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丘山的顶上 呈南北向耸立着一块摩天翔云的巨石 在巨石的底部有4块形状 及大小均不一的小石 从东、西、北三面承托着 使巨石呈南高北低 其形状酷似燕子蓄势待飞而故名“燕石”
增城古八景之一“燕石翔云”
据了解,巨石长16.8米,宽11.7米,高11米。小石东面有两块,即东南、东北各一块,石与石之间自然形成宽阔的石室,俨如一瓦之舍。石室最大宽度约4米,巨石底面至地面高南面约5米,北面约0.03米,可过一掌,但不着地可容纳数十人。
在西面小石内壁镌刻有阴纹行书“燕石翔云”四字,字迹苍劲秀丽。字宽0.58米,高0.69米, 上款刻“民国三十八年马记就题”,下款刻“清茂才马渭璜书”。
明末清初年间,这里出现气压低、潮湿的天气。因天气闷热,当地民众也被热得在树林下露宿,燕子也被热得钻进燕石岩里。就在这一年里,蝗虫大发,燕石里的燕子飞出来与附近三乡的蝗虫展开“百团大战”,最终,燕子战胜了蝗虫,农作物获得丰收,民众视燕子为“神鸟”,故在石室北端设有神像供信众祭拜。
因巨石奇特 四周青山叠翠 早在明朝永乐年间便被列为 增城老八景之一 游客如云,甚为热闹 并于1984年 被公布为增城县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李诗敏,部分图片来源于荔湖街道办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