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彪叶牛平把钥匙交给住户。
(记者张文雄 黄家敏 杨永红 王晓婷/文 凌云 孙毅强/摄)昨日下午,增城市首批政府保障性住房交房仪式在项目所在地荔城街百晟·汇翠湾小区举行,593套经济适用住房和170套廉租住房即日起交付市民使用。广州市委常委,增城市委书记,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徐志彪,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增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叶牛平,广州市住房保障办公室副主任易松翠,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增城市委常委彭高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平,市政协主席王运才,副市长张文远,市政协副主席邓毛颖,广州百晟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怀等分别向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家庭代表和购买首批经济适用住房家庭代表移交住房钥匙。
增城市首个政府保障性住房项目位于荔城街荔景大道北433号,占地135.48亩,项目名称为百晟·汇翠湾。该项目采取在普通商品房小区配套建设政府保障性住房的方式,共建设政府保障性住房808套,建筑面积53858平方米,包括经济适用住房593套,建筑面积40952平方米,廉租房170套,建筑面积8400平方米,安置房45套,建筑面积4506平方米。其中,经济适用住房以均价2000元/平方米的价格公开向符合条件的家庭销售;廉租住房以每平方米1-2元的价格公开向符合条件的家庭配租。
交房仪式开始前,徐志彪、叶牛平一行实地察看了百晟·汇翠湾的配套设施建设和样板房。增城市首个政府保障性住房项目采取在普通商品房小区配套建设政府保障性住房的方式,从外立面观看分不出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差别。徐志彪、叶牛平一行对该项目的建设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该项目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价格便宜,更重要的是看不出商品房与保障房的贫富差距,是今后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样板。随后,徐志彪、叶牛平一行分别来到经适房19幢102房、106房和廉租房9幢202房察看。百晟·汇翠湾保障房设有面积60平方米二房一厅和面积70平方米三房一厅等套房供选择。“好漂亮啊!”进入样板房,只见室内设计科学,装修精致,水、电等设施完善,大家不约而同为之赞叹。徐志彪、叶牛平要求各镇街及有关部门要以该项目为榜样,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造福百姓。
叶牛平在交房仪式上讲话时说,首批政府保障性住房交付使用,这是增城民生建设上的一件大事。他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首批入住保障性住房的市民表示热烈祝贺,向为保障性住房建设作出贡献的各级各部门以及开发公司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百姓的居住问题,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广州市委、市政府把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居住困难问题作为为民办实事好事的重要任务来抓。增城市委、市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广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从2008年开始筹划和构建增城的住房保障体系。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在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建设上,首先把双特困、低收入家庭作为第一批保障性住房重点,同时把城市化进程中需拆迁安置的住户、农村向城市人口转移的住户、工业化需要的外来职工、企业管理人员的住户作为保障重点,明确在镇区、产业园区集中迁建保障性住房。百晟·汇翠湾保障住房里就有双特困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有增江渔船上岸居民的保障性住房,有拆迁安置性住房。保障性住房占该居住小区的三分之一面积,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让广大市民共享开发小区的公共服务和公共配套设施,实现和谐小区、幸福小区。为了继续扩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市委、市政府还策划了10个保障性住房小区,今年4000套保障性住房即将开工建设。市委、市政府将把建设好保障性用房、改善民生作为市委、市政府的首要任务,担负其他10个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单位一定要以首批保障性用房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分配为榜样,认真吸收首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克服存在的困难,切实把保障性住房建设好,让更多的市民分享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易松翠代表广州市住房保障办公室对增城市住房保障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为此付出努力的增城市住房保障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问候。他说,近年来,增城市住房保障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住房保障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城乡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低收入的住房保障工作进一步落实到位,成绩可喜可贺。增城市通过采取在普通商品房小区配建政府保障性住房的方式,在保障基本住房需求的基础上,使保障性住房共享了完善的商品房小区配套设施,提高了保障性住房的舒适度,营造了良好的社区氛围,增强了住户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这样的做法很好,值得推广。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