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连续19年获“广东省体育突出贡献奖”

[复制链接]
给力2011 发表于 2011-3-3 10: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年增城籍运动员共获世界冠军14项次,亚洲冠军7项次,全国冠军22项次;向省、市各级体育部门输送了54名运动员;群众体育运动丰富多彩;体育工作综合总评在全省县级市中名列第一  

1.jpg

运南业余体育学校学生在训练

2.jpg

我市代表(左一)在2011年全省体育局长工作会议上领奖

    (记者朱贵荣文/摄)记者从日前在广州召开的2011年全省体育局长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增城籍运动员共获世界冠军14项次,亚洲冠军7项次,全国冠军22项次。增城以优异的体育工作成绩,体育工作综合总评在全省县级市中名列第一,获得2010年广东省体育突出贡献奖,这是自1992年以来我市连续19年获得“广东省体育突出贡献奖”。
19载辉煌成就“突出贡献奖”
    去年,我省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表现突出,有1人1次破1项世界纪录,17人获19项27人次世界冠军。其中,我市共获世界冠军14项次。在第16届亚运会上,我省共有93人次获得41枚金牌、182人次获79枚奖牌,金牌数、奖牌数全面超越往届,位居全国第一。其中,我市共获1枚银牌、3枚铜牌。
    增城连续19年蝉联“广东省体育突出贡献奖”,这个奖项得来不易,是对增城在体育事业上所作出的突出贡献的最好肯定。
    据悉,我市一向对竞技体育高度重视,坚持从奥运战略的高度抓业余训练工作,从高、从严、从实际出发,认真做好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训练、管理、输送和跟踪”5个环节的工作,不断提高输送运动员的质量和成才率,多年来已先后涌现出刘秀华、吴笑慧、张金梅、刘诗雯、徐焕珊和袁海峰等一批世界冠军。
    市体育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2010年,我市体育工作虽然面临亚运工作的紧张压力,但仍然严格按照“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标准,以培养和输送更多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为出发点,以运南学校为龙头、以训练网点为骨干、以一般学校为基础,全面加强业余体育训练的各环节工作。2010年,我市共向省、广州市体育学校输送54名优秀运动员。
    在2010年的国际、国内赛场上,增城籍运动员也是屡创佳绩。在6月5日于中国常州举行的2010年第17届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比赛中,增城籍运动员张雁全与曹缘组合夺得男子双人10米台决赛第一名,并实现中国队在世界杯这个项目上的九连冠。在6月26日于中国烟台市举行的“张裕”2010年世界杯蹼泳赛上,增城籍运动员徐焕珊分别夺得女子4×100米蹼泳接力和4×200米蹼泳接力冠军,袁海峰分别夺得男子50米蹼泳、男子50米潜泳和男子4×100米蹼泳接力金牌,袁雅琪分别夺得女子200米和400米蹼泳冠军,欧剑分别夺得男子100米器泳和50米潜泳第一名。在10月1日于阿联酋迪拜举行的2010年乒乓球世界杯团体决赛中,增城籍运动员刘诗雯与队友一起以3比0横扫世乒赛新贵新加坡队夺得冠军。在10月23日于法国举行的2010年蹼泳世界杯总决赛中,增城籍运动员徐焕珊夺得女子100米器泳第一名。在11月14日凌晨于法国梅兹市举行的第27届世界蹦床锦标赛上,增城籍运动员李丹获得女子网上单人决赛冠军和团体决赛第一名。在去年11月举行的广州亚运会上,增城籍运动员刘诗雯分别夺得乒乓球女子团体决赛第一名和女子双打第2名,刘尧森分别夺得男子龙舟250米直道竞速和500米直道竞速第3名,尹练池分别夺得男子重剑团体和个人第3名。据统计,2010年,增城籍运动员共获世界冠军14项次,亚洲冠军7项次,全国冠军22项次。
群众体育运动丰富多彩
    为向市民健身提供切实的硬件保障,我市大力完善全市体育设施建设,增城康威体育运动场、增城体育广场、自行车绿道以及全市各镇街、村庄的体育休闲设施相继落成并免费向市民开放。同时,我市组织举办各类大型群体活动,引导和支持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农村、体育协会自办体育活动,组织参加上级体育活动,注重提高市民参与度,全市各类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2010年,我市体育工作坚持“群众体育是根本,竞技体育是标志,体育产业是保障”的定位,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大胆创新活动形式,各类健身活动常年不断。
    现在,增城广场、体育广场、挂绿广场以及增城公园等公众活动场所成了全民健身的“大舞台”,每当夜幕降临,市民尽情在这里跳舞、休闲、健身。在荔城、增江、派潭、小楼、正果等镇街的自行车绿道上,骑自行车休闲运动的市民络绎不绝。在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农村的运动场所,市民自发参与体育健身运动。体育运动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增城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新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