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明城市 于 2011-4-5 12:31 编辑
黄灿辉、黄灿松两兄弟生于贫困家庭,父亲长期患有胃病,行动不便,母亲患有精神病,20多年来都没办理户口。随着两人长大成人,找工作、在外住宿、结婚生子等都离不开户口……
记者 陈焱欢 通讯员龚宣文/摄
人口管理大队民警到黄灿辉家中了解情况。
2011年2月24日,对于新塘镇的黄灿辉、黄灿松两兄弟来说,是一个彻底改变人生的重要日子。当增城市公安局的民警走进两兄弟的家中,亲自将户口簿送到黄华辉兄弟手中时,他们二十余年的黑户生活彻底结束。
哥哥黄灿辉接过户口簿时顿时热泪纵横。他激动地说:“感谢党,感谢人民政府,感谢增城公安的热情服务,有了这本身份证明,我们终于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
一张出生证成为办理户口的死结
黄灿辉、黄灿松两兄弟先后出生于我市新塘镇一个贫困的居民家庭,父亲长期患有胃病,行动不便;母亲患有精神病,在黄灿辉9岁时离家出走,后因故去世。哥哥黄灿辉今年27岁,读过5年小学,15岁时辍学;弟弟黄灿松今年23岁,没有读过一天书。一家大小的生活费用全靠父亲1300多元的退休金维持。
起初,两兄弟没有户口并未引起这个家庭的注意。但是随着兄弟俩渐渐长大,户口已成为这个家庭渴望过上正常生活的奢侈品。找工作、在外住宿、结婚生子等等都离不开户口,而两兄弟恰恰缺的就是这份身份证明。按照我国户口管理有关规定,要想办理户口登记,必须凭出生证,可两兄弟的出生证明早已不知所踪。为此,这个家庭先后跑到新塘医院、市卫生局、市妇幼保健院希望能补办出生证明,结果他们发现:出生证成为两兄弟办理入户手续的死结。
按照卫生部门的有关规定,1997年前出生的人要补办出生证明的,补办人在哪个医院出生,就应该去那个医院补办。但当两兄弟找到新塘医院,院方表示:按照有关规定,医院可以将10年前的病历销毁。单单依靠医院寻找两兄弟20多年前的出生记录等同大海捞针。
再难也要为两兄弟办理合法的入户登记
市公安局在开展大走访过程中,了接到黄灿辉、黄灿松两兄弟的遭遇后,该局党委先后两次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召开专题会议,把切实解决黄灿辉、黄灿松两兄弟的入户问题作为增城市公安局当前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工作“为民解忧解困办实事”中的十大实事之一,并专门指派人口管理大队的民警负责跟踪解决黄灿辉、黄灿松两兄弟所有入户难题。
DNA亲子鉴定开启入户之门
按照增城市公安局党委的专项决议,人口管理大队展开了艰难的调查取证工作。
据调查了解,黄灿辉、黄灿松两兄弟分别于1983、1987出生(具体出生日期已不详),其家人称早年曾为两人在增城市新塘医院办理了出生证。抱着一线希望,民警来到新塘医院展开调查取证工作。但院方因两兄弟出生时间太久而无法找到两兄弟档案,并拒绝为两兄弟补办出生证。
一线希望破灭,但为两兄弟入户工作不能停止。于是,人口管理大队一方面指导黄灿辉两兄弟入户地甘东派出所对黄灿辉兄弟启动户口调查程序,制作知情人询问笔录;一方面联系市卫生局、市妇幼保健院和两兄弟的小姨、舅舅等亲属,恳请、动员他们协助解决黄灿辉兄弟补办出生证问题。
通过多方沟通协调,民警发现:为两兄弟做DNA亲子鉴定是补办出生证明的唯一出路。“了解到他们家的经济比较困难,民警特意多跑了几家医院,当找到一家做DNA鉴定价格最低的医院后,又跟院方讲述了两兄弟的不幸遭遇,最终那家医院答应为两兄弟在最低价格的基础上再减免两千元鉴定费。”人口管理大队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与此同时,市卫生局和市妇幼保健院也传来好消息,他们同意凭广州市权威司法鉴定部门出具的《亲子鉴定书》和相关资料为黄灿辉兄弟补发《出生证明书》。
经过DNA鉴定后,黄灿辉兄弟的血缘关系终于得以证明。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兄弟俩的入户难题就此圆满解决。
办理了入户登记,黄灿辉、黄灿松成为正常的“80后”。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出门打工,挣钱养家,结婚生子了。但两兄弟的人生之路还很长,面对的困难还有很多,增城市公安局已将黄灿辉、黄灿松纳入扶贫帮助对象,对他们的生活状况长期进行跟踪、关注。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