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理想 学做人 传爱心 育素质 荔城三中抓德育促智育收获多重硕果
增城日报讯(记者陈振华 通讯员骆伟杰)荔城三中校园优雅靓丽,校园中很能引人注目的有根深叶茂、葱郁繁盛,遮荫形成了休闲小公园的大榕树和气宇轩昂、慈祥仁厚,引人景仰的孔子铜像。近年来,学校将大榕树的种种品格和师生们的精神风貌比照,总结出了顽强、吸纳、奉献、向上的“大榕树风格”,作为师生们追求的精神信念;将诲人不倦、宽厚仁德的万世师表——孔子作为师生们的崇仰对象。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学校实际条件,充分调动校内外办学资源,狠抓德育工作,并以此带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水平稳步提高,办学成效日益凸现,使学校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
理想教育
学校从大榕树的外表形象、生长特点和品格性质等方面总结出近20条的精神风格,与学校师生的精神风格相对照,发现两者惊人相似。比如,大榕树有容乃大,遮风挡雨,学校规模宏大,容纳学生,为学生家长排忧解难,扶掖襄助;大榕树吸纳茁长,无言奉献,教师勤教,学生苦学,学校为社会输送优良人才;大榕树顽强坚韧,繁茂葱翠,学校开拓进取,活力迸发,不断创造成绩,等等方面,两相对照,既形似,更神似。
学校推出“崇尚大榕树风格,弘扬三中人精神”的号召,作为师生的精神信念来追求、树立,作为学校的文化品牌来打造、推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理想教育来开展、实施。
为强化理想教育,学校还开展一系列的工作。如在校园里落成孔子铜像,挖掘传统美德,活用圣人孔子育人;定时组织学生观看国情影片,进行国情知识竞赛,培育师生爱国主义情感;不定期聘请知名人士到学校为师生作报告,每学期评选德育标兵,以名人事迹、标兵榜样为学生树立楷模,等等。据了解,学校这方面的工作,促进了学生树思想、立大志,学生明确了前进方向,激发了学习动力。
做人教育
三中人引用某知名人士的话来表达自己的人才观:“有德有才是优良品;有德无才是合格品;无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三中人认为,德比才更重要,更首要,比如有才无德比无才无德更有害。
学校将德育放在首位,作为学校工作的龙头重点。前述的理想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内容的一个方面。学校班子成员、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都形成了共识,认为德育工作最基础、最具体、最大量的其实就是做人教育,他们德育工作的开展也是这样做的。
在他们大会小会的思想发动,班集体工作的推进、个人行为的指导等等一系列的工作中,可以了解到大量具体而清晰的内容,比如:教育学生养成文明礼貌、健康卫生的好习惯,不乱扔垃圾,看见地上有垃圾,随手捡入垃圾桶内;教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学习上、经济和其他方面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告诫学生关心集体,热心公务,值周值日时做好服务;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与同学和其他人和睦相处,学会合作;教导学生勤奋、刻苦、好问,学会克服困难,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等等。
学校的做人教育,工作做得实,做得细。比如,初次离开父母的初一新生,有的还未养成生活自理能力和习惯,有的学生家长溺爱孩子,来到孩子宿舍,帮助洗衣、整理内务。学校老师婉言劝走这些家长,指导学生学会自理。
爱心教育
学校的生源中九成来自荔城街15个自然村的农村孩子,他们的家长主要从事农业,收入很低。每到开学,有一些学生交学费感到困难。针对这情况,学校团委成立了扶贫助学基金会,通过多种途径募集资金用于扶困助学。据介绍,这项工作另一个更大的作用是爱心教育。
相关的倡议书中写到,“伸出友爱之手,帮助我们身边每一位贫困的小伙伴,尽一个老师的职责,尽一份同学的情谊,同时也是给予他们对未来的希望。”经常性的捐资助学活动,渐成该校的风尚。对这项活动,学校班子成员带头,老师们积极参加,家庭稍富裕和经济并不宽裕的同学都省下自己的零花钱,踊跃参加募捐。数年来,这项捐资已累计超过12万元的数目,资助一批贫困学生解决了困难。
这项活动产生了很好的爱心教育效果。一名姓罗的女同学,因家庭困难产生过辍学念头,因有这项资助而顺利完成了在该校的学业。期间,她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在报上发表过充溢爱心的文章。有老师看到学生交学费困难,拿出自己的工资为学生解难。有一名姓黄的老师患了重病住院,费用很高,她班级的学生纷纷捐款表爱心,并引发校内其他班级学生、老师捐资。一大批受助的贫困学生,将爱心帮助化为刻苦学习的动力,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
素质教育
该校对这“素质教育”的“素质”有两层阐释,一层是说新的世纪中社会所需的人才应当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际交往素质、创造素质等,这里的“素质”说的是“品质、水平、功底”的含义。另一层说的是与书本知识好、功课考分高相对而言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干、特长”等。该校的素质教育既抓学生的品质培育,也抓能力提高,包含理想教育、爱心教育的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就是品质培养,另外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能力培育。
比如,学校成立的30多种课外兴趣小组,为的是让学生的兴趣、特长获得发挥、发展的机会。实践证明,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培育了学生的能力,激活了他们的课内课外学习兴趣,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充满了朝气和活动,绩效也大为提高。
又如,学校进行诸如“性健康心理教育”、“禁毒教育”、“大榕树风格教育”的各种主题教育时,都配合手抄报比赛。让学生对各种教育主题展开讨论、撰写文章,做成手抄报比赛,这些过程中同学们互相教育、自我教育及动手能力的培养,都取得了极大的成效。
在学校多方面工作的烘托之下,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得到质量保证。近几年来该校的中考成绩证明了这一点:学校的中考连续5年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指标任务。2004年,学校获市级初中毕业班工作三等奖。今年,该校有44名学生考上增城中学,比上级下达的指标21人翻了一番还多,达到市重点分数线人数有119人。
——希望其他热爱母校的人都来找一些坚实的例子来反击那些三中的反骨仔,相信这些铁证一定会让他们脸红——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