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阖家团圆、充满欢乐和喜庆的日子。连日来,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今年春节期间,市民的过节方式多种多样,有的访亲会友,有的出游欣赏美景,有的忙着相亲,有的则利用假期抓紧学习“充电”,各有各精彩。
春节拜年:“串门”仍是主流
在市内一家房地产企业工作的小谢除夕一大早除接到许多问候短信、电话外,还收到了10多条微博私信问候。随着通讯方式的不断增多,拜年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从北京回到小楼过年的市民赖文康表示,虽然自己很想在过年期间呆在家里歇一歇、宅一宅,但从年初一至年初七,基本上每天他都会走亲戚“串门”拜年,由于平常很少回家,所以他格外珍惜这些亲朋好友团聚的机会。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拜年的方式虽各式各样,但“串门”仍是市民拜年的主要方式。
春节“充电”:看书培训均受宠
春节期间,记者对市内几家培训机构调查发现,不少白领利用春节假期报名参加各类职业培训,借此充充电。据了解,在各类培训科目中,外语培训的报名人数最多。在新塘开发区一家日资企业工作的张小姐利用春节假期报名参加了一个口语补习班,她告诉记者:“我所在的公司对外语口语的要求很高,所以选择了以‘充电’的方式度过春节。”除传统的外语培训外,职业心理培训、人际交往提升培训等“时尚”培训科目也颇受白领欢迎。
此外,记者还发现,看书也成了市民利用假期进行“充电”的方式之一。昨日,记者在位于中山路的一家书店内看到,市民张大民正在为女儿讲解《识图学字》,而妻子则正为儿子挑选一些他喜欢看的书。“今天特意带孩子过来看看书,女儿比较喜欢这本《找不同》,可以提高她的观察力。”张大民说,“利用春节好好充充电,也是一种过节的好方式。”而据书店工作人员介绍,春节期间店内的顾客比平时增加了两至三成,营业额也增加近两成,一些教材辅导书、考试辅导书较受顾客欢迎。
春节出游:全家总动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出旅游过年越来越受到市民的欢迎。“难得过年有这么长的假期,就和父母出去玩玩,让他们领略一下别国的风景。”在市内一家企业工作的市民张国强告诉记者,虽然春节期间出游的费用较高,但由于自己平时工作较忙,没时间陪父母,所以特意在春节期间和父母一起出国游玩。而在荔乡路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李梅婷也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和自己的父母以及男朋友和男朋友父母一起去了趟香港,“血拼”了一把,收获颇丰。
南湖国旅·西部假期常务副总经理郑年军介绍说:“今年春节的出境游市场更倾向于‘贵而精’,‘家庭式小包团’市场经过几年的培育,在龙年春节‘成行成市’。”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黄金周的组团量、接待人数较去年同比增长约15%,营收增长超过26%。南湖国旅组团接待游客数量(包括半自助游、自由行、自驾车)同比增长约15%,营收增长则超过26%。
春节相亲:“80后”很忙
记者走访发现,“80后”未婚男女自觉或不自觉的扎堆相亲已成为春节期间的一道新风景。“刚回到家没几天,就被老妈拉着去相亲了。”从工作地上海回到增城过年的唐正告诉记者,他从上海回到家中的当天,母亲就开始为他安排相亲,从腊月二十八到大年初五,他已经相亲12次。“这真是‘相不停’啊!”唐正苦笑道。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与唐正有着同样经历的人为数不少,有人甚至被家人从值班岗位上拉回家相亲。面对春节火热的相亲场面,有的受访者直呼不如将春节改成“相亲节”。
“连串个门都被安排了相亲,实在无奈啊。”在荔乡路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黄小婉告诉记者,单位难得放这么长的假,本来打算在家好好陪父母的,结果从腊月二十六开始到年初四,父母就天天拉着自己去相亲。“我觉得自己都快得‘相亲恐惧症’了。”黄小婉无奈地说。
记者 钟迪扉 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