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季时蔬抢先品

[复制链接]
伴随爱 发表于 2011-3-25 21: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寻常货色,到了春天竟焕发出别样的风情。或许,这就是春天的魅力所在。就味感、口感而言,当造时蔬贵在新鲜。何不趁着春意正浓,赶紧炮制满桌“春色”,慰劳自家五脏庙呢?记者请来美食资深行家李睦明教路,实行新鲜时蔬简单“料理”。    [tr][/tr]

  菜市场多见本地通菜,图为水蕹。
  时令食材:蕹菜
  菜市场最常见的是本地通菜,老饕更爱叫另外一个名字———蕹菜。本地蕹菜因耕种方式不同分为旱蕹和水蕹。旱蕹味浓,但由于通菜水分较少,铁质较高,加温后极易变黑,所以浸熟的火候要拿捏得恰到好处。
  水蕹种植在水田,水分重,“长相”粗壮青绿,口感清爽。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海南通菜和贺州通菜。贺州通菜鲜嫩,海南通菜叶多柔滑。两者均青绿、清脆、无渣,深受食肆欢迎。
  推荐菜式:椒丝腐乳浸通菜
  材料:通菜1-2斤、腐乳2-3砖、蒜头2-3瓣、椒丝。
  只要烹调方法得当,本地通菜一样可以嫩身青绿。比较常见的是椒丝腐乳炒通菜,这次李睦明改变烹饪方法。由于有汁水浸泡,通菜水分充盈饱满,观赏和口感都会更胜一筹。
  首先,从菜市场买回来的通菜要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再清洗杂质,洗净后放在筲箕内晾干。烧热开水,加油落通菜,待通菜稍微有点转色即马上捞起。
  接着是把腐乳搅烂,蒜头剁成蒜茸放好。烧热锅后,先放花生油,再把蒜茸放进锅内炒,然后添加腐乳和椒丝继续爆炒,根据个人口味加盐。最后加适量的水,水量以上盘后能浸过通菜为准。水沸即可上菜。
  1
   [tr][/tr]

  莙荙菜,又称官达菜,菜市场摆卖牌上多数写成猪乸菜。
  时令食材:莙荙菜
  莙荙菜又称官达菜,俗称猪乸菜,盛产于清明节前后。由于猪乸菜长得飞快,向来给人“贱生贱养”的感觉,加上叶有涩味,柄带泥土气,旧时农村人多用来喂猪。上世纪中叶,国家经济困难时期莙荙菜成为桌上菜。如今,国人厌倦了大鱼大肉,莙荙菜再次备受推崇。
  本地莙荙菜分青梗和白梗两种。青梗叶厚茎粗,口感爽脆,用来白焯最能保持菜味。食时蘸一点豆酱或鹅肝酱,还可加入肥牛和鹅肠,油脂可中和莙荙菜单调清淡之感。而白梗的品种容易起渣,购买时用手捏一下,看是否硬绷绷,并仔细观察会否像西芹般有一条条坑。这样的品种会影响口感,因此更多广州街坊喜欢购买青梗莙荙菜。
  推荐菜式:豆豉鲮鱼焖莙荙菜
  材料:1-2斤莙荙菜、罐装鲮鱼一条,豆豉1/2茶匙,蒜头2-3瓣,生姜1块。
  每道菜式的搭配和烹饪方式都是有理可循的。为防有渣,用焖可掩盖其“不足”。莙荙菜有“湿气”,搭配生姜有祛湿功效。
  确定好烹饪思路后就开工煮食。先把蒜头、生姜和鲮鱼切碎成茸备好。烧开水后,把洗净的菜下锅出水,以去除涩味。一分钟左右捞起,过一下冷水后将莙荙菜切成片状。将姜蓉、蒜蓉、豆豉鲮鱼碎下油锅,加上莙荙菜后盖上锅盖,焖3-4分钟。掀开锅盖,香味扑鼻而来。在这里顺便提一句:莙荙菜口感偏寡,要丰富味蕾体验,让其柔滑,关键在于油水要充足。
   [tr][/tr]

  新鲜春荞
  时令食材:春荞
  过完农历新年,菜市场就有春荞出售。但有美食家认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段时间的春荞味道才最好。民间有“韭之美在黄,荞之美在白”之说,对生活品质要求极高的广州街坊,就专挑白色的春荞来买。色白爽嫩,唇齿间溢满清香。
  推荐菜式:凉拌春荞
  材料:春荞1斤、芥末、麻油、酱油、糖适量。
  荞菜炒火腩是最传统的做法之一。孩提时代,每每清明拜祖后总会品尝一道“荞菜炒火腩”。时至今日,广州街坊注重还原食材的鲜味。尤其当造食材,更要突出其鲜,烹饪若过于复杂反而盖住原味。因此,这次记者推荐尝试日式凉拌新做法。
  清洗春荞后放到沸水中稍出水,捞起后再用干净的干布吸去多余的水分即可上碟。接下来是把芥末、麻油、酱油和少许白糖混在一块做成酱料,蘸着吃。这种做法保留了春荞的清脆鲜嫩,搭配DIY的酱料,别有一番味道。此外,还可洒些花生碎、果仁或松子。花生、果仁或松子吃起来较干,搭配水分充盈的春荞,恰如其分。各种食材的原味中和在一块儿,更添趣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2 显示全部楼层
隔夜豆腐花 发表于 2011-3-29 12: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我喜欢吃的!!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土不田力人 发表于 2011-3-29 17: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s: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新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