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姑故里展新颜
游客在仙姑文化广场参观、留影。
文、图/记者 周影红 张海聪
在小楼镇何仙姑旅游景区有一个由越秀区、富力地产援建的扶贫项目——何仙姑文化旅游项目,它包括何仙姑文化广场、何仙姑文化旅游商业街以及仙藤园,项目总投资6100万元。它承载着广州市越秀区人民、富力地产集团对小楼人民的深情厚谊,也承载着小楼人民脱贫致富的一个新希望,将成为小楼镇脱贫发展的一个有力见证。近日,记者走进小楼镇何仙姑景区了解这个独特的文化旅游扶贫项目。
仙姑雕塑喜迎八方游客
走进小楼镇何仙姑旅游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何仙姑文化广场,记者看到这个崭新的广场全部用花岗岩石块砌成,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层楼高的何仙姑石雕屹立其中,仙姑手持莲花蒂飘逸空中,丝带仿佛随风飘动,令人向往。“你好,帮我在这个仙姑的雕像前照个像好吗?”正当记者沉思于仙姑腾云驾雾之时,一位来自番禺的朋友让记者帮他和家人照相。来自番禺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他非常喜欢这个广场和仙姑的雕像,“以前我来过这里,以前是没有雕像的,现在建了这个广场与雕像,环境好了,增加了文化旅游的元素,我们喜欢这里的环境,喜欢何仙姑的传说,以后会经常一家人过来玩,一道品尝小楼的美食。”陈先生说。
在仙姑雕像后,文化广场的尽头有一个大舞台,舞台有一幅花岗岩雕刻而成的浮雕壁画,讲述八仙过海的故事,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铁拐李有铁杖及葫芦,汉钟离有芭蕉扇,张果老有纸叠驴,蓝采和有花篮,何仙姑有莲花,吕洞宾有长剑,韩湘子有横笛,曹国舅有玉版。他们随身所携带的法器各有妙用,在滔滔的大海中,潇洒而行,各仙人的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充分体现出雕刻者精湛的技艺。
“我们这个仙姑文化广场位于增城市小楼镇何仙姑旅游景区的核心区域,与何仙姑家庙、何仙姑文化旅游商业街相连,由越秀区、富力地产集团共同援建,占地面积12.2亩,总投资250万元。项目主要建设有群众健身广场、群众活动舞台及民俗文化景观,完善镇区公共服务配套功能,满足镇区居民、游客健身、休闲需求。”小楼镇党委委员赖伯舟向记者介绍说。“建设这个广场好啊,这个广场不仅让小楼镇镇区更漂亮,还为我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每天早上、晚上我们都在这里跳舞,打太极拳锻炼身体。”家住小楼镇的陈女士向记者介绍说。
记者发现,舞台壁画上面拉着一条横幅写着“小楼镇人民感谢广州市委市政府的深切关怀”一句简单的话语却表达了4.8万小楼人民的心声,何仙姑文化旅游项目的落成不但兴旺了小楼镇,更加直接的是解决了小楼镇17个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问题。
有古朴文化气息的商业街。
新修建的仙藤园门楼和知事亭。
商业街文化气息浓郁
“作为广州市越秀区、富力地产集团共同援建的何仙姑文化旅游商业街位于增城市小楼镇何仙姑旅游风景区的核心区域,是小楼镇2011年扶贫开发(名镇名村)重点项目,是目前广州地区扶贫项目中体量规模最大、建筑面积最多、单个项目投资最大的扶贫开发项目。商业街建筑面积10200平方米(其中商铺面积7164.9平方米),配套文化广场面积6294平方米,停车位102个。商业街的租金收益将作为小楼镇17个贫困村集体经济脱贫的保障。”小楼镇党委委员赖伯舟介绍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小楼镇何仙姑文化旅游商业街的所有建筑都是与何仙姑家庙的建筑风格一致,灰黑色的砖墙,灰黑色的屋梁瓦片,尖尖的屋顶,屋檐间有一些雕花,连片的房屋不像是一条商业街,而像一排排古朴的民居。家住荔城的易慧聪先生跟朋友一起来到小楼镇何仙姑旅游景区游玩,他对记者说:“我们都期望这个商业街早点开张,我们有空就过来这里‘淘宝’。”
据了解,何仙姑文化旅游商业街项目于2011年5月开始施工,目前,已基本完工,现在正在洽谈旅游开发的事宜。当天记者刚好遇到前来承接何仙姑景区文化旅游开发的相关人员,“我们准备以何仙姑家庙文化源为主题,升级改造仙姑塔、仙姑庙,观音山等环境,整合周边旅游资源,聚集人气,投入资金完善基础设施,长期举办各种大型演出、文化创意比赛,打造新颖特色文化项目,整合创意艺术家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同时全力打造特色休闲、餐饮、娱乐一条街,休闲度假主题公园等,让何仙姑旅游景区成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双丰收。”项目负责人邹女士介绍说。“何仙姑旅游商业街项目建成后,将与镇区和旁边的迪亚春天花园社区形成公共服务、旅游景区、文化商业配套的组团式发展格局。据评估,项目落成后,在网罗每年过百万人次游客消费人群的同时,还面对镇区以及周边社区的固定消费人群,有效填补小楼镇每年过百万人次游客在景区当地进行餐饮、休闲、娱乐、购买特产商品等方面消费的空白。”小楼镇党委委员赖伯舟介绍说。
仙藤园凸显文化旅游元素
在小楼镇负责旅游有关方面负责人的带领下,记者沿着何仙姑文化旅游商业街一直往北走,在距何仙姑庙北面300米处看到一个门楼“仙藤园”。“这就是传说中的千年仙藤了,历经千年依然枝繁叶茂。传说何仙姑返回家乡,在树下乘凉,吕洞宾欣然赴会,却不留心把何仙姑的绿丝带钩住了,何仙姑掩面飞往天庭,吕洞宾跟随向她道歉,何仙姑的绿仙带化作古藤,吕洞宾的神仙拐也化作支撑古藤的大树。这棵仙藤,覆盖500多平方米,也叫‘盘龙古藤’,因为每年6月到8月是花开时节,从远处看,白色的古藤像一条气势磅礴的巨龙。”小楼镇负责旅游有关方面负责人一边带记者走近古藤,一边向记者介绍古藤传说。
记者看到,这棵千年古藤,盘根错节,由青藤绕着一棵古榕树和几棵杂树繁衍而成,它的茎好像一条卧龙,由地往上延伸,藤蔓在杂树间生长,显示出其顽强的生命力。记者留意到,藤的四周新架起四条回廊,支撑着散落四周的藤蔓。主要是用来支撑仙藤,实施仙藤圆改造以来除了修好仙藤园门楼之外,还修建了知事亭,对藤周边的杂树进行疏理,让仙藤的生长空间更加有利,增加文化旅游的元素,让这里更有人文气息。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