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国人都待在家里坐起了“月子”。很多人都自嘲说,等大家都见了面,谁也别嘲笑谁胖。
甚至在最近,网络上发起了“耳机线缠腰挑战”,来比较大家在家腰围涨了多少,不少人表示已无力“应战”。
的确,由于活动场地有限,活动方式也有限,如果再不想办法控制,确实会有些“惨不忍睹”(别问潇潇是怎么知道的)。
宅家是为了避免病毒感染,但也别因为宅家而造成了其他的身体问题。
尤其是对于孕妈这个特殊人群来说,长期居家不出门,以下事项一定要注意。
不能吃了睡 睡了又吃
由于待在家里被限制出门也无事可做,很多人每天吃了饭就开始躺着玩手机,然后到了饭点吃了饭,又继续躺着玩手机,这两个动作可以循环一整天。
如果孕妈也因此每天只是吃吃睡睡,又不控制饮食,也不做适当运动,就可能会使体重增加过多,也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在孕妈控制饮食的前提下,还需要做适量的运动。
当然,孕期运动不仅可以减少上述风险,还有更多好处:
● 能增加肌肉力量和促进机体新陈代谢;
● 促进血液循环和胃肠蠕动,减少便秘;
● 增强腹肌、腰背肌、盆底肌的能力;
● 锻炼心肺功能,释放压力,促进睡眠等。
那特殊时期,孕妈该如何在室内运动呢?
1.建议每天运动30分钟左右,具体时间孕妈可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2.常规的运动方式可以选择步行(从卧室到客厅再到阳台都可以)、做家务(避免提重物、举高等动作);
3.也可以选择节有氧健身操、动作幅度适中的瑜伽等,跟着视频教程学习;
4.运动时要从缓慢开始,逐渐增加,循序渐进;
5.运动期间要大量饮水,补充因为运动时所丢失的水份;
6.处于孕中期和孕晚期的孕妈,要避免做仰卧平躺着的运动;
7.运动时要穿戴可以支撑乳房的内衣;
8.如果出现阴道出血、呼吸困难、子宫收缩、胎动不及平时多、腿部肿胀、疼痛、发红或皮肤温度升高等情况,停止运动并咨询医生。
不能囤积过多的食物
为了防控疫情、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很多家庭会一次性购买大量的食物囤积起来。但有些食物不宜囤积过多,以免出现来不及吃腐坏的情况。
对孕妈来说这一点尤其要注意,一般来说,每次购买食物能够满足2-3天的需求就可以了。
具体的哪些食物可耐存储,哪些食物不建议储存太长时间,我都已经为孕妈们整理出来:
1.可优先存储的瓜果:比如香蕉、橘子、苹果、梨等;
2.可优先储存的蔬菜:根茎类的蔬菜,如胡萝卜、洋葱、白菜、南瓜、土豆、红薯等;干的菌藻类,如木耳、香菇、紫菜、海带等。
不建议孕妈储存并食用腌制类,或罐头包装类的蔬菜;
3.可优先存储的蛋类:鸡蛋,一次可储备2周的需求量;
4.可优先存储的乳类:牛奶、酸奶;
5.可优先存储的豆类:黄豆和绿豆;
6.坚果类:能量较高,孕妈每日可食用10g,适当储备就好,现在有每日坚果,可按需储备;
7.主食:米、面,可储备1-2个月的量;
8.鱼虾和肉类:优先考虑冷冻的瘦猪肉、牛肉或羊肉等红肉,以及冷冻的虾仁、海鱼等。
从近期来看,一些地方抢购食物的现象比较多,但在“抢”之前,一定要看清楚食物的保质期,过期的食物不建议任何人食用;
其次,对于腐烂变质的食物,应该尽早扔掉;
就算是冷藏和冷冻的食物,也不宜储存过久。
不能放弃营养摄入 需全面均衡
作为孕妈,营养的全面均衡很重要,因为这不仅是自己身体所需,更关系到体内胎儿的健康发育。
所以,尽管在特殊时期,大家的基本情况是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什么比较好存储就买什么。
但孕妈还是要尽可能保持摄入更全面的营养。
谷物类(大米、小麦等)及薯类(红薯等)、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及坚果类,这五大类食物都要有所摄入。
怎么判断孕妈每天摄入的营养全面呢?
建议只要每天保证摄取15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取共25种以上食物即可。
不要因为害怕感染 而错过了重要产检
像有些排除宫外孕、胎儿畸形等的产检,孕妈就需要按时去产检。
在去产检的路上,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戴口罩,有条件了勤洗手,洗手之前不能摸口、鼻、眼睛。
疫情期间,作为普通人,最好的预防方式就是居家。
而作为居家预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孕妈们在疫情期间还是要注意很多问题。
这样才能和胎宝宝一起共同抵御疫情,在一个“春暖花开,无病无灾”的日子里见面!
【小编: 母婴护理师潇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