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子任 于 2010-2-21 18:05 编辑
因为最近很多文章有写到80后,作为80后的一个普通人,我知道写下这个题目是多么的沉痛,我们小时候有过许许多多的理想,但当社会把叛逆、另类、垮掉的一代、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成长起来的一代等代名词去掉的时候,才发觉80后竟然是如此的三十难立,他们曾经的理想在房子面前戈然而止。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强则中国强”,当作为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集体被房子绑架了的时候,那么这个民族的希望在哪里?
有人会批评我说,不一定要买房子的,可以租房子啊?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跟你说:无论租房子也好、买房子或者建房子也罢,首先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低收入问题,在这个大学生普遍化的时代,大学生与民工并没有什么区别。我们读书的时候,学校的先生们教育我们要找一份对得起自己所受教育的工作,所以大学生应聘屠夫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毕业前夕,先生们却告诉我们要与时俱进,要放下身段做体力活?凭什么你们见风使舵快了一步就要给我们一个巴掌?低收入是普遍的事实,高房价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增城一个月的工资3000块算中等偏上了吧?但是计算一下增城的楼价,不吃不喝一个月也买不起一平方,作为陆续奔三的80后而言,租房子是普遍现象,但是房子终究是要解决的,人长大了总是要有归宿感的,况且房子已经成为结婚的一个重要考虑条件。
也有人说,子任你在胡说八道,我家在农村建房子很容易啊,丝毫不比在城里买套商品房差。那是你住房子住得舒服过了头,或者你家里幸福指数高而已,你可以问问农村的朋友,在家里建一间房子要花费多少钱,估计农村的朋友会狠狠地把你的嘴巴封上,说你才是胡说八道的。更有人说,买了房子也痛苦,当房奴。当然了,买了房子你还得要用一辈子的钱去呵护它,必须要有稳定的收入,即使明天老板把你工资压低了,你也不敢贸然不干,但是总比我们这些买不起房子的幸福得多,至少你不会再有在大雨天,拉着行李住旅店或者遭受房东无声加价或谩骂的经历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当一千多年前的诗句重新出现在今天的时候,我们赶上了。我们要的只不过是一个立身之所,一个让我们的爱人、下一代稳定的成长环境而已,为何这么难呢?我们不吃不喝真的就能存钱买房子吗?我一直很反感于说我们没有责任感的舆论,我想告诉所有人:我们80后深爱着自己的父母,我们哪怕在外面日晒雨淋、饱一顿饿一顿的生活,我们仍然要给予赋闲在家的父母家用,或许父母更多的只会说:“留着自己用,青年人在外面没个钱在身,朋友笑话。”这就是我的现实,但我究竟不能代表所有80后,或许很多人过得很滋润。所以我只能默默向上爬,最好的风景总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文亦如是。(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