135亩,为北部山区致富路顺利通车创造了条件,确保了国家重点战略性项目顺利推进,加速小楼融入大广州;加快小楼卫生院、幼儿园、敬老院等一批名镇项目建设,促进镇区公共服务向农村辐射。

    发挥新农村建设示范效应,完成20个行政村的规划编制,开展“一清二控三规四拆五建”行动,规范农村建房,采取集中安置和零散改造的方式,建设了约场邓鹧鸪社农民公寓、江坳老人集中安置点,全面完成242间泥砖房改造任务,改善了农户居住环境,解决了有新屋无新村的问题。

争当社会发展“勤务员” 创社会管理服务新环境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要和加强社会服务管理的新要求,创新管理和服务方式,提升政府依法行政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建立和完善联合执法制度,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城乡“六乱”。持续开展重点区域、道路交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严厉防范和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推动治安形势持续好转。大力整治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落实安全生产政府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强对村一级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明晰村民自治和村级组织社会服务管理的职责,规范村务管理、财务管理,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不断提高镇村社会管理服务水平,确保小楼镇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增城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新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