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解析 : 价格太高不会买

[复制链接]
zwthwh 发表于 2009-9-19 12: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呢D关乎民生噶就唔应该暴利
2007一深圳房地产商话“我都赚得不好意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剑鸣天下 发表于 2009-9-19 15: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面政府为了政绩拼命拉高房价
一方面小市民的就业越来越难
这两者相背而行
迟早的冲突要爆发
拭目以待!!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hdlshm 发表于 2009-9-23 11: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12# 剑鸣天下


“深圳顺驰”高层“潜逃” 地产中介再度“瘦身”? 腾讯蓝房网-百姓自己的购房顾问  2009-09-23 来源:深圳商报  陈相明


继2008年年底从北京、广州等城市的二手房市场悄然退出后,来自天津的地产中介顺驰不动产深圳公司近期也陷入了危机。9月19日,顺驰高层“潜逃”回天津,欠下深圳公司80多名员工薪水和辞退赔偿金60万元,经营处于瘫痪状态。据内部员工透露,近两月楼市成交下滑成为了此次事件的导火线。

现状:银行监管资金业主无损失

据了解,从9月4日起,深圳顺驰高层“地震”。天津总部更换了深圳分公司新的法人代表张志和与财务经理王秀丽后,一位员工无意中发现了王秀丽的一份文件,其中详细描述了怎样一步步让员工主动离职、关闭深圳公司的计划。9月17日,员工与管理层矛盾升级,双方在劳动部门的协调下,约定9月19日深圳分公司给员工发放工资和赔偿金。但19日,顺驰所有高层均已搭乘早上8时从广州到天津的航班悄悄离开了深圳,欠下深圳分公司80多名员工60万元的工资和赔偿金。

陆强(化名)是深圳顺驰不动产网络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公司欠下他从8月开始到9月20日一共8000元的工资。他昨日向记者表示,目前公司仍旧开门营业,但是受到欠薪影响,大部分员工已经没有积极性,除了租赁业务,房产买卖业务基本不接了。

陆强告诉记者,由于目前买卖双方的交易资金都委托银行进行监管,所以顺驰危机并没有令业主资金受到损失。

原因:业务“瘫痪”因经营不善

“8月一个分店只有五六个买卖单,9月几乎没有成交,这也是深圳顺驰危机的导火线。”陆强说。

除了近两个月成交下滑,公司经营不善也是主要原因。“即使是今年上半年火爆的楼市,公司也仍旧每月亏损。”据顺驰内部员工透露,自从2004年登陆深圳至今,顺驰深圳公司总共亏损了2000多万元,深圳公司的6个分行门面总共欠租金近10万元。

“我认为‘水土不服’是顺驰经营不善的主要原因。”世华地产营业总经理林家乐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顺驰在天津是“老大”,但由于地产中介企业的经营受到区域化影响非常大,中国各城市的地产文化氛围差异较大,因此,顺驰进入深圳后一直发展得很不顺利。林家乐认为,地产中介企业跨区域经营,需要招揽到熟悉当地的优秀管理人才,第一年的发展尤其关键,如果业务扩展没有起色,前期投入又较大,那么只会越来越差,离企业退出市场就不会太遥远了。

分析:扩张开铺要量力而行

顺驰危机的发生适逢深圳楼市的波动期,不免令人回想起2007年底中介行业大规模“瘦身”的情形。那么,顺驰事件只是个案,还是中介行业关铺潮的开始?

今年8月,深圳住宅成交量环比下跌25.21%,而成交均价却实现了18.62%的涨幅。目前深圳购房消费者观望情绪逐渐累积,房价逐渐缺少成交量的支撑,业内对于楼市是否遭遇“拐点”的讨论也甚嚣尘上。

林家乐表示,顺驰事件只是个案,与目前楼市的变动联系不大。“目前二手房的日成交量仍维持在500套左右,虽然比第二季度下滑,但对行业的影响暂时还是比较小。”

中原地产总经理李耀智认为,如果成交量持续下跌,那么中介地铺的数量必然会减少。“今年上半年楼市太火爆,很多地产中介公司都新开了很多铺。”李耀智坦陈,顺驰事件给业内敲响了警钟,即扩张开铺要量力而为,否则市场转入低迷,将令自身陷入不利处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hdlshm 发表于 2009-9-23 11: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京沪深楼市9月均现价量齐跌http://bj.house.sina.com.cn  2009年09月23日07:57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从年初开始持续半年的价量齐升,到两个月前的量跌价升,再到今天的量价齐跌,楼市领头羊京沪深的走势开始令市场初感秋意。

