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明新风尚 于 2011-7-27 10:25 编辑
2011年,新塘镇中考高考捷报频传,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全线飘红,向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高考方面,新塘中学各项指标均取得新的突破,三线飘红,是增城市完成教育局工作目标最好的学校;其中,上重点线人数34人,超出教育局指标14人;上本科线人数433人,超教育局指标58人;上专科线人数851人,上线率达90.92%,重点、本科、专科上线人数均位居增城市第二。各学科尖子共有28人进入市前20名,其中吴文熙、高健诚同学并获增城市理科数学状元,杨树坪同学的音乐术科成绩排名增城市第一。中考方面,新塘镇各学校均取得喜人的成绩。如:仙村中学(初中部)有考生932人,其中700分以上有考生33人,650—699分数段有126人,600—649分段考生有122人;新塘三中有考生645名,其中700分以上有26人,650—699分数段有73人,600—649分段考生有93人。
金霞传捷报,鼓乐撼人心!在取得骄人成绩的背后,蕴含着党政部门的关怀、教职工的辛勤汗水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2006年,新塘镇正式开始教育“创强”;2008年,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2011年,新塘镇教育“创强”又迎来了复评。“创强”过程中,新塘镇党委、政府不断强化“科教兴镇、人才强镇”的发展战略,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地位得到落实。该镇把教育纳入社会经济的总体规划,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教育,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全镇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今,新塘全镇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社区文化特色鲜明,教育水平显著提高,教育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公信度极大提高,各项工作跨入了增城市教育的先进行列。
课堂教学研讨
新塘二小葫芦丝特色表演
亮点一 党政
党政高度重视办一流教育
新塘是增城市经济重镇,也是基础教育大镇。2004年初,增城市镇级行政区划调整,永和、仙村、沙埔、宁西并入新塘镇后,镇党委、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科教兴镇,人才强镇”的发展战略,同时树立“经济发展,教育为先”的观念,把教育工作纳入全镇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并作为主要工作来抓。一方面适时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完善学校设施,加强学校管理;另一方面,在大新塘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使全镇的教育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近几年来,新塘镇结合广州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要求,积极开展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制定了《新塘镇建设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方案》,分别对未达广州市规范化学校标准的沙头小学等11所学校进行合并和扩建,并对校舍条件较薄弱的新墩小学、蓝山小学等学校进行改造,近三年来,共投入建设规范化学校资金约为12334万元。其中,投入资金4446万元进行征地174亩,新建校舍29640平方米;投入1400万元添置仪器设备;投入资金1452万元进行运动场地建设,为全镇教育的均衡发展、优质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该镇还坚持把建设一支数量足、业务精、素质高的教师队伍作为创建教育强镇的奠基工程。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建立和完善刚性引进人才与柔性引进人才相结合的制度,深化以教师职务聘任制与重点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动态的、定期调整的学校编制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学校分配制度改革,引入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镇教师的积极性。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促进了每位教师潜能的发挥,群体活力的增强,良性竞争激励,整个队伍充满青春活力。
与此同时,该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规范化建设工程、信息化建设工程、课程改革的深化工程、育人为本的德育工程、文化与艺术特色的建设工程等“五项工程”,力促新塘教育均衡发展。
目前,新塘镇共有公办学校43所,除1所成人学校和2所高中外,还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40所(完全中学1所,初中7所,小学32所),中学教职工1196人,在校中学生17534人;小学教职工1149人,在校小学生19826人;幼儿园36所,在园幼儿8129人,教职工1117人。该镇形成了幼儿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公办学校、民办教育比翼齐飞,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谐共进的教育格局。
名师魏晓琴辅导学生。 钟林威 摄
园林式的现代化学校。 钟林威 摄
亮点三 学校
全力打造品牌学校
前些年,当新塘镇经济发展异常迅速的时候,新塘中学这所原本就是极普通的农村中学却因荔城地区中学发展迅速而逐步滑坡,由原来的位居增城第二位逐步下降到第五位。而近年来通过走自主发展之路,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档次年年提升。新塘中学于2005年被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7年4月成功报批为“创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8年5月,该校顺利通过了“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等级”荣誉。2010年11月,该校顺利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终期督导验收,正式成为一所校园一流、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近年来,新塘镇坚持以点带面,全面发展的办学方针,不断加大对各学校的支持力度,并迅速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增城市提出了“南北协调,两个组团”的教育布局,并于2006年无偿划地205亩,由市政府和新塘镇投资3500万元,在新塘中学建教研楼、图书馆9000余平方米,建教学楼、教辅楼两栋共52间计9000多平方米。同时投资260万元建造400米塑胶跑道运动场一个。同年6月,新塘镇政府专门制定了《创建教育品牌奖教奖学方案》,每年拨专款100万元用于该校奖教奖学。
为切实贯彻增城市和新塘镇政府的精神,全面落实新塘镇奖教奖学方案,新塘中学首先从理念上进行更新。一是提出了“让学生持续进步,让教师持续成长,让学校持续发展”的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办学指导思想。二是确立了“立德树人,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和“体艺见长,全面发展”的特色办学方针。三是创建了“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的文化特色核心。
与此同时,新塘中学以“立德树人、和而不同”为办学理念,以“体艺见长,全面发展”为办学特色,紧紧围绕“争一流,显特色,创名校”的奋斗目标,自觉践行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强化科学管理,真正把学校打造成特色品牌。其中,该校高考有5年获得“广州市毕业班工作成绩一等奖”,数学连续三年获得增城市单科状元之后于2011年两人同时再次获得增城市状元,体育先后有三人皆以满分的好成绩夺得广东省体育术科状元,政治和物理科全校平均分获得增城市第一名;一批批学子被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省内外高等学府录取。
“把学校办成‘教师最留恋、学生最向往、家长最放心’的学校。”这不仅是新塘镇党委、政府对新塘中学的要求,也是对该镇所有中小学校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新塘又大手笔规划建设“新塘镇中心小学”,该小学被市委、市政府、新塘镇列为“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
新塘,仰天时地利人和办现代教育,靠团结、拼搏、进取创教育强镇。新塘的教育正走上一条科学发展的康庄大道,它有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发展态势,今后必将能继续在务实中谋发展,在改革中创辉煌。我们有理由坚信,现代化教育之光必耀新塘。
增城日报 郑德宏 钟林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