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华顺)7月30日,郑中钧中学举行建校21周年庆典,历届校友代表欢聚一堂,共庆母校21周年华诞。增城市荣誉市民、郑中钧中学校监郑黄月芳女士,增城开发区和增城市领导何世光、王建平、王运才、何鎏辉、列荣辉、李荣渝、叶鸿、李能坚、杨爱华、谭小棠,市长助理扎西洛布,增城市历届老领导陈容基、吴振荣、骆小民、邱秋、刘锦超、朱秀兰、张金定、叶正平、陈就金、郑应流及香港增城同乡会会员、郑中钧中学校友代表和全体师生出席了庆典活动。
广州市委常委,增城市委书记,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徐志彪发来贺信,祝贺郑中钧中学建校21年华诞。徐志彪在贺信中说,21年前,香港同胞郑黄月芳女士情系增城、热心公益,捐建成立郑中钧中学。21年来,郑中钧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精品战略”和“品牌工程”,逐步形成了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和独特的办学特色,为增城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郑中钧中学站在新的起点上,在香港同胞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再接再厉,勇创新高。
副市长李荣渝在庆典大会上说,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几年来全市投入近50亿元发展基础教育,引导20多亿元民营资本投资民办教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富有增城特色的国民教育体系,促进了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有效实现了“学有优教”的目标,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郑中钧中学要以本次校庆为新的起点,围绕“内涵发展、提高质量”这一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续发挥优势和特色,进一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希望郑中钧中学的同学珍惜青春年华,树立远大理想,在学习中加强修养,在求索中锻炼品格,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实现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理想。
郑黄月芳在讲话中饱含深情地回顾了郑中钧中学的办学之初的情况和建校21年来取得的成绩,对郑中钧中学及全校师生提出殷切的期望,希望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全校师生继续继承优良传统,弘扬郑中钧中学精神,推动学校全面发展,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据了解,1988年,旅港同胞郑黄月芳女士满怀报效祖国、造福桑梓的朴实感情,为实现先夫郑中钧先生“培育英才”的遗愿,回乡捐资创办了郑中钧中学,并于1990年正式挂牌。在21年的教育探索和实践中,郑中钧中学逐渐积淀了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树立了“人文修德、德才臻善”的办学理念和“校风正、质量高、环境美、精品化”的办学目标,形成了“抓管理,树形象,保质量,促发展”的办学思路,办学质量稳步提升,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