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我市农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复制链接]
和谐增城 发表于 2011-3-7 11: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革增城支部

    村卫生站是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网底,是直接为广大农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载体,对实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目标,提高农民健康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市按照广东省、广州市政府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积极推进农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医改的要求和农民健康保障需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去年,民革增城支部围绕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及建议综合如下:
    一、今年农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主要任务
    按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州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等文件的有关要求,今年农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一)2011年基本完成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计划对全市农村地区不足100平方米的行政村卫生站进行扩建,每间安排资金15万元。据初步统计,我市此类卫生站有130间。广州市财政与增城市级财政投入比为6:4。
    (二)严格乡医准入条件,加强培训工作,全面提高乡医素质。到2011年90%以上乡医取得中专以上学历,50%以上取得大专以上学历或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村卫生站医生岗位培训率达到100%。
    (三)明确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各自在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职责。逐步实施镇、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鼓励镇卫生院举办村卫生站。
    (四)提高新农合筹资水平。2010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达260元以上,参保人员可享受住院、门诊特定项目、门诊指定慢性病和普通门诊医疗保险待遇。2011年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300元,在新农合制度内全市实施农村卫生站为参合农民免费治病制度试点工作。
    (五)全市所有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人、财、物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我市农村卫生站建设及管理工作之所以相对落后,主要原因是深层次的体制机制不适应社会发展和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较差。现在已是中央启动全面医改的第二年,随着金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即将实施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我市应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使村卫生站适应从“管治病”向“管健康”的功能定位要求转变,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据此,我们提出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2009—2011年医改重点实施的五项工作中的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其他工作(如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落脚点或前站(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村卫生站是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医改的突破口。在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方面,我市在广州市各区、县级市中处于落后的地位,与我市创建高水平的科学发展示范市的要求以及医改发展步伐不相称。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改一样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困难性,必须从理念到体制上发生重大变革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因此,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要统一行动,齐心协力,共同推进这项工作。今年是三年医改的第二年,是医改攻艰克难的一年,为确保医改目标的实现,从中央到省、广州市都建立了督办问责机制。我市要把加强农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以倒逼机制抓工作进度,以领导问责制促任务完成。
    (二)制定村卫生站建设和管理实施方案。以《广州市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0一2012年)》为指导,结合增城实际,制定增城市村卫生站建设和管理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要针对以前建好新站但搬迁入站困难的问题,认真做好新站的选址工作。符合标准且已建好的卫生站,要尽快投入使用。对人口较多的村,如石滩麻车村,有近万人,应建总站和分站。实行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应选基础较好的镇、村作为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后推广至全市。可参照卫生部向全国推广的“安徽模式”,对村卫生站实行“五统一、两独立”的管理,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和信息化管理。
    (三)加大资金投入,努力完成卫生站改建任务。三年内实现全国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站是医改目标之一。卫生站的建设标准必须与其功能要求相符合,广州市要求建筑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村卫生站要进行扩建,这是根据开展农村社区卫生工作的要求和村民就诊、医疗机构业务用房规范,结合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提出的,必须严格执行。我市要加大资金投入,完成130间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任务。
    (四)加强村卫生站乡医队伍规范化管理。村卫生站要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必须发挥其从业人员的主体作用,必须严格准入制度,必须加强管理,规范其从业行为,促其完成相关职责。有关部门要把建立一支技术好、职业道德高尚的乡村医生队伍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加强培训,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根据卫生部的意见,镇村卫生服务实行一体化管理,这一做法经不同地区试点取得较好效果后在全国推广,实践证明这是对村卫生站管理的好模式。现在已进入医改第二年,我市推行这一模式刻不容缓。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国家投入建设、新农合门诊统筹、信息化管理等解决了以前管理的难点——药物采购、财务和人才缺乏的问题,对乡医队伍实行规范化管理应可实现。增城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