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滩自行车协会,石滩跑友会正能量在增强

[复制链接]
石滩车会 发表于 2015-6-16 12: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石滩车会 于 2015-6-16 14:08 编辑

石滩自行车协会,石滩跑友会正能量在增强
IMG_0529.JPG
我们需要健康,我们喜欢运动,我们选择了游山玩水的自行车运动,选择了挑战自我每天都可以进行训练的跑步马拉松运动!每一种运动都会出现意外,我们要防范风险,在风险中学会处理风险,就在2014年的珠海马拉松中我们都亲眼目睹了一个特种兵跑在我们前面不远的地方倒下了,不幸的再没有起来了,后来报道说他非常强,他刚完成了一百公里的完整,一口气可潜水50米远,谁也没有想到他会倒在21公里的半马上,就在他倒下这5分钟内,我们的志愿或我们的跑友如果会心肺复苏,他好大机会能救回,那悲剧可以避免,
今天在6月13日是兰州马拉松举行的日子,今天我线上跑半马,在开始前我们石滩自行车协会,石滩跑友会组织了一次运动中意外急救的讲座,我们请来石滩医院单院长,刘护士长,来给我们上了一堂非常有用的课,真人示范生动的教学,大家都学到位了,下面发心肺复苏的急救方法大家学习一下,[s:69]

图片排版非常乱[s:66] 请莫见怪[s:72]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70).JPG
qrcode_for_gh_b2d1a3eebc2b_430.jpg 心肺复苏术的程序
(简称A、B、C)与操作如下:
A.(assessment+airway) 从判断意识是否存在至判断有无自主呼吸,即以下第(一)~(五)项。
B.(breathing) 口对口吹气,即以下第(六)项。
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
C.(circulation) 判断脉搏是否消失、胸外心脏按压,即以下第(七)、(八)两项。
(一)判断患者有无意识与反应 轻拍患者肩部,并高声呼叫:“喂!你怎么啦?”
(二)启动EMS系统(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系统) 患者如无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及时启动EMS系统。如现场只有一名抢救者,应同时高声呼救、寻求旁人帮助。《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建议,如发现患者无反应,应立即打电话,启动EMS;但对于溺水、创伤、药物中毒及8岁以下儿童,先进行徒手CPR一分钟后,再打急救电话求救。
(三)将患者置于复苏体位 如患者是俯卧或侧卧位,迅速跪在患者身体一侧,一手固定其颈后部,另一手固体其一侧腋部(适用于颈椎损伤)或髋部(适用于胸椎或腰椎损伤),将患者整体翻动,成为仰卧位,即头、颈、肩、腰、髋必须同在一条轴线上,同时转动,避免身体扭曲,以防造成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仰卧在坚实的平面,而不应是软床或沙发;头部不得高于胸部,以免脑血流灌注减少而影响CPR的效果。
(四)开放气道 当心搏停止后,全身肌张力下降,包括咽部肌张力下降,导致舌后坠,造成气道梗阻。如将下颌前推移,可使舌体离开咽喉部;同时头部后伸可使气道开放。如发现口腔内有异物,如食物、呕吐物、血块脱落的牙齿、泥沙、假牙等,均应尽快清理,否则也可造成气道阻塞。无论选用何种开放气道的方法,均应使耳垂与下颌角的连线和患者仰卧的平面垂直,气道方可开放。在CPR的全过程中,应使气道始终处于开放状态。常用开放气道方法如下:
1、压额提颏法 如患者无颈椎损伤,可首选此法。站立或跪在患者身体一侧,用一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向下压迫;同时另一手食、中指并拢,放在颏部的骨性部分向上提起,使得颏部及下颌向上抬起、头部后仰,气道即可开放。
2、双手拉颌法 如已发生或怀疑颈椎损伤,选用此法可避免加重颈椎损伤,但不便于口对口吹气。站立或跪在患者头顶端,肘关节支撑在患者仰卧的平面上,两手分别放在患者头部两侧,分别用两手食、中指固定住患者两侧下颌角,小鱼际固定住两侧颞部,拉起两侧下颌角,使头部后仰,气道即可开放。
3、压额托颌法 站立或跪在患者身体一侧,用一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向下压迫;同时另一手拇指与食、中指分别放在两侧下颌角处向上托起,使头部后仰,气道即可开放。在实际操作中,此法优于其他方法,不仅效果可靠,而且省力、不会造成或加重颈椎损伤,而且便于作口对口吹气。
(五)判断有无呼吸 开放气道后,立即将一侧耳部贴近患者的口鼻部,通过一看、二听、三感觉来判断患者有无呼吸。判断时间不得超过10秒钟,并应以看为主。
一看 即用眼睛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运动。
二听 即用耳朵听患者是否有呼吸音。
三感觉 即用面颊感觉患者是否有气流呼出。
(六)口对口吹气 口对口吹气是一种快捷、有效的人工通气方法。空气中含氧气21%,呼出气体中仍含氧气约16%,可以满足患者的需要。如口腔严重损伤,不能口对口吹气时,可口对鼻吹气。
1、确定患者无呼吸后,立即深吸气后用自己的嘴严密包绕患者的嘴,同时用食、中指紧捏患者双侧鼻翼,缓慢向患者肺内吹气两次。
2、每次吹气量700~1000ml(或10ml/kg), 每次吹气持续2秒钟,吹气时见到患者胸部出现起伏即可。
3、如果只进行人工通气,通气频率应为10~12次/分钟。吹气过程中,应始终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运动。吹气时如无胸部起伏或感觉阻力增加,应考虑到气道未开放或气道内存在异物阻塞。
4、专业人员也可选择其他通气方式,如球囊-面罩、气管插管等。
(七)判断有无颈动脉搏动 非专业人员在进行CPR时,不再要求通过检查颈动脉是否搏动,但对于专业人员仍要求检查脉搏,以确定循环状态。检查脉搏应用食、中指触摸颈动脉(位于胸锁乳突肌内侧缘),而绝不可选择桡动脉。检查时间不得超过10秒钟。如不能确定循环是否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心肺复苏模拟人
(八)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是重建循环的重要方法,正确的操作可使心排血量约达到正常时的1/4~1/3、脑血流量可达到正常时的30%,这就可以保证机体最低限度的需要了。
1、按压原理 通过按压胸骨,使胸腔内压力增高,促使心脏排血。放松时,胸腔内压力降低,且低于静脉压,从而使静脉血回流于右心,即“胸泵原理”;另外,心脏直接受到直接挤压也产生排血。放松时,心腔自然回弹舒张,使得静脉血回流于右心,即“心泵原理”。多数学者认为,胸外心脏按压能导致人工循环是这两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2、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
(1)操作时根据患者身体位置的高低,站立或跪在患者身体的任何一侧均可。必要时,应将脚下垫高,以保证按压时两臂伸直、下压力量垂直。
(2)按压部位 按压部位原则上是胸骨下半部,常用以下定位方法:
①用触摸颈动脉的食、中指并拢,中指指尖沿患者靠近自己一侧的肋弓下缘,向上滑动至两侧肋弓交汇处定位,即胸骨体与剑突连接处。
②另一手掌根部放在胸骨中线上,并触到定位的食指。
③然后再将定位手的掌根部放在另一手的手背上,使两手掌根重叠。
④手掌与手指离开胸壁,手指交叉相扣。
