猥琐科谱--多灾多难的东门桥(刚塌)

  [复制链接]
猥琐佬 发表于 2014-5-24 06: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猥琐佬 于 2014-5-24 16:47 编辑

  系微信朋友圈及到东门桥以塌字样,由于落雨,没出去核实一下,到左凌晨两点几矛雨,就罗住台机出去睇下咩情况,果然[s:65] ......
  桥面已经封锁,禁止通行[s:117] 。

  [s:119] 猥琐佬系度讲解一下东门桥的历史:
  东门桥始建1929年,由美国公司设计承建,历时三年(1932年)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乃增江母亲河最早的大型桥梁,耗资14万.全长160米,宽9米.
  1938年10月12日,日军两个师团在大亚湾登陆,次日攻击惠阳,三天后惠阳失陷,为阻止日军进犯广州而炸毁东门桥东岸两座桥墩,破坏三孔桥面而交通中断,19日日军突袭增城,中国守军2万多人一触即溃(TMD这守军将领够粉肠的,[s:78] 要拖出去弹JJ才行)......抗日胜利后用木材临时修复.
  1949年国共战争末期,国民党政权已经是江河日下,10月第四野战军兵锋直指广州,东门桥再次遭难,临时修复的木料被烧毁,交通再次中断!解放战争胜利后于1950年7月再次修复.[s:119]
    很长一段时间内,东门桥静静地横跨在增江河上为人民服务。[s:121]
  1968年暴涨的洪水把一座桥墩基底掏空,下沉0.5米成为危桥(怎么好象和现在的情况一样)由于桥面低矮(不是现在的高度)阻挡洪水,考虑再三后把桥面全面拆除。[s:65]
  废弃的光秃秃桥墩依然屹立在增江河上,桥的东端杂草丛生,桥的西边已经盖起厂房。[s:76]
  忍耐到达极限,居民强烈要求修复该桥以方便民众通行,三十多年前和现在不同,别说小车,连自行车也是身份的象征,而且当时增城的商业和政府部门全集中在现在的中山路老城区范围,河东的居民出行很不方便。要求复建桥梁的呼声越来越高。
  1985年由增江区集资87.7万复建,桥东岸道路修复,桥头西岸拆除临时建筑厂房为再次通桥做足准备。
  这次复建并不是和以往的在桥墩上加建桥面,考虑洪水暴涨高度威胁在原有桥墩上加高,再采用吊装成品混凝土桥面并接而成。由于桥墩已经很老旧,为了减轻桥墩的承重能力,桥面的宽度由刚建成时候的9米缩减为4.7米,大大减轻了桥梁的重量,长度不变,整桥抬高了2米,不通机动车只作行人专用桥.
  再次复建后的东门桥经历多次特大洪水,其中两次更是河水淹到以前桥面的高度,桥身提升了2米的作用明显[s:81] ......
  复通后的东门桥迎来了它生命中最辉煌的时代,西岸桥口成为增城商业和农副产品的集中点,每逢虚日(现在好象没什么虚日的了吧??)车水马龙人群络绎不绝,猥琐佬我亦在此见证东门桥的重生和度过自己的童年[s:106] 。
  2014年5月,增城地区遭遇两百年特大暴雨,其中一座桥墩在洪水的冲刷再次下沉而成为危桥[s:65] [s:65] [s:65] ......
  希望这条多灾多难的东门桥能再次修复,继续为增城人民服务,期待中[s:106] !!!

本文猥琐佬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猥琐佬
2014年05月24日


01.jpg
02.jpg
03.jpg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74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路 发表于 2014-5-31 00: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重建,人行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clyy2k 发表于 2014-5-29 01: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s:69][s:6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遗忘.. 发表于 2014-5-28 13: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我经常都要过东门桥的,那里有太多回忆、以前好多小贩在上面摆摊,人流好多的,现在都荒废了,现在索性冲断了,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炫风发廊 发表于 2014-5-27 14: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s:1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里瓦尔多 发表于 2014-5-27 14: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猥琐佬 发表于 2014-5-27 03:39
增城抗战部分的资料不多。而且资料很混乱。很多有矛盾的地方。尤其是军队编制上的问题。
你呢篇野 ...

