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先行先试、以大项目推动大建设大发展

[复制链接]
给力创文 发表于 2011-3-30 11: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市人大常委会到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参观考察。

    (记者钟颖/文 孙毅强/摄)昨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增城籍广州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各镇街人大专职领导到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参观考察。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彭高峰,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棕会,增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平,增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经贸科技信息局局长曾赤鸣,增城市委常委、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党政办公室主任、纪工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何鎏辉,增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赖慕玲、范文添、李沃田、张登标,增城市副市长,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规划建设环保局局长邬卫东参加了考察活动。
    当天,人大代表一行实地考察了广州博创机械有限公司、广东科利亚农业联合收割机项目、南方电网特高压国家工程实验检测中心项目、广州东部(新塘)交通枢纽中心项目,并详细了解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情况。
    刘棕会在介绍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情况时指出,自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增城开发区紧紧围绕“建设现代产业新区和生态宜居新城”的战略部署,迎难而上,主动出击,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0年,开发区核心区新引进项目10个,新动工项目11个,新投产项目7个。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42.19亿元,比上年增长21.55%,在全国107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排名45位;两税税收收入42.51亿元,增长54.8%,排名39位,超额完成了年度预期目标。开发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累计建设市政道路16条,供水、供电、通讯等管网与道路建设同步推进,投资和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刘棕会说,“十二五”期间,增城开发区要建设成为广州东部综合门户功能区、广州东部综合性交通枢纽中心、广州东部高新技术产业带、广东省统筹城乡配套改革示范区,并把以增城开发区为核心区之一的广州东部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建设,作为广州2015年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基础,力争“十二五”期间实现年均经济增长30%以上,在国家级开发区排名中前进30名以上。增城开发区将重点推进五项工作:一、科学编制规划,统筹实施“一区多园”管理;二、整合优势资源,构建精简高效运行机制;三、加强载体建设,打造高端产业发展平台;四、推进项目建设,发挥龙头支撑带动作用;五、深化改革创新,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通过实地考察,代表们为开发区的发展建言献策,提出要加快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大开发区的宣传与推介,让更多企业认识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提高知名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高端技术型的龙头产业;扩大开发区的发展空间,提高发展承载力;加强园区管理 ,用好用活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各项特殊政策,加快开发区发展;让园区周边人民群众共享开发区发展的成果等建议和意见。
    王建平说,这次考察目的有三个,一是代表增城人民为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加油鼓劲,二是让更多的人大代表了解增城开发区最新发展情况,三是借此动员全市干部群众以更大的热情关心、支持和参与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为建设幸福增城多作贡献。他说,开发区获批准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一年来,开发区各级领导干部责任意识很强,积极务实创新,埋头苦干,真正做到了“思想不散、队伍不乱、工作不断”,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开发区坚持高端定位、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创新引领,以大项目推动大建设大发展,全力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形成了极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区域优势,对高端产业的吸引力大大增强,显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令人振奋。
    王建平指出,开发区始要终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优化产业布局,建立健全配套服务设施和政策支持体系,让更多优质企业到开发区创业发展,做强做大,使开发区真正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发动机。广大人大代表与开发区要多联系、多沟通,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开发区营造良好的舆论和政策环境,全力推动开发区发展。全市各级各部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要积极支持、配合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实现共创共享共赢。增城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新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