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中國明年2012樓市難樂觀

[复制链接]
Mok 发表于 2012-1-6 11: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財政部研究所:不排除其它內地城市推房產稅

《上海證券報》引述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報道,繼上海及重慶實施房地產稅試點之後,其它大城市包括廣州及南京,以及部份中西部二、三線城市亦有可能跟進實施。

中央已經採取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措施,包括減少房地產開發商融資,提高貸款門檻和限制購買住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ok 发表于 2012-1-9 00: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內地專家料中國經濟軟着陸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預計,2012年中國全年經濟增長率有望下降到8.4%左右。

該中心主任、央行貨幣委員會委員李稻葵認為,今年是中國經濟退出刺激性擴張、回歸自發增長的關鍵性一年,中國經濟軟著陸有望全面實現。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的報告稱,2011年下半年以來,隨着宏觀調控效果的逐步顯現,貿易順差收窄、外匯佔款降低、穩定物價等政策目標都開始初步實現。未來政策的著眼點將可能是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加快改革,為經濟長期穩定增長注入新的活力。

報告預計,未來半年內居民消費物價指數按年會持續回落,今年全年居民消費物價指數將降至2.96%;受外需不振和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影響,今年貿易順差將進一步縮小,預計佔當年名義國內生產總值的1%左右;房價也將逐步向理性回歸。

李稻葵認為,在這關鍵性的一年,貿易順差的進一步縮小,將為未來一到兩年內實現平衡發展奠定條件。同時,今年也是房地產宏觀調控的關鍵一年,不僅房地產的價格會實現合理的調整,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房地產體制改革方面有可能會取得一些進展,其核心就是保障房政策逐步向城市夾心層傾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ok 发表于 2012-1-9 00: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k 于 2012-1-9 00:54 编辑

賣地失收 廣州勁縮預算

【明報專訊】內地樓市冰封導致去年賣地大失收後,廣州市政府預期今年還將陷入寒冬,故將賣地收入預算大減四成。亦因此,全年市政府的財政預算收入增長,由去年的18%,大幅縮水至只有11%。

預算增長 料放慢至11%

廣州市財政局前日在市人大的會議上公布2012年的預算,財政局局長袁錦霞說由於國家繼續加強宏觀調整,特別是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令佔財政收入「大頭」的土地出讓金收入計劃大幅縮水。廣州預計今年賣地收入將有303.3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初的預算502.5億元大減四成。實際上,去年廣州的賣地收入並未達標,最終僅收獲約290億元,較預算同樣減少約四成。

因為賣地收入預算大減,今年廣州的財政預算亦要「睇餸食飯」,預計今年的預算收入為1066億元,較去年增長約11%。去年初廣州製定的一般預算收入為960億元。雖然預算仍有增長,但速度卻已大縮水,增速由去年的18.3%,大減至今年的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ok 发表于 2012-1-9 02: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內房3500億信託 今年到期 一成恐違約 內銀保險勢受衝擊

明報專訊】過往一年,因銀行緊縮銀根,內房企業要依靠信託方式借來資金開發。今年開始,不少信託融資陸續到期,各本已水緊的內房企業要開始償還,市場預料全年要償還合共高達3500億元(人民幣.下同)。由於去年內地樓市冰封,市場人士擔憂部分地產商資金鏈斷裂,將令當中約一成的到期信託有違約之虞。一旦違約,更將產生連鎖反應,對內地銀行及保險企業以至整體金融市場都會帶來衝擊。

去年內地銀根偏緊,內房企業都紛紛借道信託一途籌措資金,方法是與信託公司合作,將旗下項目包裝成一個信託產品,再透過銀行向普通投資者分售,以此集腋成裘,令內房企業獲得資金繼續開發。

因此,去年內地地產相關信託規模大增,內地安信證券楊建海稱,截至2011年9月尾,地產信託的總規模已經達到近6800億元,佔整體信託市場的比例,由2010年第一季尾的10%大幅升至17%。

樓市遠差預期 資金不能回籠

本來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地產信託的回報率高,一般都可以有10厘以上,只要相關項目進展良好,到期還錢,投資者獲利內房商又可以維持資金鏈運作,可謂一家便宜兩家着。然而,去年內地樓市冰封程度大出市場預料,令不少內房商銷售困難,最終可能導致項目要延期。一旦項目不能按原計劃銷售,資金不能回籠,相關的信託將可能出現償付危機。

內地長江證券分析員劉俊估算,2012年到期的地產信託規模為3500億元,其中近60%為信託公司被動管理的地產信託,行業到期兌付風險較高。他認為,上半年的風險可能會比較大,主要是因為各種應收帳款、政府的稅收,都要集中在這段時間完成支付。有市場人士就預料,當中有約一成的地產信託,將可能按時還不了,出現違約風險。

分析員:年中到期規模較大

楊建海則指出,市場始終擔心房地產信託出現大面積償付危機,最重要的觀察時點在於年中,屆時房地產信託到期規模較大。專門跟綜信託行業的內地興業證券分析員張穎則認為,借助信託渠道募集資金的融資方,還有諸多非上市的中小發展商,這類地產商的開發項目主要集中於二三線城市,受地產調控的影響大,銷售回款能力差,銀行獲得信貸的能力弱,未來存在一定的償付壓力。