大师一番详尽分析解答,令在下茅塞顿开。[s:91]确实,找了下资料,对增城城区正面抗击的文字不多,反倒是白面石的局部战斗的资料很详尽。以当时的时势以及实力对比来看,击退或者围歼鬼子师团,似乎不怎么现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猥琐佬 发表于 2014-5-27 03: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里瓦尔多 发表于 2014-5-26 18:53
正面防守增城城区的,确实只有186师。博罗失守后,“余汉谋以第一八六师主力守增城及罗浮山地区,第一五八 ...

[s:122]增城抗战部分的资料不多。而且资料很混乱。很多有矛盾的地方。尤其是军队编制上的问题。
你呢篇野,水份好大[s:119],估计系润色过的版本,具有观赏性,符合增城人民的口味,但和事实应该相差好远!
虽然E+矛人知道具体系点,但好多时候资料分析对比可以知道少少.
猥琐佬我就按你上面个篇野来分析一下:
“正面防守增城城区的,确实只有186师。博罗失守后,“余汉谋以第一八六师主力守增城及罗浮山地区,第一五八师守增城之西的联和圩,第一五四师守增城之东的朱村、中新,独立第二十旅和独立第二团守增城之北的正果,以抗敌军。”
上面写D野,吾似记实资料倒象是文学家的手笔:
1:联和圩在增城的东面,朱村在增城的西面方向都搞错!
2:二战时博罗来增城就一条广汕公路,小路不利于大兵团运动,上面所说的布防不符合实际,是不懂军事常识的人写的。

