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束鲜花寄托对逝者的哀思。(资料图片)
(记者周影红 张海聪 陈剑婷 孙毅强 见习记者卢文友 黎淑敏)清明三天假期,到我市三大主要拜祭区(正果万安园、市殡仪馆仙安楼、新塘镇四望岗生命纪念园)祭扫的群众达88899人次、车辆12590辆次。其中,清明节当天祭扫的群众达69800人次,车辆9134辆次。期间,我市各有关部门积极做好交通疏导、治安、宣传等工作,保障了清明节群众祭扫活动安全、有序、和谐、文明进行,圆满完成清明节群众祭扫管理工作。
群策群力 祭扫活动秩序井然
据了解,针对清明节期间群众祭扫“时间短、空间小、密度高”的特点,我市提早谋划,成立了市清明拜祭活动安全保障工作指挥部,由市政府分管民政领导任总指挥,对清明期间文明祭扫等相关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市委宣传部、市公安、民政、交通、消防、卫生等部门各负其职,为做好清明祭扫高峰和正常祭扫时段的安全保障工作,制定了祭扫接待、人员交通疏导、安全和突发事件应对等方案。
在宣传工作方面,今年清明节以“强化殡葬基本公共服务,推进绿色殡葬”为主题,利用广大群众开展拜祭活动的契机,各相关部门在祭扫区悬挂文明祭扫宣传标语,宣传殡葬法规、墓园须知、文明祭扫、防火知识、禁撒冥币通告等,同时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及时为群众提供政策法规、惠民政策等相关服务信息,引导扫墓群众以文明、环保、健康的方式祭扫先人,保障群众平安、和谐度过清明节。记者看到,在正果万安园、市殡仪馆等祭扫区通过告示牌或用横额,放在显眼位置,引导要市民要错峰祭扫,严禁燃放爆竹,实行文明祭拜。
交通虽拥挤 车流秩序良好
清明节当日上午,前去正果万安园,市殡仪馆仙安楼祭拜的市民从四面八方涌向目的地。记者看到,由于当天车流猛增,再加上今年增城大桥封闭施工,在光明东路人民桥至增江大道北车辆拥挤,形成一条长长的车龙在阳光下缓慢移动。同时,通往正果万安园路段也出现长长的车龙,大巴,小车,出租车行车十分缓慢,但是车流秩序良好。在人民桥,增江大道北,正果万安园等每一个交通要点都有交警和协管员维持秩序,并且每一个交叉路口都有相应的指示牌,引导市民按照指示牌行车。
从增城市区到正果万安园原本只有20分钟的车程,清明当日就需要行驶60分钟到80分钟,市民普遍对此也表示理解。“清明节,大家都一起出行祭祖当然会塞车啦,再加上从增城到正果的路只能行增江大道一条路,塞车是在所难免的。”从广州到增城祭祖的黄文说。
观念转变 文明祭拜已成风尚
上午10点,阳光明媚,气候宜人,正果万安园、市殡仪馆仙安楼、新塘镇四望岗生命纪念园等拜祭区一改往日的宁静,墓园里随处可见拿着祭品、手捧鲜花的人群,他们中有一家大小,还有整个家族前来祭拜先人的。
在正果万安园,记者见到了在番禺工作的李先生。他告诉记者:“一到清明节,我们的亲戚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赶回家乡祭祖,对我们来说,清明除了祭拜祖先外还是一个大团圆的日子。”李先生有一个庞大的家族,而维系他们亲情的,正是清明节的祭祀活动。“清明节,我们整个家族的人都要聚到一起,按长幼次序祭祀先人,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特别而重要的日子,即使工作再忙也要争取回家。”他说。
在各墓园的道路上,随处可见手捧鲜花、提着水果的扫墓者,黄色、白色的菊花配上康乃馨、百合,显得清雅美丽。“一束鲜花,一篮水果足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手捧一束白菊的陈女士说:“社会在进步,祭扫方式也应该越来越文明。”据正果万安园工作人员介绍,从这几天的祭扫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市民已改变了传统的祭拜方式,携“爆竹”、“纸钱”、“元宝”、“彩电”、“轿车”等祭品祭扫的情况少于去年,而带鲜花、水果祭扫的市民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此外,记者看到,几位市民提桶前去洗墓。市民陈伯指了指墓碑说,这是她的老伴,去年“走”的,在世的时候,她就爱干净、喜欢安静,看到放鞭炮、焚烧等场景,就会躲开。清明节前,一家人商量来扫墓,孩子们想出了这个办法,九泉之下,她会感到欣慰的。墓园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正果万安园经过多年的建设,已成为公园式的陵园。扫墓、洗墓,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做法,如果大家都采用这种方式,墓园环境将更好。”
“网上祭英烈”深受市民欢迎
无需祭品之贡,免去跪拜之礼,只要打开相关链接网站,轻击鼠标在页面上进行“鞠躬”、“献花”或“留言”等操作,就算完美参与了一次“网上祭英烈”活动。“网上祭英烈”活动是中央文明办在清明期间主要针对广大未成年人开展的一次重大活动,我市文明办日前积极号召市民踊跃参与。记者了解到,该活动深受市民欢迎,参与人数节节攀升,好评不断,正引领着绿色清明的最新风尚。
记者在电脑上进入中央文明网“网上祭英烈”页面,只见选登的精彩留言不断更新滚动。刷新一次页面后记者开始统计留言数,在短短的16秒后,留言条数增加了47条,从中可见网民参与热情之高涨。“点击敲打两分钟,清明拜祭好轻松。”17岁的华仔说,“网上祭英烈”活动很有新意,轻松点击鼠标就能完成一系列拜祭程序,而且还可以在留言栏上书写感言,既表达自己对先烈的感恩和敬仰,也是一种自我鼓励的绝好方式,可谓一举多得。家住荔城街中坚花园的小王同学,刚和家人一同完成了低碳“祭英烈”活动。她认为,相对于传统的祭祀方式,“网上祭英烈”借助于日益发达的信息网络通讯平台,这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花销,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方式更加新颖独特,行为更加绿色低碳。
市文明办负责人表示,“网上祭英烈”活动将持续到4月25日,期间市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向革命英烈们鞠躬、敬献鲜花,发表祭奠感想感言。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