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7亿元扶贫开发项目 助力我市山区镇脱贫

[复制链接]
文明新风 发表于 2011-7-26 09: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小楼镇扶贫开发项目——小楼人家农业基地及水环境系统整治工程已完成建设。陈剑婷 摄


    (记者陈华顺 陈剑婷 杨慧娟)自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以来,我市按照一年“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好”的要求,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规划建设一批名镇名村和农、林、水等项目,用城镇化、产业化带动农村的整体发展,用项目建设提升农村和农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目前,我市山区镇“两区”(镇区+产业园区)规划全部完成,73个重点开发建设项目和资金基本梳理落实,“双到”部署全面到位。截至7月20日,我市已有2071户和6544人,36个贫困村达到脱贫标准。

规划先行 谋划特色 打造名镇名村

    记者在派潭镇榕树吓村东升社看到,村里的所有房屋的外立面均按照客家围屋的风格进行了整饰,村内巷道已经铺上彩色砖块,半月形风水塘的亲水平台已经搭建完毕,塘前的篮球场周边也种上了花木,正准备安装篮球高架灯,穿越后龙山的登山步道也已经修好,村民可以上山游玩。该项目于今年4月20日开始进场施工,由敏捷地产集团投资700万元作为典型村庄加以整治,东升社当前已经初显一个旅游度假村的雏形。

    东升社是我市名镇名村建设项目的一个缩影。在凸显山区镇的民风民俗、生态旅游和都市农业特色的基础上,我市扶贫开发项目规划建设工作组会同北部三镇,充分结合山区镇的总体发展规划,规划了第一批项目共73个(派潭镇28个,小楼镇24个,正果镇21个),其中, 对口区项目16个、企业援建项目10个、增城市项目29个,引进企业实施项目6个、需要招商引进经营主体的项目8个,农、林、水部门实施项目4个,总投资约9.57亿元。

    以镇区建设为抓手,北部三镇集中建设一批带动强、覆盖广的农村公共基础和服务配套设施,如全面建设和改造镇区学校、文化中心、农贸商业市场等;以景区(产业区)建设为抓手,集中规划和建设好白水寨、湖心岛、小楼人家等3个核心景区基础设施,积极引进市场经营,壮大生态旅游、都市农业的经济发展实力。以典型村庄建设为抓手,集中整治村容村貌,改善环境卫生,发掘旅游资源,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目前,2011年实施的63个项目中,2个项目已完工,11个项目正在施工,21个项目完成招标已陆续进场施工,17个项目完成设计准备招标,12个项目正在深化施工图设计,完成项目总体进度约36%。
加大投入 推进项目 实施强农惠农

    小楼镇小楼人家农业基地及水环境系统整治项目是通过小楼人家核心区水环境整治,增强片区内农业基地抗旱和防洪排涝的能力,同时对二龙河(小楼人家核心区段)干流及沿线支流景观整治。该项目已于今年5月30日完成,进一步提升小楼人家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功能,促进小楼镇都市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

   按照“大整合、大投入、大建设、大覆盖、大激励”的要求,我市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农林水项目建设。2011年共投入资金6.43亿元,推进全市77个(北部33个)农业项目建设工程,82个(北部23个)水务项目建设工程,111个(北部58个)林业和园林项目建设工程。同时,计划安排300万元资金用于推进专业合作社建设;实施林业生态公益林经济补偿,落实补偿资金2297.07万元;实施水库移民扶持政策,从2006年7月起按每人每年600元的标准,连续扶持20年,并发放中型水库移民粮差补助。截止到目前,共计投入资金1.7亿元,已全面完成施工的项目有52个,正在施工的有43个,准备施工的有4个,正在进行招标的有13个,正在进行评审的有24个,正在进行设计的有134个。


加快建设 落实政策 着力优化环境

    为进一步优化北部三镇的环境,我市积极落实各项政策,加快建设贫困村急需的道路、农村“二次改水”、生活污水处理和农村连片农田(鱼塘)标准化等公共基础设施。截止7月20日,今年我市已投入资金约2385万元,推进完成自然村水泥路建设50.27公里,完成自然村危桥建设2座,还有20座正在勘察设计中。当前,我市正抓紧对12宗一次通水、48宗二次改水的农村供水改造项目进行初步设计的修改完善,近期将完成设计上报、审批和概算评审工作。今年4月底,我市已全面完成2010年度安排的4宗6600多亩农田的标准化建设,共改造排灌渠63.89公里,建设机耕路28.06公里。

    此外,今年,我市计划投入4941.15万元推进农村路灯工程,建设山区镇路灯7184盏,道路总长246公里;同时,计划投入8371.5万元建设中南部镇街路灯8510盏,道路总长307公里。仅今年上半年,我市已完成路灯建设344盏(全部是LED太阳能灯),相继点亮了北部湴汾村、约场村、长岭村、秀水村、青迳村等多个村庄,更“点亮”了沿线村民的生活。另有301盏路灯正进行施工,即将完成安装。目前,广州建委农村路灯项目正在进行设计招标,预计10月份路灯安装工作将我市大面积铺开。
特事特办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目前,全市73个重点开发建设项正有效推进。派潭镇的文化中心、敬老院已完成旧建筑物拆除,温泉路、白水寨景观东出入口、东林路、白水寨景区出入口、白水寨大道东延长线道路改造5个项目征地拆迁工作争取在7月下旬全部完成,其它道路、村庄的征用地正紧张进行。小楼镇的何仙姑文化旅游商业街的征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卫生医院、敬老院的用地整合正抓紧推进,二龙河沿线堤路的征地工作已全面完成。正果广场、特色街已完成公房的拆迁补偿,正果大道基本完成拆除防盗网的任务, 拆除防盗网178户,7864.5平方米、棚架帐篷38户756平方米,广告牌7个250平方米。

    为打好扶贫攻坚战,我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弘扬“敢想、会干、为人民”的精神,根据实际情况特事特办,开辟绿色通道,为项目推进排除障碍,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按“要件把关、容缺受理、补齐发证、刚性审批、弹性流程、平行推进”和“特事急办、急事先办、交叉搭结”的原则,前后审批程序之间互不作为必要的前置审批条件,我市开辟“绿色通道”,原则上各审批单位要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做到依法依规、高效行政。目前,各镇已基本完成了所报送项目的立项、环评、规划、概算的审批,个别项目需补充相关资料,再逐步完善审批手续。

    同时,我市全力推进山区镇项目报建审批,根据基本程序要求,立足“快”字,主动牵头协调发改、国土、规划、建设、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利用“绿色通道”打包审批,为援建单位尽早进场施工创造有利条件。派潭镇28个“名镇名村”建设项目,完成报批等手续仅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此外,每个“名镇名村”建设项目,北部山区镇还专门配备对应的协调工作小组,专门负责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解决好征地拆迁、矛盾调处等前期问题,以及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如缺电、缺水等障碍,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增城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新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