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日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2022年5月1日0时至24时,全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3例(其中7例为此前已公布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5例和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5例。新增出院病例25例,尚在院治疗169例。
截至2022年5月1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5583例,其中确诊病例2717例(境外输入1830例、本土887例),无症状感染者2866例(境外输入2610例、本土256例)。
新增23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本土确诊病例1(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男,25岁,中国籍。居住在白云区人和镇西成村。
本土确诊病例2(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男,52岁,中国籍。居住在花都区花山镇永明村。
上述病例1、2为我市4月28日已公布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
本土确诊病例3(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男,77岁,中国籍。居住在白云区人和镇高增村。
本土确诊病例4(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男,55岁,中国籍。居住在白云区人和镇高增村。
本土确诊病例5(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女,52岁,中国籍。居住在白云区人和镇高增村。
本土确诊病例6(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男,55岁,中国籍。居住在花都区花东镇三凤村。
上述病例3-6为我市4月29日已公布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
本土确诊病例7(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女,46岁,中国籍。居住在白云区鹤龙街道鹤边村,为我市4月30日已公布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
本土确诊病例8:女,38岁,中国籍。居住在白云区人和镇明星村。
本土确诊病例9:女,56岁,中国籍。居住在白云区人和镇东华村。
本土确诊病例10:男,19岁,中国籍。居住在花都区花东镇三凤村。
本土确诊病例11:男,19岁,中国籍。居住在花都区花东镇三凤村。
本土确诊病例12:男,30岁,中国籍。居住在花都区新华街道凤凰北路。
本土确诊病例13:男,55岁,中国籍。居住在海珠区江南中街道紫龙大街。
本土确诊病例14:男,53岁,中国籍。居住在白云区人和镇高增村。
本土确诊病例15:男,18岁,中国籍。居住在白云区人和镇高增村。
本土确诊病例16:男,1岁,中国籍。居住在白云区人和镇高增村。
本土确诊病例17:男,53岁,中国籍。居住在白云区人和镇凤和村。
上述病例8-17在隔离管控的密切接触人员排查中发现。
本土确诊病例18:女,34岁,中国籍。居住在白云区人和镇人和村。
本土确诊病例19:女,36岁,中国籍。居住在白云区人和镇东华村。
本土确诊病例20:男,5岁,中国籍。居住在白云区人和镇东华村。
本土确诊病例21:女,49岁,中国籍。居住在白云区人和镇人和村。
本土确诊病例22:女,27岁,中国籍。居住在白云区人和镇人和村。
上述病例18-22在管控区域排查中发现。
本土确诊病例23:女,35岁,中国籍。居住在花都区新雅街道东莞村,在重点人群筛查中发现。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女,48岁,中国籍。居住在花都区花东镇九一村,在隔离管控的密切接触人员排查中发现。
上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已转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隔离治疗。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目前已甄别上述新增感染者涉及重点场所如下:
白云区 人和镇:笨大厨湖南味道(西成店)、明星体育公园足球场、明星路明星市场、人和镇第二小学、袁跃进蔬菜配送中心、好又快美食店(第八分店)、康富利雪糕批发。
花都区 花东镇:济心堂大药房(九一分店)、三凤蔬果店、喜乐乐百货、三凤村美宜佳。
新增5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5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男,42岁,中国籍。4月29日从老挝乘坐CZ6092航班于当日飞抵广州入境。
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女,22岁,中国籍。4月15日从老挝乘坐CZ6092航班于当日飞抵广州入境。
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女,30岁,中国籍。4月26日从新加坡乘坐CZ3040航班于当日飞抵广州入境。
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女,20岁,中国籍。4月26日从新加坡乘坐CZ3040航班于当日飞抵广州入境。
境外输入确诊病例5:男,46岁,中国籍。4月26日从澳大利亚出发,先后乘坐VA992、CZ326航班于次日飞抵广州入境。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男,21岁,中国籍。4月15日从美国乘坐CZ328航班于4月17日飞抵广州入境。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女,25岁,中国籍。4月15日从美国乘坐CZ328航班于4月17日飞抵广州入境。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3:男,27岁,中国籍。4月6日从中国香港乘坐HX236航班于当日飞抵广州入境。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4:男,25岁,中国籍。4月29日从老挝乘坐CZ6092航班于当日飞抵广州入境。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5:男,25岁,中国籍。4月22日从老挝乘坐CZ6092航班于当日飞抵广州入境。
上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入境后,按全程闭环管理程序转运至集中隔离点。隔离期间检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即转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隔离治疗。
增城荔城街廖隔塘村封控区现场情况
4月28日,荔城街全面落实市、区疫情防控统一部署,对廖隔塘村部分区域实施疫情分级分类防控措施,划分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
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控区实行“人不出区、严禁聚集”;防范区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
接到上级相关防控部署后,荔城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马上启动应急预案,精密组织迅速完成“三区”划分、封控,协调开展流调溯源、排查管控、核酸检测等工作,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已排查的各类风险人员落实管控,相关外环境完成终末消毒。
针对两名老人需求,实施“专人包户”制度,工作人员每天上门对老人实行健康监测,每日1次核酸检测、体温监测和症状询问。
生活上,工作人员每天上门为老人派送生活物资,同时也留下生活保障、医疗保障等应急电话,村民若有紧急需求,可致电联系协助。
荔城街对管控区相关区域的路段 设立卡口 仅保留少量出入口 关卡24小时值守 人员只进不出
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服务机制,保障特殊群体生活需求。
特殊人员落实1名医务人员帮扶应急,并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就医服务保障工作,为患病的老人、幼儿开辟就医绿色通道,安排救护车及时转送就医,确保就诊救治需求得到充分保障。
做实做细暖心服务
荔城街物资保障组组长李登辉表示
“很多群众听到被封控管理的消息后,最担心的是每天所需的生活物资如何采购等问题。我们组建物资保障工作组,帮助大家解决隔离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
李登辉表示
“联系卡上有供应企业的信息,群众可以通过微信下单采购,企业每天上午派送。”
为减少人员流动,阻断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荔城街对防范区群众实行闭环管理,在相关区域的路段设立卡口,关卡24小时值守,出入口严格执行“六必管”(口罩必戴、体温必测、场所通行码必扫、健康码必看、行程码必查、核酸检测结果必看)通行,严格管控非本区域居民进出。
从田间摘菜回家的陈姨表示
“出关口查健康码、行程卡、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回来也要查,很严格。但这么严格也是为了大家健康安全,我们也会认真遵守规定。”
第1、4、7、10天开展核酸检测同时,荔城街也公布了6条服务热线
对廖隔塘村部分区域实施“三区”疫情防控措施以来,荔城街联合公安干警、医疗单位在廖隔塘村24小时轮班值守,对所有出入人员和车辆严格落实查证、验码、测温、登记等防疫措施,同时周密部署、高效完成“三区”村民核酸检测,筑起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群众自发送姜茶
来源:广州卫健委、增城区融媒体中心、荔城街道办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