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会暴露真实关系?
共享情境暴露投契或分歧
Q:“最美的是一次去颐和园,我留连远处波光,她却钻到一个几乎没有人会留意的小角落,因为那里有老人在拉二胡,她坐在那里闭着眼听,居然还会配上一两句诗,她会和老人聊天,亲昵得像认识多年。她的感性和细腻,让我感觉到自己的心是可以被照顾的,我们是和谐的。”旅行对于自我、亲密关系中的另一方、两者关系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A:人们除了对社会角色行为的期待之外,还对群体中的成员制定一些应该如何行动的期待,通过不同的方式告诉成员哪些态度和行为是适宜的,而人们希望被别人喜欢或者接受,这使他们转向关注特定的参照群体,针对情境做出适当的态度和正确的行为,以至于这些群体中的规范约束了成员个体的行为,也会调节成员之间的互动;所以,人们都是通过他们共享的情境、规范和规则而联系在一起的。
妻子的行为令丈夫有了不同的情境体验,从而产生愉快乐观的正向情绪,并与自我关联起来。
Q:“我们是两个特强势的人凑一起,还是一个典型男和典型女凑在了一块儿。我喜欢素面朝天,踩一双人字拖,穿条牛仔裤,可她就要浓妆艳抹。我们出门,化妆品重量越来越猛,无论我怎么说少带点少带点。我出门要做详细安排,而她要随意性。我细致认真,考虑周密,她被骗钱丢东西,木头木脑。”这是某男友对女友共同出游时的抱怨。如何在旅途当中在了解真实的对方后,接纳真实的对方和自我?
A:多数人都喜欢那些接触密切、长得漂亮、志趣相投以及相互喜欢的人。
然而,两个不同的人如何才能让爱的关系相对持久?有一种理论对亲近关系中的人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那些把其他人视为包括自我之内的人,最有可能长期对他们的伴侣承担责任。人们还发现,当一种关系能满足重要的、在任何人那里都得不到满足的需要,人们就会比较倾向与之保持这种关系;人们更容易把能经常陪伴自己、与自己亲密相处的人认同为亲密的关系。伴侣相互了解是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过程的,当然,共同旅行不失为一个更多地了解对方的方式。
给对方安全感升华亲密关系
Q:有一对情侣是在旅途潜水过程中体验到生命遇到危险时的彼此都在身边的感受而确定恋爱关系的,怎样的行为会有助于旅途中对亲密关系形成良性升华?
A:心理学上认为爱的体验有三个方面,即情欲(性激情和欲望)、亲密(真诚和理解)、承诺(投入和奉献)。当然,成人依恋风格的类型也会预测爱的持久,成人的依恋风格分为三个类型,即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安全型的人,感到接近他人是件相对容易的事,依靠他们也会感到很自在;回避型的人,当他人接近自己时有些不自在,很难信赖别人,也很难依靠他们,任何人接近都会感到很紧张,因亲近而感到不自在;焦虑矛盾型的人,感到其他人都有些疏远自己,经常为伴侣是否真的爱自己或者不愿意跟自己在一起,很想有亲密的关系。
选择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亲密关系相对持久。
情侣在生命遇到危险时,彼此感受到的安全、可信赖和给予对方,让他们的爱情经受了考验,从而成为成熟的爱。
对话嘉宾:孟馥 上海 市心理学会理事、上海市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亚洲家庭治疗联盟理事、同济大学心理咨询与教育培训中心顾问、临床督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