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开推进基层“三公开”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现场会
推进基层“三公开” 建设和谐新农村
与会人员在小楼镇西境村参观学习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实践经验和做法。
(记者张文雄/文 凌云/摄)昨日上午,增城市推进基层“三公开”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现场会在小楼镇西境村举行,《增城市农村基层“三公开”工作范本》同时下发。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增城市委常委、纪委书记何世光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工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实效。市纪委副书记钟敬声、黎冀出席现场会。
当天上午,与会人员首先参观学习了小楼镇西境村推进基层“三公开”,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实践成效和做法。小楼镇西境村近年来立足村情,加强教育,强化党员干部廉政勤政意识,先后建设了廉政宣传栏、科普、计生、卫生、新农村建设、法治宣传以及党务、村务、财务等公开栏,积极落实“三公开”。同时,健全制度,规范化管理,带动村干部廉洁从政,以规范村干部职责、民主议事、集体财务管理为重点,完善了《村“两委”干部工作责任制》、《村党支部党务公开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等规章制度,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村“两委”干部依制度办事,民主化管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党风廉政建设与扶贫开发同步推进,实现了全村和谐发展。何世光对西境村积极推进“三公开”,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做法和成效给予充分肯定,要求全市各村认真学习西境村的好经验好做法。
何世光在讲话中指出,小楼镇西境村推进基层“三公开”,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四个基本特点:一是抓组织领导到位,形成了镇党委、政府指导,村“两委”班子狠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抓宣传教育到位,形成了全民参与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浓厚氛围;三是抓制度建设到位,形成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四是抓“三公开”到位,形成了风清气正、和谐团结的良好风气。近年来,西境村贯彻落实“效能、廉洁”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效。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好了,村级“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就会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发展的积极性和热情就会高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有所保证。
何世光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基层干部改进作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各镇街、各村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何世光强调,要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工作。一是深化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各镇(街)要紧密结合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实际,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的载体,开展作风效能建设,在创新宣教方式、提高宣教效果上下功夫,引导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学法、知法、守法,严格执行政策、依法办事,争先创优,激发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切实提高服务水平。二是推进基层“三公开”,确保农村基层干部正确行使权力。要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入推进农村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凡不涉及保密规定要求的,都要向党员和群众公开,做到定期、及时、详实,坚决纠正和防止不公开、假公开问题。三是健全机制,规范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各镇街党(工)委、纪(工)委和各涉农部门要加强指导,建立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协调机制,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纳入本单位、本部门的整体工作,针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提出具体措施和办法,明确任务要求,切实加以解决。农村基层也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特点,从探索机制上想点子、出新招,通过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建设服务群众机制,完善激励机制,构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
何世光强调,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实效。一是切实加强领导;二是有关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三是切实履行职责,注重惩防并举。
现场会上,小楼镇西境村、派潭镇邓路吓村和小楼镇分别就推进基层“三公开”、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作经验交流发言。
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