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的心理调查
晚自习的时候,一位二轮考试成绩很不错可这次小测却一蹋糊涂的同学找到我,告诉我说:“老师,我压力好大啊,总是感觉自己是最差的,做题时越来越急,总是想到会有一些题目不会做,会作的题目又有一些会做错,心根本静不下来,我该怎么办啊?……”。
……
在给这位同学做完心理辅导后,想到一些有关于高考前心理调适的问题。写在这里,希望给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一天天临近,考生们普遍表现出焦虑:有的担心自己的复习还没有到位而高考在即,不知怎么办才好;有的成绩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了波动或下滑,对高考必胜的信心也开始动摇;有的因为父母或自己对高考的高期望,面对现实与期望的差距,每天惶恐不安。
首先:科学减压要从改变观念开始。要去除自己的一些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一:最后十几天还有不少不会的题,发挥也不稳定,高考可如何是好?
其实,在最后的半个多月时间内,考生再想通过拼命的学习大幅度提高成绩已不太现实,但良好的心态绝对有助于考生在高考中正常或超水平发挥;反之,心理调节不顺则容易导致考生惧怕高考甚至是不想参加高考,这样的例子每年都会发生。
即使再让你复习十年,一样会有不会的题,一样不能次次都考130以上,这是把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加上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认知偏差二:高考失败我就完了。
考前焦虑是每一个考生正常的心理状态,但高考并不是人生惟一的目标。但仅仅这样说并不能减轻同学的焦虑情绪。因为高考毕竟是人生的第一大考验,在这次考试中,同学对此重视而引起焦虑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如果把高考当成成功失败的唯一标准,那就错大了。什么样的算是成功?要求是否合理?达不到又如何?把判断的话转为陈述句。把那句话为:如果考不上清华,说明我要今年要考上清华这一目标没有实现。但人生追求的是最终的幸福,今年没有上清华并不表明我的人生失败啊,实现人生幸福的方式有很多种,上清华仅仅是其中一种而已!
认知偏差三:考不上大学如何见人啊
其实当前的升学情况,想考不上大学真的不容易。具体不再多说。当然有些孩子会说,考不上父母亲戚朋友期望的分数,如何见人啊!
一方面,这是一种自我中心倾向,你参加高考,对你们家来说或许是一件大事,对别人来说有那么重要吗?别人会如何关注你的问题吗?
另一方面,自己生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没有很好的接纳自我。考大学是自己的事,充其量是自己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一样,和你将来选择到哪个公司上班,找一个什么样的人陪自己一生一样,是一个选择的机会。这与别人有多大的关系呢?认为自己处于万众瞩目之下,一举一动都会牵动别人,不觉得有点可笑吗?
更有一些较严重的情况是害怕考不好看到父母失望的眼神。其实这与上面一样,没有搞清楚考试的意义,学习的目的!在此不再缀述。
只是想告诉大家,正确的认识高考在人生中的位置,正确认识到高考对于自己的意义,明白这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此而已。
其次:要认识到愉悦心态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要认识到不良情绪的危害,是实现目标的一个障碍,从而努力的去采取积极的方式去应对。
现阶段,考生心理调节要做的最主要的两件事为:
一是放松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每天都保持一个轻松、愉快的好心情。心理学实验证明,人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大脑处于高度活跃期,能够诱发知识更快、更准确地显现出来。反之,在高度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大脑则处于堵塞阶段,具体表现为考生学不进去,容易烦躁,进而厌倦学习和考试。
二是考生要将关注点转到具体的学习问题上来。将已学过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这样才能牢记知识,加深理解。要明白高考的考试规律首先是考前和考场的心态要稳定,其次才是知识和能力的比拼。要养成解题思路的条理化,答题的标准化,这样才能提升做题的准确率,在做对的基础上再考虑提高答题的速度……等等问题。而不是思考一些无谓的问题。如果禁不住要想,可以采取一些厌恶措施
自信心是考生高考成功的必备素质之一。
考生可以参考以下六种提高自信心的方法:第一,面对考试失败,以积极向上的心态看待成绩和学习;第二,扬长避短,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学科,肯定自己的成绩;第三,拟定可行的学习目标;第四,换角度看问题,以积极心态发现积极意义,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第五、合理进行发泄,以求内心的平衡,体验学习内外的快乐;第六,多和老师、父母、同学沟通,获得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自信地学习。
以上是对这一个问题的初步的思考,希望能得到更多朋友的支持与补充,接下来希望能把具体的一些做法总结一些。比如NLP增加自信的方法,放松的方法等。欢迎大家指正,与补充。为孩子的高考做出自己的努力。
在您人生路上感到迷茫、困惑、痛苦的时候,心之光心理咨询是您理想的选择。网址:http://www.gzxzg.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