按照上面写的资料军力分布和作战设想:
一五八师守增城联和圩,此师在增城外围,联和圩应该是联和水库附近,也就是说在蕉石岭-荔枝拗公路的制高点布防打阻击战。蕉石岭和荔枝拗是增城市区范围内的制高点,前后都没高山,拥有地利,在山上架炮,火力覆盖范围很大,是防守重点,派一个师防守正确。[s:81]
一八六师负责防守增城主城区。如果外围部队撑不主可以退回城内,两个师合并共同防守,以增江河西岸作防线抗击来犯之敌,属于正确。[s:81]
一五四师系朱村,应该是作为预备队使用,系以防日军不从大路而选择其他攻击点留下的救火队。那里吃紧就去那。亦是正确。[s:81]
这样的军力沿公路布防没问题,也是典型的阵地战样式。如果真按这样开打,结果未必如此。
再看你上面的:
“10月19日,日军集中1.5万余人,分两路进击增城县城。9时30分,日机轰炸增城县城,地面部队强渡增江,直插县城。战到14时,一八六师击退日军。16时,日军增援部队到达,在飞机支援下,再次猛攻。至23时左右,日军的便衣队及部分正规军突入县城以北。10月20日8时,敌军突破一八六师防线,10时占领县城以西的钟岗。一八六师孤立无援,退向钟落潭,14时县城遂告失守。”
由此可见,186师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抗击了万余且有飞机支援的日军精锐近一天,说国民政府不战而退是不对的。在10月20日的白面石阵地双方激战中,独立二十旅黄营奋勇抗敌的精神更是激励人心。是役,日军死伤164人,阵前遗尸40具;守军二营官兵伤亡200余名”
[s:119]这里的战斗内容经不起推敲:
博罗进攻广州,增城是必经之路,根据资料记载:余汉谋已经调集重兵防守增成地区,计有三个师+一个独立旅,属于军级规模。资料没写有飞机,但战车和大炮还是有的。
1:攻击县城,必须打垮防守外围公路制高点的一五八师才能向县城进军, 上面只字未提!就直接攻击县城!!
2:9时30分进攻开始到16时敌人的增援部队到达中间长达6.5小时,朱村的一五四师那去了?
  至23时左右,日军的便衣队及部分正规军突入县城以北。朱村的一五四师那去了?
  10月20日8时,敌军突破一八六师防线,10时占领县城以西的钟岗。一八六师孤立无援,退向钟落潭,14时县城遂告失守。154和158师那去了?
3:整整28.5个小时,敌军有增援部队,我们的增援部队呢?真开打的话,从敌人的攻击力就应该知道敌人的攻击规模和主攻方向。作为军事指挥官不可能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正果的独立旅完全没动静,朱村离增城又不是十万八千里。最为奇怪的是距离县城几公里外的一五八师更是消失得无影无宗[s:117]!!!
4:二营官兵伤亡200余名,这个伤亡数字只占兵团总兵力1%左右!这说明什么?
上面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简单分析一下就知道:
1:158师看见日本仔来了,丢弃阵地,跑!
2:186师看见158师跑,自己也跟着跑!
3:154师看见158和186师跑了,不跑那个才傻!
4:小型的侦察性质遭遇战胜利被跨大来掩盖全盘的失败[s:85]!!
20日进攻增城,全部都往后跑,一天!只是一天!!一个军两万多人兵团就这样溃散了,21日就追击前锋已经到达龙洞,说一触即溃并不过份!!!这样的指挥官不拖出去弹JJ怎么行[s:78]!!!!
我这里找到和你上面那个版本不同,虽然未必真实,但可信性个人认为比较高:
“余汉谋于十月十五日下午召集在广州的有关负责人员开会,研究作战计划。会议由余亲自主持,出席的有余总部参谋长王俊、参谋处长赵一肩、第一五四师长梁世骥、第六十五军兼广州警备司令部参谋长曾其清、炮兵指挥陈崇范等十余人,他们所提出的计划,是以“保存实力”为目的,避免决战。它的主要内容是:
以第一八六师李振部、第一五五师钟芳峻旅配合炮兵工兵战车等特种兵部队占领增城至石滩沿增江右岸预设阵地,以第一五四师梁世骥部(缺一个团)为总预备队(原来的第一五四师已在凇沪战场伤亡殆尽,梁师是以后重新成立的,装备不全),另以第二十独立旅陈勉吾部(三个团)控置于增城北的正果墟附近,掩护阵地左翼。其余部队如第一五八师、第一五二师邓琦景旅、第九独立旅张简荪旅、独立第二团、税警总团两个团等部队则控置在广州附近,美其名曰“第二线兵团”,其实是企图保留的“第二副资本”。此外从潮汕用汽车输送的第一五七师黄涛部的先头已到达紫金县。
    第一五一师温淑海旅和第一五三师陈耀枢旅在广九铁路的深圳宝安附近。第一五一师从惠州淡水清退的部队约两个团在博罗的罗浮山附近,还有零星部队在广州。其余为第一五二师的另一个旅及保安团三个团尚在粤南一带向广州兼程行动中。这是当时我军的概略位置。
    当时会上我和不少人咸认为敌已登陆的部队已有三个师团的主力又配合空军和特种兵部队,力量是不能轻视的,我们使用的兵力是不够的。且李振、梁世骥两个师都是新编成的,装备不全。总的来说,我们是居于劣势的。不如把全部兵力投入增城战场,较有胜利把握,但余汉谋、王俊坚不采纳。
    关于增城作战的指挥机构和人选也是拖延许久,直到作战前一天才确定下来的。余汉谋自己不敢亲自去指挥,拟派他的前任参谋长调任总参议的缪培南担任“前敌总指挥”,在缪坚决推辞之后(缪推辞原因详后),才派第六十五军长兼广州警备司令李振球充任该职。李因匆忙受命出发无周密的作战准备,到达增城朱村仅半天,作战部队已全部崩溃了。这种连指挥机构和人选都是东拉西扯,就更充分说明余汉谋、王俊辈对作战毫无决心且等同儿戏。
    十月十七日敌的先遣部队约千余人,在空军数架掩护下,沿博罗至增城公路搜索前进。我军第一五三师钟芳峻旅从广九铁路附近调回增城途中,十八日凌晨在福田附近与敌遭遇,钟旅和第一五一师林君勋团、第一八六师叶植楠团协同截击该敌,战斗数小时,敌击溃钟芳峻旅,占领福田。
    十月十九日下午敌派出侦察队分向增城和正果我军阵地作威力侦察的进攻,作全面进攻的准备。翌日(十月二十日)拂晓,敌先以空军和炮兵向我猛烈轰击,继以坦克装甲车掩护其步兵冲击,战斗不足两个小时,我增城和正果的作战部队即告全线崩溃,致总预备队也来不及向第一线增援了。日军在增城、正果获得胜利后,即向我追击。一路由正果向派潭、从化挺进,企图对广州作战略包围;一路沿增城至广州公路,在敌空军的协同下,对我穷追,我军的损失惨重,所有战车和轻重火炮,都完全丢弃,可说是溃不成军了。
    余汉谋获悉增城溃败后,为欺骗人民和部属起见,声言要坚守广州和近郊阵地,继续作战。但到十月二十日深夜闻在长途电话中得蒋介石的同意,即仓皇撤退。这座我国的南大门--广州,未经战斗便于十月二十一日沦入敌手了。尤可痛心者,余汉谋只顾逃命,于十月二十日深夜除在电话中通知部队向清远新丰之线转移外,即乘车仓皇北逃。对部队的转移计划,如尔后部队的占领位置、作战行动地区、掩护部队等等都没有指定。致遭受敌空军和装甲车队、骑兵队的追击,各部队争先恐后,混乱溃退,轻重火炮丢弃净尽,损失奇重。”

