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4月13日
摄影大师郎静山逝世

郎静山
1995年4月13日,摄影大师郎静山在台北逝世,享年105岁。
郎静山先生,浙江兰溪人,1891年6月出生于江苏淮阴。13岁即开始玩相机,此后九十余年来相机就没离过手。他曾说:“拿照相机就是我的生活。”“相机比太太还重要”“我做集锦照片,是希望以最写实、最传真的摄影工具,融合我国固有画理,以一种‘善’意的理念,实用的价值,创造出具有‘美的作品’。”
郎大师一生酷爱摄影,精研摄影艺术创作无数,并将集锦照相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

郎静山《湖山揽胜》
「湖山揽胜」是郎静山先生的得意之作。此照是山水集锦巨构,可说是郎大师运用国画山水的构图方式,巧妙地运用在集锦作品上,从画面最右边的凉亭老翁远眺层峦云雾,到近景的奇石丛树,左边的孤舟,远处的村落及湖边倒影,这幅美丽的国画山水景像,就如同大师一生胸襟开朗,宁静与世无争。此幅大师一生最后遗作及集锦摄影精华的完结篇,甚具历史与摄影艺术史上双重意义。
我国早期的摄影大师郎静山先生拍摄了第一幅人体摄影作品。这幅今天看来似乎很平常的照片成了中国最早的一张人体写真。



晨鸡催不起1975

美人胡为隔秋水 1932
郎静山先生是中国摄影界的先驱。从14岁起即喜爱摄影。此后九十余年来相机就没离过手。郎先生将现代科学摄影技术与中国的传统绘画六法理论相结合,创出一条“集锦摄影”的新路子。国际上评论郎先生的作品是“最现代的、同时又是最中国化的”。
郎静山如果中国摄影要推选大师的话,第一位大师的头衔肯定要落到郎静山头上,他不仅是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之一,还在中国摄影史上留下了他独特的印记。
郎静山,浙江兰溪人,1892年生于江苏淮阴,由于受了父亲的影响,郎静山从小就对绘画很有兴趣,1903年进入上海南洋中学预科念书,学习绘画、摄影及暗房技巧。
从14岁起,郎静山就喜欢上摄影。此后90余年来相机就没离过手。他曾说:“拿照相机就是我的生活。”“相机比太太还重要”。

郎静山“集锦摄影法”的代表作《湖山览胜》的一部分。
学校毕业以后,20岁的郎静山进入上海申报馆工作,任职于广告部。工作的繁忙,使他无暇作画,却间接促成了他专心于摄影。34岁时,郎静山转任上海《时报》新闻记者,成为中国最旱的新闻摄影记者之一。
1926年,郎静山发起成立了“中华摄影学社”(简称“华社”),这是我国南方第一个摄影团体。成立“华社”的同年3月,郎静山也举办了第一次个人作品展览,首开摄影展的风气。又过了两年,他开始担任松江女子中学摄影班讲师,这很可能是我国学校正式有摄影课程的开始。
从1921年起,郎静山就开始参加国际沙龙活动,入选作品千余次,获奖数百次,先后被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美国摄影学会接纳为高级会员,并被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摄影组织聘为荣誉会员。他也是中国第一位摄影作品在国际性展览中出现的人。
郎静山一生有不少创举,最为人所称道的是“集锦摄影法”,这是他在四十七岁那年所创造的。
1939年,郎静山将现代科学摄影技术与中国的传统绘画六法理论相结合,创出一条“集锦摄影”的新路。所谓“集锦”,就是“集合各种物景,配合成章,舍画面之所忌,而取画面之所宜者。”
他曾说:“我做集锦照片,是希望以最写实、最传真的摄影工具,融合我国固有画理,以一种‘善’意的理念,实用的价值,创造出具有‘美的作品’。”长期的坚持,使郎静山的“集锦摄影法”赢得了“影中有画,画中有影”的赞誉。
1995年,郎静山以104岁高龄辞世。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