  以2007年至2008年那轮房地产回调的经验来看,成交量下降也确实是房地产市场调整的先导信号,由此带来的价格调整可能令原已极度敏感的需求方重新陷入观望。这也是市场乍听“价量齐跌”时表现出分外紧张的原因。

  ⊙记者 于兵兵 ○编辑 王晓华

  京沪深楼市均现“价量齐跌”

  “金九银十”刚开场,京沪深楼市却交出了并不乐观的数据。9月第三周,北京商品住宅期房签约总量跌破2000套,日均签约跌破300套,创下3月份以来的日均成交量新低。回顾整个9月,从第一周开始,北京住宅签约量就出现了同比2成的跌幅,入市楼盘开始低调下降售价。9月初的北京秋季房展,明显的交投缩水已经显出楼市浓厚的观望气氛。在此情况下,部分北京楼盘打出最高8.5折的优惠广告,楼市调整似乎一触即发。

  上海方面,根据易居(易居博客)中国报告,9月第一周(8月31-9月6日)全市仅有13个住宅楼盘推出19.79万平方米新房源,直接影响后市成交量;第二周,全市成交量下滑14.27%,为32.64万平方米。尽管有专家乐观估计,9月第二周增大的供给量可以令第三周成交量有所回升,但到第三周,上海商品住宅成交再次环比下降4.22%,为31.26万平方米。价格方面,在8月10至16日那周创下19603元的商品住宅历史最高均价之后,上海豪宅成交潮随之退热。商品住宅的平均成交价格持续4周回落,9月第二周均价15353元/平方米,到第三周小幅回升1.42%,为15571元/平方米。

  至今,楼市“金九”仅剩最后一周,易居(中国)薛建雄(薛建雄博客)分析,一旦十一前供应量继续增加而成交量保持低迷,本轮楼市拐点将出现在“金九银十”。

  最早开始楼市调整的深圳同样颓势明显。上周深圳一手房市场仅成交631套,创下今年以来的新低,与一周环比降幅达到20.4%。一手房成交均价也环比下降了3.5%,仅为18368元/平方米。

  调整背景不一 房价未全面松动

  从数字上看,一线城市似乎已经走到全面回调的边缘。但据上海证券报深入调查,目前以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房价远未全面松动。均价的调整与每一阶段的成交结构有关,比如上海8月豪宅集中成交拉高了当月均价,也导致9月房价快速回落。但目前为止,上海未出现同一楼盘的同质房源大幅降价。

  值得肯定的是,楼市宏观面的谨慎情绪开始出现,并影响开发商慎重对待十一黄金周的促销定价战略,但部分房源仍可能因火爆预订而出现一定程度的提价。

  北京方面,信贷收紧和对二手房交易阴阳合同的打击,是导致成交回落和个别楼盘降价促销的主要原因。“总体来说,北京的二手房贷款政策和其他房贷政策都比上海等地严格很多。比如同一房产的加按揭,优质客户二套房贷的优惠、个人信用贷款等,在北京都是很严格的。而上海部分银行还可以做。”上海某商业银行个贷负责人告诉记者。

  而北京中原地产(中原地产博客)总经理李文杰(李文杰博客)称,此前市场上的二手房可以通过阴阳合同做低房价以避税,但经过严格管理后,二手房交易成本上升了不少。导致买卖双方对放缓了交易节奏。

  防止成交紧缩引发新一轮暴涨

  “年初以来,全国楼市快速回暖,出现短期内房价背离社会普遍承受能力的局面。因此房地产市场迎来回调只是早晚的事。”一位资深房地产专家称。

  一家即将于十一黄金周后开盘的嘉定房企告诉记者,目前市场确实敏感,尽管离开盘已经很近,但开发商还在谨慎地观察市场动向和周边竞争楼盘的定价情况。“我们估计真正的调整时间可能在今年底。”上述房企工作人员称。

  房价的短期回调对消费者来说当然是一大利好,但从市场运行的通盘考虑,专家称有必要提醒因集中的观望情绪而导致的新一轮需求爆发和价格上涨。

  “在宏观经济尚未全面企稳,流动性仍然充裕的情况下,上海等地土地投资与房产投资意愿都不会有大幅缩水。长风地块创下的70亿地王价格即证明开发商对未来楼市的预期。”一位上海开发商表示,“上海地王价格的不断刷新会拉升房价预期。投资者尚未找到更好的预防通胀的保值方式,楼市投资尤其是豪宅投资还有上升的趋势。”

  上海房地产专家陈立民(陈立民博客)则分析,加上世博期间8个月停工的因素,上海从现在开始到世博前,中心城区新房供应将越来越少,而世博后两年内则几乎断档。这些因素都决定了上海房价未来两年可能被需求拉至高位不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