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狮文化 是岭南民俗文化的优秀代表 在广东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在宁西街冯村村,醒狮文化氛围浓厚,已经流传超过200年。近年来,宁西街冯村醒狮会通过文艺表演、公益课堂等多种方式,吸引青少年加入醒狮队伍,传承民间民俗,弘扬醒狮文化。
醒狮文化历史悠长
单脚、双脚、钳腰、 坐头、企脖、腾空…… 冯村醒狮会的这群雄狮少年 通过一个个高难度动作演绎狮子的 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态 表现狮子的威猛与刚劲
宁西街冯村醒狮会会长冯炳秋介绍
“我们冯村是舞黑狮的,彩狮是表演节目为主,我们的黑狮就霸气,舞狮喜庆助兴,一路传承下来,冯村很多老一辈都会舞狮,我都舞狮40多年了。”
冯村醒狮已有超过200年的历史 逢年过节,或有喜庆活动 这里的群众都可以看到醒狮的雄姿 它不仅寓意吉祥 还是雄健、勇敢和力量的象征 也代表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接力传承醒狮文化
醒狮属中国狮舞中的南狮 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 汉族民俗文化 广东醒狮被列入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珠江三角洲一带的醒狮 是广东舞狮的主流代表 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醒狮传统文化 宁西街冯村醒狮会于2018年1月 正式挂牌重建成立
目前 冯村醒狮会共有成员32人 年纪最大86岁,最小8岁
村民都纷纷推荐自己的子女 加入醒狮会 在锻炼身体素质的同时 也可以培养团队配合和坚韧精神 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我是11岁开始学舞狮的,因为觉得醒狮很威猛、很霸气,就特别喜欢,我们经常训练两小时只为了舞狮几分钟,拿起狮头舞几分钟的体能消耗都挺大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一系列动作套路 要做到活灵活现、行云流水 真的少点功架都不行
从前,会长冯炳秋的师傅 时常到冯村向村民免费传授醒狮技艺 时隔多年 这一传统由冯炳秋与师弟冯建平“接棒” 每逢假期 冯建平定期来到冯村 与其他狮会前辈一起对学徒进行系统训练 冯村醒狮技艺融入了洪拳 要学有所成必须先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焕新传承擦亮宁西文化名片
如今 在街道办、村委及村民的大力支持下 冯村醒狮会通过 文化交流、醒狮巡游、参与公益等 多种形式 不断擦亮宁西街这块文化名片 更在广东省青少年武术公开赛等大赛 屡获佳绩
宁西街科教文组相关负责人介绍 南香山下宁西街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每个村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 希望经过大家的努力 可以更多地深挖并推广宁西街地方特色文化 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来源: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