事實上,地產信託違約風險已開始顯現,早前天津星耀五洲的信託融資,即因為資金鏈斷裂而暫停向信託投資者贖回,震動市場。更令市場憂慮的是,信託產業涉及面甚廣,銀行及保險企業不少本身即從事信託業,同時又是產品的經銷商,內房企業未能還錢,信託公司即要上身。另一方面,不少購買信託產品的資金,實際上亦是由銀行拆借,故此連鎖風險相當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ok 发表于 2012-1-9 11: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小川指房價下調抵押品價值縮水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說,內地的房地產貸款風險整體比較平穩,但很多小型企業,是以房地產、物業為抵押,隨著房價下調,其抵押品價值會縮水。

周小川表示,中央密切觀察房地產調控。他說,內住房抵押貸款數量不算大,佔銀行信貸資產的比例也較低,房地產貸款風險整體處於比較平穩的狀態。但應考
慮到,很多企業特別是小型企業,其銀行貸款是以房地產、物業為抵押完成的,隨著房價下調,其抵押品價值會縮水,這會影響到企業這部分貸款。對於這一影響應有充分的估算,銀行機構和監管部門也對這一領域進行嚴密的跟蹤和測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ok 发表于 2012-1-11 17: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斌:內地樓市調低仍需持續1-2年

《21世紀經濟報道》引述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夏斌說,內地樓市調控政策仍需持續1-2年,以逐漸消除樓市的投資屬性。

夏斌說,中央進行樓市調控,目的是令房地產回復消費屬性,即房屋是用作居住,不是炒賣。

夏斌又提到,中國經濟的內在風險主要是房地產投資下降,預計中國今年房地產投資將佔整體25%以上。

他提到,樓價下跌同時導致地方政府賣地收入大幅下降,可能對地方融資能力產生負面影響,加劇銀行體系的不穩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ok 发表于 2012-1-12 21: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克萊分析師:摩天廈是衰退先兆

【明報專訊】巴克萊資本的分析師指出,歷史顯示,一個國家出現摩天大廈之後不久,就會出現金融危機或經濟衰退,例子是帝國大廈修建時,美國發生大蕭條;全球最高建築物迪拜哈利法塔(Burj Khalifa)落成後,迪拜亦差點破產。現時中國及印度等國爭建摩天大廈,令人擔心會重蹈覆轍。

資金錯配 樓市現泡沫

分析指,一般情况下,當一個地方出現更高的摩天大廈時,便會引起熱潮,爭相興建,以致資金大規模錯配。資金湧入下,樓市出現泡沫,然後是經濟調整。除了帝國大廈及哈利法塔外,108層高的芝加哥威利斯大廈(Willis Tower)在1974年建成後,便出現石油危機及美國放棄金本位;馬來西亞雙子星大樓在1997年落成,隨即出現亞洲金融風暴。

現時中國正大規模興建摩天大廈,佔全球總數53%,而印度亦有14幢摩天大廈正在興建。目前全球有276幢樓高超過240米的大廈,印度只佔2座,但5年內將增至16幢,這場摩天大廈熱潮,令人擔心經濟出事歷史重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ok 发表于 2012-1-13 20: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匯豐指內地資金淨流出有助冷卻樓市

匯豐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屈宏斌表示,內地過去數月出現資金淨流出是好事,可以冷卻內地房地產炒風,製造空間讓內地放鬆貨幣政策。他預期,人行今年上半年將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一點五個百分點。

屈宏斌預計,今年內地銀行新增貸款額,將介乎八萬億至八萬五千億元人民幣。當通脹率回落至百分之三時,人行將減息四分一厘。他估計,人民幣今年將升值百分之三,而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額,將佔中國進出口貿易的三成,達到二萬億美元,屆時人民幣將成為全球首三位貿易貨幣之一。對於內地外匯儲備下跌,他認為是好消息,因為現時約三萬億美元屬不正常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ok 发表于 2012-1-18 17: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熱錢流出中國給投資者亮警燈

《華爾街日報》-資本匆匆撤離中國,這給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投資的人敲響警號。


2011年第四季度,中國外匯儲備出現了自當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的首次下降。雖然下降額度為206億美元,但中國外匯儲備規模仍然極其龐大,總計3.18萬億美元,足夠中國應對不時之需了。

但是,自從投資者因1998年金融危機紛紛逃離亞洲以來,中國的外儲總額還從未出現過按季度計算呈現下降的情況。這說明了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看法發生了明顯轉變。

貿易順差減少與歐元兌美元貶值,導致中國歐元儲備的美元價值下降,是造成中國外匯儲備下降的部分原因。但是,中國外儲下降的最重要原因似乎是資本流出。

雖然外界對中國外匯儲備的具體帳目並不清楚,但據估計,去年11月和12月流出中國內地的資本可能高達1,000億美元。

上一次出現如此大規模的熱錢流出現象是在2008年底,投機性資本選擇此時離開中國經濟不無道理。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2011年升值約5%,但預計2012年的升值幅度僅為2%到3%;中國房價正在不斷下滑,預計未來還會進一步下跌;上證綜合指數(Shanghai Composite Index)2011年全年下跌了21%,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信心仍很脆弱。

簡而言之,投資者堅持把資金放在中國的所有正常理由都不再適用。在這種情況下,資金開始流出是很自然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新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