(3)按压姿势 两肩正对患者胸骨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不得弯曲,肩、肘、腕关节成一垂直轴面;以髋关节为轴,利用上半身的体重及肩、臂部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胸骨。
(4)按压深度 一般要求按压深度达到4~5cm,约为胸廓厚度的1/3,可根据患者体型大小等情况灵活掌握,按压时可触到颈动脉搏动效果最为理想。
(5)按压频率 100次/分钟,不要<100次/分钟。
(6)口对口吹气与胸外心脏按压的比例为2:30,即每做2次口对口吹气后,立即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单人操作为2:30,双人操作为1:15。
3、胸外心脏按压的注意事项:
(1)确保正确的按压部位,既是保证按压效果的重要条件,又可避免和减少肋骨骨折的发生以及心、肺、肝脏等重要脏器的损伤。
(2)双手重叠,应与胸骨垂直。如果双手交叉放置,则使按压力量不能集中在胸骨上,容易造成肋骨骨折。
(3)按压应稳定地、有规律地进行。不要忽快忽慢、忽轻忽重,不要间断,以免影响心排血量。
(4)不要冲击式地猛压猛放,以免造成胸骨、肋骨骨折或重要脏的损伤。
(5)放松时要完全,使胸部充分回弹扩张,否则会使回心血量减少。但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壁,以保证按压位置的准确。
(6)下压与放松的时间要相等,以使心脏能够充分排血和充分充盈。
(7)下压用力要垂直向下,身体不要前后晃动。正确的身体姿势既是保证按压效果的条件之一,又可节省体力。
(8)最初做口对口吹气与胸外心脏按压4~5个循环后,检查一次生命体征;以后每隔4~5分钟检查一次生命体征,每次检查时间不得超过10秒钟。
双人徒手操作
双人徒手CPR时,对患者的评估及基本操作与单人CPR相同。一人做胸外心脏按压,;另一人保持气道通畅及人工通气,并检查颈动脉搏动,评价按压效果。按压频率100次/分钟,按压/通气比为15:2。CPR操作开始的第1分钟后检查一次生命体征,以后每4~5分钟检查一次,每次检查时间不得超过10秒钟。

下面是我们当天的活动相片![s:126]
IMG_1517.JPG IMG_1516.JPG IMG_1512.JPG IMG_1570.JPG IMG_1568.JPG IMG_1567.JPG IMG_1566.JPG IMG_1565.JPG IMG_1560.JPG IMG_1559.JPG IMG_1558.JPG IMG_1554.JPG IMG_1552.JPG IMG_1550.JPG IMG_1549.JPG IMG_1548.JPG IMG_1545.JPG IMG_1542.JPG IMG_1540.JPG IMG_1539.JPG [attachimg] IMG_1522.PNG IMG_1521.PNG IMG_1506.JPG IMG_1502.JPG IMG_1500.JPG IMG_1499.PNG IMG_1497.JPG IMG_1496.JPG IMG_1495.JPG IMG_1493.JPG IMG_1492.JPG IMG_1491.JPG IMG_1486.PNG IMG_1483.JPG IMG_1482.JPG IMG_1476.JPG IMG_1468.JPG IMG_1465.JPG IMG_1459.JPG [attachimg][attachimg]586899[/attachimg IMG_1427.JPG IMG_1394.PN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135).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127).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115).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113).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111).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107).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105).JPG [attachimg] IMG_1533.JPG 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号:TOY-BIKE
IMG_1571.JPG
IMG_1563.JPG
IMG_1561.JPG
IMG_1557.JPG
IMG_1556.JPG
IMG_1555.JPG
IMG_1553.JPG
IMG_1551.JPG
IMG_1544.JPG
IMG_1538.JPG
IMG_1537.JPG
IMG_1536.JPG
IMG_1535.JPG
IMG_1532.JPG
IMG_1519.JPG
IMG_1515.JPG
IMG_1510.JPG
IMG_1509.JPG
IMG_1508.JPG
IMG_1507.JPG
IMG_1504.JPG
IMG_1498.JPG
IMG_1484.PNG
IMG_1481.JPG
IMG_1478.PNG
IMG_1472.JPG
IMG_1471.JPG
IMG_1466.JPG
IMG_1464.JPG
IMG_1463.JPG
IMG_1458.JPG
IMG_1457.JPG
IMG_1456.JPG
IMG_1455.JPG
IMG_1454.JPG
IMG_1453.JPG
IMG_1452.JPG
IMG_1451.JPG
IMG_1450.JPG
IMG_1449.JPG
IMG_1445.JPG
IMG_1443.JPG
IMG_1442.JPG
IMG_1441.JPG
IMG_1440.JPG
IMG_1437.JPG
IMG_1434.JPG
IMG_1433.JPG
IMG_1432.JPG
IMG_1431.JPG
IMG_1428.JPG
IMG_1425.JPG
IMG_1423.JPG
IMG_1420.JPG
IMG_1419.JPG
IMG_1416.JPG
IMG_1409.JPG
IMG_1408.JPG
IMG_1406.JPG
IMG_1405.JPG
IMG_1404.JPG
IMG_1400.JPG
IMG_0529.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139).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136).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132).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131).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130).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129).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126).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125).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123).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122).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119).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118).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117).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116).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112).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110).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106).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104).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103).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102).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101).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99).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97).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96).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95).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94).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93).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92).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91).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90).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89).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88).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87).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86).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85).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84).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83).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82).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81).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80).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79).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78).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76).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74).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73).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72).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71).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69).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68).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67).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65).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63).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62).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61).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60).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59).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58).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57).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56).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55).JPG
2015.6.13一河两岸半马 (5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6 显示全部楼层
唔好嘈 发表于 2015-6-16 12: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s:9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无厘头 发表于 2015-6-16 13: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zliusheng 发表于 2015-6-16 23: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s: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vli 发表于 2015-7-25 13: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s:1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vli 发表于 2015-12-3 16: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s:1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b68387 发表于 2015-12-19 13: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s:9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