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祭扫 平安清明
我市圆满完成清明群众祭扫管理工作
记者 周影红 黄婧琪
通 讯 员 邱先明
清明三天假期,到我市三大主要拜祭区(正果万安园、市殡仪馆骨灰楼、新塘镇四望岗生命纪念园)祭扫的群众达60414人次、车辆10869辆次。期间,我市各有关部门积极做好交通疏导、治安、宣传等工作,保障了清明节群众祭扫活动安全、有序、和谐、文明进行,圆满完成清明节群众祭扫管理工作。
相关部门群策群力 祭扫活动秩序井然
4月3至5日,是清明节群众祭扫的高峰期,上午8时不到,正果万安园、市殡仪馆骨灰楼、新塘镇四望岗生命纪念园等主要拜祭点人流、车流就开始络绎不绝。我市相关部门提前在各祭扫点做好部署,及时疏导交通和人群,防止出现不文明行为和火灾隐患。据了解,针对清明节期间群众祭扫“时间短、空间小、密度高”的特点,我市提早谋划,成立了市清明拜祭活动安全工作指挥部,由市政府分管民政领导任总指挥,对清明期间文明祭扫等相关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协调宣传、公安、民政、交通等部门共同研究清明祭扫高峰和正常祭扫时段的安全保障方案和措施,制定了祭扫接待、人员交通疏导、安全和突发事件应对等方案,认真查找安全隐患,保证消防、应急疏散等设施完好,明确责任,工作到位,增强防范意识。
在宣传工作方面,以“文明祭扫,平安清明”为主题,在祭扫区悬挂文明祭扫宣传标语,宣传殡葬法规、墓园须知、文明祭扫、防火知识、禁撒冥币通告等,同时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引导扫墓群众以文明、环保、健康的方式祭扫先人,保障群众平安、和谐度过清明节。清明期间,我市做到了无投诉、无人员伤亡事故、无恶性交通堵塞、无火灾事故发生,实现“平安清明,文明清明”的目标。
殡葬单位做好服务 管理到位群众满意
正果万安园、市殡仪馆骨灰楼、新塘镇四望岗生命纪念园等主要拜祭区的服务单位扎实做好清明期间群众扫墓活动的各项接待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和完善相关工作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认真落实部门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同时,合理安排群众拜祭活动范围,积极协同有关部门疏导交通流量和人群流向,防止人流过度密集。安排好拜祭车辆停放场地,缓解停车难问题。此外,坚持“为民、利民、便民”的原则,严格执行各种服务规范和办事程序,树立我市殡葬部门的良好形象,努力做到服务良好、管理到位、群众满意。
群众观念日益转变 文明祭扫渐成风尚
“爷爷,愿您在天堂一切安好,我们一定遵照你的教导,好好做人,好好做事!”“生的平凡、死的伟大,这就是我们的人生。我向你致敬了,我的战友。”这一封封信件来自前往正果万安园祭扫的群众,他们写下浓浓的思念、无尽的哀思,记录曾经美好的回忆和现在的点滴,然后“寄往”天堂。“设立‘天堂信箱’满足了人们对亲人的追思,让人们心中的话不再埋藏,让思念之情尽情流淌,而且更有利于倡导和推广健康、文明、环保的祭扫方式。”正果万安园工作人员介绍。
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鲜花、水果越来越受到祭扫群众的喜爱。在通往各墓园的道路上,随处可见手捧鲜花、手提水果的扫墓者,黄色、白色的菊花配上康乃馨、百合,显得清雅美丽。“一束鲜花,几个水果足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手捧一束白菊的陈婆婆说,“社会在进步,祭扫方式也应该越来越文明。”据市殡仪馆工作人员介绍,从这几天的祭扫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市民改变了传统的祭拜方式,以往携“纸钱”、“元宝”、“彩电”、“轿车”等祭品祭扫的情况少于去年,而带鲜花、水果祭扫的市民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学生“网上祭英烈” 激发爱党爱国情感
连日来,我市各中小学校学生踊跃参加中国文明网组织的“网上祭英烈”活动,通过网络献花、点烛、送挽联、留言寄语等方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崇敬之情。
“虽然说90后是享乐一代,其实我们对革命前辈也有尊敬之情,他们为了祖国的复兴,抛头颅,洒热血。每当看到或听到他们的事迹,我总会涌起热泪。”在中国文明网“网上祭英烈”的清明公祭活动专题网站上,初中学生李林这样表达清明的哀思。“烈士们虽然已经永远离开了,但他们曾作出的贡献将永远留在我们心里,他们光辉的形象将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会永远记住他们。”不少学生都表示认同“网上祭先烈”这种低碳环保文明的祭拜行为,并动员家人和长辈参与“网上祭先烈”活动。
据了解,今年清明节期间,我市各校积极整合网络资源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广大师生中掀起了以“不忘先烈抛忠骨,民族复兴中华魂”为主题的网上祭英烈热潮,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为学生思想教育开辟了新的渠道。
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