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近废弃的澳洲山庄侧门,显示出这个楼盘的破落。
很多买家当年就是看到了这个诱人的规划图而入市,一失足成千古恨。
传与澳洲山庄达成初步合作开发协议的就是李嘉诚旗下长实集团
对于澳洲山庄,相信不少老广州人都有记忆,当年,打着“首付三万八,月供只需四百八就能拥有在澳洲的生活环境”的广告,不仅轰动一时,更是吸引了众多的广州人前往买楼。当初,该盘的规划是要建一个入住人口将超过3万人的超大型住宅小区。最终,却由于开发商资金链的断裂而停止了建设,大部分单位更是成了只有建筑框架、但没门没窗、无法入住其中的烂尾楼。
推倒重建或是最好盘活方式
日前,该盘的发展商广州澳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邓先生介绍,该盘交了楼的单位有1000多套,没交楼的有300多户。其他停工多年的楼宇其实都并没有卖出去。这些年来,尽管该盘成了烂尾盘,但开发商本身并没有弃之不理,一直在维持着小区的正常管理之余,还在寻求合作伙伴试图救活该盘。无奈这些年房地产市场多变,一直难以顺利找到合作者。
推倒重建,或是澳洲山庄的最好出路。对此,有报道称,日前萝岗区政府已表态说,准备对澳洲山庄开展地籍调查,提出解决房产证问题所需材料的可行性方案,或争取尽早启动澳洲山庄重建审批程序。毕竟,该盘原来的密度并不高,且停工的部分原来规划都是6层洋房,就技术本身而言,全部推倒的难度并不大。而且这对于接手的开发商来说,只要允许增加一定的建筑面积,就有利润空间而变得易于操作。
从前景看,澳洲山庄所在区域在2005年就已经从增城划拨到广州市的萝岗区内,这对物业价值提升也是一大利好,加上该盘的旁边就是在建的长实旗下的豪宅盘“御湖名邸”,这也有助于物业价值的提升。但问题在于,小业主们是否真的全都愿意推倒重来?要是有人愿意推倒,有人却只想“坚守”原有的物业,众口难调又该怎么办?目前,在一些房企接手的烂尾项目中,往往因众口难调而难成共识,建议小业主应有“顾大局”的共识。
长实其实早与该盘牵手开发
据最新消息,目前,澳洲山庄已经与一家上市房企达成了初步的协议,将成立新公司共同重新开发澳洲山庄项目。业界普遍推测就是长实集团,该集团相关人士也没有作出否认,只表示:“对此不作回应。”而澳美房地产公司相关人士对此也没有正面回应。但记者发现,实际上这两家发展商已在“御湖名邸”这一项目进行了合作。
因为早在2006年2月,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发布公告称,成立合营公司开发增城中新镇金坑村(现已划归萝岗区)四幅地块,共计22.55万平方米。其中,内地合伙人将向项目公司投入这四幅地的使用权作为注册资本,而这一项目,就是“御湖名邸”。基于此,业界人士推测盘活澳洲山庄的上市房企极有可能也就是长实或其下属项目公司。记者王荔珏
当年收港纸如今风光不再
上世纪90年代,澳洲山庄发生的一系列官司与烂尾事件彻底使该盘业主的山居梦想幻灭。与澳洲山庄差不多同期“出世”的还有加拿大花园、荔湾广场等楼盘,在当时商品房供应量不大的时代,这些都是当时的明星楼盘,一些楼盘甚至需要以港元才买得到,要知道当年港元比人民币要值钱,100港元要兑换110多元人民币。
俱往矣,经过近20年的世事变迁,这些显赫一时的外销楼如今已成为一个个平凡无比的二手盘源。
澳洲山庄
第二代维权接力
荔湾广场、加拿大花园经过一些周折也顺利办下房产证;但澳洲山庄的1000多名业主依然在翘首盼望。据维权业主表示,由于第一代业主年事已高,一些房子已经过继承公证,维权的重任已交到第二代的手中,这些年轻人还组了一个“澳洲山庄维权Q群”,希望继承前辈“未竟”的事业。第一代业主则感慨地说:“真希望在我们有生之年能看到澳洲山庄问题彻底解决。”
荔湾广场、加拿大花园
当年都是威水盘
荔湾广场是早期市区名盘,在1994年和1995年地产泡沫期开售时,一手住宅价卖1万~1.2万港元/m2,一线商场铺卖10万港元/m2,当时在广州市场风头一时无两。但荔湾广场楼价跌得最厉害的时期是2003年“非典”时期,一套80平方米的单位只卖28万元,单价仅3000多元/m2,一手业主单价大亏1万元,相当于只卖了一个零头。但经过近20年的守候,荔湾广场现在售价全面超过当时一手价,住宅市价也升至1.5万元/m2。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天河电梯楼不多,加拿大花园是位于天河公园板块的电梯楼,非常“威水”。加拿大花园当时售价为每平方米六七千港元,业主一半是香港人。
广州日报 记者李凤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