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两村村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实现率先脱贫

[复制链接]
文明和谐 发表于 2011-4-4 11: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共小楼镇委员会 小楼镇人民政府

    小楼镇共有17条贫困村,贫困户701户1834人,其中,扶贫类贫困户228户794人,济困类贫困户473户1040人。自市启动扶贫开发工作以来,小楼镇牢记作为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同志和广州市委常委、增城市委书记、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徐志彪同志联系点的光荣使命,围绕2011年率先脱贫的目标,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全力以赴打好扶贫攻坚战。截至3月底,全镇有35%(81户282人)扶贫类贫困户脱贫。青迳村和东境村村集体收入分别达到12万元和11.08万元,率先脱贫。
坚持规划先行,优先抓好民生和发展项目建设
    实施名镇名村工程,梳理出21个需要帮扶的民生发展项目。在市城乡规划局的统筹下,小楼镇成立镇名镇名村建设办公室,加强与规划、对口帮扶、项目管理等单位的衔接,整合农林水及对口帮扶等专项资金,制定项目推进时间表,推进项目加快建设。目前,21个项目全部完成规划设计,预计4月份完成施工图绘制,5月份首批新建项目开工。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约场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已完成69间1380平方米旧屋清拆。
实施分类帮扶,扎实落实贫困户脱贫措施
    小楼镇围绕贫困户每人年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的目标,抓好贫困户家庭情况调查、摸底,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重点在保障、就业、教育、种养、物质帮扶等五个方面对贫困户进行帮扶。今年以来,全镇共有502名贫困户家庭成员实现了就业,其中政府帮扶就业104名,自主就业398名。在小楼镇举办的首场扶贫帮困帮扶就业招聘会上,117名贫困群众参加招聘会,14人成功再就业。与越秀区对口帮扶小组联合举办爱心助学活动,资助100名贫困学生每人每年1000元助学扶助金。对502户贫困家庭实施物资帮扶,帮扶慰问品439份73300元。
拓宽渠道,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
    因地制宜,注重挖掘贫困村资源优势,多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青迳村积极探索“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扶贫开发模式,通过项目带动养龟产业发展,村集体收入达到12万元。东境村抓住发展生态旅游的契机,盘活后龙山、鱼塘、市场、旧学校等资源,使村集体收入增加到11.08万元。河洞村整合流转土地722.61亩,通过提高土地租金,使村集体增收达8.02万元。通过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村集体脱贫工作不断深入。
加强服务管理,完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宣传和信息报道机制,形成驻村干部搜集信息,三人小组梳理报送,扶贫办宣传组整理使用的层级信息报送机制。目前,全镇共印制扶贫开发简报6期,悬挂横幅41条,电灯柱宣传牌66个,制作宣传喷画1幅。二是建立对接服务制度。主动服务对接帮扶单位,指定挂村部门负责人作为帮扶贫困村的联系人,制定驻村干部工作指引,建立每周专题例会、每月汇总上报的工作管理机制。三是强化问责机制。实施《小楼镇机关干部职工考核试行办法》和《小楼镇村干部绩效考核试行办法》,每月对“双到”责任的落实情况、扶贫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考核。2011年实现脱贫是广州市、增城市交给小楼镇的光荣任务,是创先争优活动真正见成效的重要体现。下一步,小楼镇要牢牢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加快扶贫开发项目建设,落实贫困户和贫困村帮扶措施,完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好扶贫开发工作,为早日让困难群众过上幸福生活,建设幸福小楼而努力。

增城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新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