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二月饮食及早教【连载1】

[复制链接]
婴语儿童摄影 发表于 2011-9-26 17: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11.jpg
                                                       第二个月宝宝智能开发训练
大动作能力训练
    1、抬头
    抬头训练练习,即竖抱抬头、俯腹抬头和俯卧抬头。经过训练,婴儿不但抬起脸部观看前面响着的哗铃棒,而下巴也能短时离床,双肩也抬起来。这样就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视觉信息,增强了颈部张力。
    2、转头练习
  将婴儿背靠妈妈胸腹部,面冲前方, 爸爸在妈妈背后时而向左、时而向右,伸头呼唤宝宝的名字、和他说话或摇动带响玩具,逗引宝宝左右转头。
3、天生“会爬”
   在俯卧练习抬头的同时,可用手抵住宝宝的足底,虽然此时他的头和四肢尚不能离开床面,但婴儿会用全身力量向前方窜行。这种类似爬行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与8个月时爬行不同,练的目的也不是让宝宝马上会爬,而是通过练习,促进小儿大脑感觉统合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开发智力潜能,激发快乐情绪的重要方法。如果没有这种训练,有些婴儿到11—12个月时才能爬,或者根本不会爬就直立行走,这将会导致大脑统合失调症。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
    1、手的被动抓握
    家长经常抚摩小儿双手,促进抓握反射。将哗铃棒的小棒放入婴儿的手心,婴儿会马上抓住小棒,大人用手握住婴儿的小手,帮助他坚持握紧的动作,也可以让婴儿学习抓住父母的手指。
2、抓握
    可以把质地不同的旧手套洗净,塞人泡沫塑料,用松紧带吊在婴儿床上方其小手能够得着处,父母帮助婴儿够握吊起的手套。让小手抓握毛线、橡皮或皮手套,还可让婴儿触摸不同质地的玩具,以促进感知觉的发育。此时婴儿喜欢手甚至胜过有声有色的玩具,看到自己的小手亦倍感亲切。
    3、看小手
    两个月的婴儿临别喜欢看自己的手、玩自己的手、吸吮自己的手,这是婴儿发育的必然阶段,不仅不能干涉,而且还应当提供条件协助宝宝玩手,如在手上拴个红布,戴个哗啦作响的玩具。
4、坚持“行走”练习
    新生儿的步行反射是原始反射之一。如果得不到巩固和强化,就会在30—40天前后消失。如果每天坚持练习2—3次,每次走10步左右,这种本领就会一直坚持。经过每天的强化练习.婴儿在10个月前后就能独立行走;早期站立行走,视野比躺着扩大,认知能力大大加强、加快。对早产婴儿、佝偻病患儿不宜练“行走”。
言语能力训练
    1、模仿面部动作
    在宝宝情绪很好、很稳定的时候搂抱他,并在他面前经常张口、吐舌或做多种表情,使宝宝逐渐会模仿面部动作或微笑。
    2、引逗发音发笑
    用亲切温柔的声音,面对着宝宝,使他能看得见口型,试着对他发单个韵母a(啊)、o(哦)、u(呜)、e(鹅)的发音,逗着孩子笑一笑,玩一会儿,以刺激他发出声音。快乐情绪是发音的动力。
    在孩子精神愉快状态下,拿一些带响、能动、鲜红色的玩具,边摇晃边逗他玩,或与他说话,或用手胳肢胸脯,他将报以愉快的应答——微笑。
3、视力集中
继续象1个月时那样训练,当小儿视力集中时,可将人(或物)距离变远;也可把宝宝抱起,让他观察眼前出现的人(或物),待视力集中后,缓慢移动人(或物).让其追视。宝宝喜欢看彩色的图画,开始表示自己的兴趣;当看到喜欢的图画时会笑.看个不停,挥动双手想左投;看到不熟悉的图画时,会因为新奇而长久注视。父母要记录宝宝所表现出的偏爱,作为日后进一步培养的参考。
    4、视听定向
    将各种发声体(橡皮捏响玩具、八音盒、动物琴、哗铃棒等),在宝宝的视线内并响给他听,缓慢、清晰、反复地告诉他名称,待其注意后,再慢慢移开,让他追声寻源。
    父母要细察婴儿对胎教录音和父母唱歌的兴趣,看他听到哪一段时表情安详、不哭闹,或者笑、手舞足蹈、表情兴奋,让他经常反复听,观察他感兴趣的部分,并作记录。
    注意视听训练的声响不能太强、太刺耳,要柔和,否则形成噪音,妨碍婴儿听觉统合的健康发展,甚至造成日后的拒听。
    5、嗅、味觉训练
    胎儿在7个月时就具有闻气味的能力。出生后对香味、酸味等相当敏感,你可以拿醋瓶盖让宝宝闻—间,他会表示不喜欢;胎儿在5个月时其舌面的味蕾对酸、甜、苦、辣、咸有了感知觉辨别能力,出生后应当创造条件,如抱宝宝到餐桌旁看大人吃饭,闻闻饭菜香味,用筷子头蘸点菜汁,让宝宝尝尝各种菜汁的味道。这些看来很简单的事情,是日后孩子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和人格的健全不可缺少的“感知觉”。
情绪和社交能力训练
  1、笑与条件反射
    在宝宝面前走过时,要轻轻扰痒成亲吻孩子的鼻子或脸蛋,并笑着对他说“宝宝笑一个”,也可用语言或带响的玩具引逗孩子,或轻轻挠他的肛皮,引起他挥手蹬脚,甚至呼呼呀呀发声,或发出“咯咯”、“笑声”注意观察哪—种动作最易引起宝宝大笑,经常重复这种动作,使宝宝高兴而大声地笑;这种条件反射是有益的,可以逐渐扩展,使宝宝对多种动作都大声快乐地笑:宝宝的笑声成为家庭快乐的源泉,经常快乐的孩子招人爱,也能合群,是具有良好性格的开端;当宝宝哭时,看是否饿了、尿湿了、身体不舒服等,倘若是因为寻找大人而哭,母亲或父亲要面带微笑地对孩子说话:“宝宝想妈妈了,妈妈在这儿呢。”边说边爱抚他,使宝宝感到舒适、愉快、安全,在听到大人声音后很快就能安静下来。
  2、水浴、空气浴、阳光浴
    水浴是婴儿天生就喜欢的运动,洗澡不仅能清洁皮肤、预防感冒,更重要的.也是容易忽略的是洗澡时的皮肤按摩、擦身本身就是很好的触觉训练。阳光、空气是生命不可缺少的要素,阳光浴、空气浴也是宝宝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天气好的时候、一定要抱孩子出外接受微风吹拂、阳光休浴。但是,不可让宝宝接受曝晒。沐浴时间一般每日3—5分钟,以后逐渐增加。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把大小便
     出生半个月起,开始定时定点培养大小便的习惯。在便盆上方用“鸣”声表示大便或用“嘘”声表示小便。通过视——便盆,听——声音加上姿势形成排泄的条件反射,在满月前后婴儿会识得把大小便了。给婴儿把便既培养了婴儿与大人的合作,又能训练膀肮容量扩大,锻炼膀胱括约肌应有的功能,还密切了母婴关系,是一种良好习惯和能力的训练。
把大小便时应注意:大人挺胸坐正,不可压迫小儿的背而妨碍呼吸,当婴儿打挺表示不愿意让把便时,应马上放下,停止训练.以免使婴儿疲劳。不过,只要你有耐心,孩子很快会建立起条件反射,而且很早就不尿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