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练中,学生们迅速、有序地撤离至安全地带。
(记者陈婉婷 通讯员罗佩文文/摄)在汶川大地震三周年之际,昨日,市科经信局地震办联合我市首间广州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大鹏中学,举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广州市地震办、市科经信局有关领导、部分中小学校代表出席并观摩了演练。
“呜呜!……”随着地震警报声响起,初一(三)班全体同学在书本或书包的“掩护”下,迅速蹲到桌底,双手紧紧抱着头部。广播中随之传来重物坠地、孩子惊慌失措的地震模拟情景。约一分钟后,地震暂时停下来了,此时,班里靠近前、后门的两位同学立即把门打开,班主任迅速组织同学们分成两路纵队,带领全班同学按照学校“防震应急疏散预案”中规定的路线,迅速、有序地撤离至篮球场。不到5分钟,全校1756名学生、133位教师紧急而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
演练结束后,初一的朱锦娜同学对记者说:“这是我入学以来第二次参加学校的地震演练。通过演练,让我们懂得了灾害发生时如何逃生,不至于慌乱,甚至发生类似践踏的次生灾害。现在我每到一个陌生的公共场所,都会首先关注其安全通道、出入口等位置。”
据了解,自2008年1月大鹏中学成为我市首间广州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以来,先后举办了8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通过演练,取得了学生影响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小手拉大手”效应,提高了人们在灾难面前的自护自救能力。同时,校内所设立的地理科普室更是立体地展示了包括地震、海啸等各种自然灾害发生前、中、后所需涉猎的科普知识与应急技巧,相关人员还不定期到北部山区的中小学校,开展有关地震科普知识、防震减灾知识的宣讲活动。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