这篇内容,已经指出了增城抗战的结果:
如果按正路的战略部署,将主力集中在增城和石滩一线和日军决战,是有可能把来犯的日军击退或全歼。因为当时蒋光头已经知道日军在广东登陆,已经调派两个军驰援广东,只要增城战场能顶住,合围全歼不是梦!但历史没有如果......
缪培南后来说出了推辞原因:“余汉谋没有作战决心,不肯把全部兵力投入作战。他的目的是既要‘保存实力’,又要打一下以欺骗国人,这样的打法是一定要失败的。余想叫我去当‘傻仔’,我何必去当呢!”
缪又说:“那些余汉谋的嫡系多是骄横跋扈的,绝对不会服从我的命令的,假如他们临阵退缩的话,我如按律惩处,不仅他们不肯接受,连余汉谋也不会同意的。所以当时我对余说:‘最好请总司令亲去指挥。’但余却以后方多事不能去为辞。我接着对余说;‘那就副总司令去吧!’余说:‘老香(翰屏)是不能打仗的,你已不能去,只有叫旋空(李振球)去咯!’”
余汉谋不是不能打仗的人,但他更懂国民党的潜规则:打胜仗没用,部队打光了,在老蒋面前你就什么都不是!相反,丢城了,只要你手上还有部队,老蒋就继续对你委以重任,最多也只是处分一下走过场.这也是国民党输给天朝的根本原因[s:92][s:9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里瓦尔多 发表于 2014-5-26 18: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猥琐佬 发表于 2014-5-26 00:41
第四路军系临时调来增城布防的,系一个军级规模两万多人噶兵团,186师只系城区正面防守,而且装备吾 ...

正面防守增城城区的,确实只有186师。博罗失守后,“余汉谋以第一八六师主力守增城及罗浮山地区,第一五八师守增城之西的联和圩,第一五四师守增城之东的朱村、中新,独立第二十旅和独立第二团守增城之北的正果,以抗敌军。10月19日,日军集中1.5万余人,分两路进击增城县城。9时30分,日机轰炸增城县城,地面部队强渡增江,直插县城。战到14时,一八六师击退日军。16时,日军增援部队到达,在飞机支援下,再次猛攻。至23时左右,日军的便衣队及部分正规军突入县城以北。10月20日8时,敌军突破一八六师防线,10时占领县城以西的钟岗。一八六师孤立无援,退向钟落潭,14时县城遂告失守。”
由此可见,186师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抗击了万余且有飞机支援的日军精锐近一天,说国民政府不战而退是不对的。在10月20日的白面石阵地双方激战中,独立二十旅黄营奋勇抗敌的精神更是激励人心。是役,日军死伤164人,阵前遗尸40具;守军二营官兵伤亡200余名(战斗经过详见《增城抗日烽火》)。后来,当地百姓为纪念阵亡将士,在爱国人士王雁门等发动下,在白面石村前的老虎石岗顶建抗日阵亡烈士墓,并在黄沙坝坳建抗日阵亡烈士纪念亭(此亭后来毁坏,1985年白面石村民集资重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自由飛翔 发表于 2014-5-26 18: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果震时噶14W,等于宜家噶几多钱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ingKong2014 发表于 2014-5-26 18: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猥,你几岁啊?甘清楚加,不愧是增城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城路 发表于 2014-5-26 18: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很感动,支持重建,就算不通小车都无问题,这是历史文化遗产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和谐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