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部,派潭镇上九陂村,山水林田湖俱全,环境优美、风光秀丽,民宿坐落山谷,源于明清,却不失现代。这个位于白水寨风景区的村庄,如今成了珠三角市民旅游观光好去处。
在中部,位于朱村街的增城区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技术人员全面“上科技”,加强稻田间管理,科学精准施策促丰收。
在南部的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内,多个重点产业项目开足马力施工建设,现代化大型生产工厂相继建成;企业生产车间,工人紧张有序进行产品生产,一片忙碌景象。
13个镇街 285个行政村和85个社区 是我区推进“百千万工程”的 空间所在、优势所在
近年来 我区各镇街紧跟发展步伐 为增城“百千万工程”注入澎湃动能 共同描绘“以城带乡、融合发展”新画卷
荔城街 入选活力街道全国500强
荔城街锚定“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大力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2024年,该街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18亿元,较2022年增长34.8%,与2022年相比新增市场主体1.5万个,入选2024年活力街道全国500强。
2025年,该街优化公共服务资源,新增优质学位1736个,新增托育托位480个,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更加普惠均衡。
同时,该街创新社区服务模式,优化提升治理效能,推动社区打造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和城乡互联共建邻里党建示范品牌。
商贸服务业、现代农业蓬勃发展,恒象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园、金竹酒店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实施。
▲荔城街夜景
增江街: 加速绘就产城相融诗画增江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道路上,增江街聚焦关键领域纵深推进,取得阶段性喜人成效。
以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矩阵加速构建,顺科、新汇港“工改工”等项目顺利推进,2024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28.42亿元,比2022年增长28.3%。
1978电影小镇入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成功引入顺盈谷·香文化生态康养园项目,五星村宁舍、联益村麦客荔客等特色民宿建成营业。
“储改结合”市场化盘活木材公司建设商住小区,创新村企合作模式成功盘活陆村村48亩集体留用地,累计植树超3.5万棵,广医四院成功创建“三甲”。
全域服务治理“增江模式”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广,白湖村建房改革试点项目斩获区“增先杯”工作创新大赛二等奖,创新“宅基地票”制度,首批26户农房统建提速推进,打造岭南特色未来乡村。
▲美丽增江
朱村街: 建设“科教新城·和美朱村”
朱村街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建设“科教新城·和美朱村”。
广州科教城12所院校顺利入驻办学,美食广场等多个商业项目相继开工,途虎养车、海格天腾等产业项目投产或加快建设。
推动七彩澳游世界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科院“伏羲农场”项目落地朱村街。
北三环高速科教城出入口通车,朱村连接线、科德大道延长线、岗育路延长线等道路即将完工。
深化校地共建,打造三期朱村街“百千万工程”乡村夜校,举办50场“朱村大舞台·想来你就来”文艺晚会。
全街12个村成立强村公司,累计总营收达186万元。
▲朱村美景
永宁街: 谋深“一村居一品牌” 谋实“村居全域共建”
永宁街以“头号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上榜2024活力街道全国500强,位列第199位。
出让国有储备用地15宗,出让金超25亿元;引进总部经济项目8个,产业项目15个,总投资超55亿元。
大力推进田园路、创强路等道路建设,充分释放周边留用地,加快促进与黄埔区交通互联互通。
投资约2000万元培育建设典型村,推动陂头村、公安村、简村村实现产业更兴、环境更美、农民更富。
创新打造“一村(社区)一品牌”,高水平开展村(社区)“全域共建”,走出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
▲活力永宁
荔湖街: 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
荔湖街围绕“城市会客厅、高品质综合服务中心”工作目标,连续两年被评为创建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乡环境优秀镇街。
重点培育典型村,探索盘活留用地新路径,引入太平都市农业公园、欢乐湾旅游综合体、五一村同巷社商业大楼建设工程等项目。
高标准建设2.13万亩绿美广东生态示范点,荔韵公园荣获“广东省林长绿美园”称号,入选广东省城市建设领域可复制推广典型案例,荔湖湿地入选省级重要湿地名录。
成功创建广东省儿童友好示范街,新增优质学位4050个,建成省级粤菜师傅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村(社区)就业驿站全覆盖,社会力量帮扶项目38个。
聚力文体新发展,打造体育小镇,推动国家级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建设,成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铁人三项赛、女子半程马拉松、百琴音乐会、广东乡村歌手大赛等大型活动15场,荔湖街综合文化站获评“广东省特级文化站”。
▲荔湖周边美景如画
宁西街: 链聚智造 向新而行
宁西街锚定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新广州”战略定位,着力构建以新质生产力为支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两业融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累计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218.43亿元,与2022年相比增长19.5%,以占全区不到4%的土地面积贡献全区61%的规上工业产值。
拥有“四上”企业1069家,与2022年相比新增451家,增长72.97%。市场主体经营企业9000多家,与2022年相比新增5000家,增长125%。
2023年以来,动工项目31个、增资扩产项目110个、引进项目110个(总投资285.85亿元)。
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营商环境案例《拿地即开工 竣工即试产 高效领办产业项目筹建“一件事”》成功入选《2024年度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在2024年国家级经开区综评中位列第52位。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新增公办幼儿园及小学学位1080个,与2022年相比新增720个,增长200%。
在2023年广州市实施“百千万工程”考核评价中获优秀等次;在2024年增城区综合考核评价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宁西街打造先进制造业新高地
新塘镇: 打造“工商重镇、牛仔之都、枢纽新城”
新塘镇牢牢把握“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任务,加快建设成为“工商重镇、牛仔之都、枢纽新城”。
新塘高铁站通达版图扩面至7省63城,东部中心“融通湾区、辐射全国”愿景目标稳步落实。
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百强镇第18位,彰显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新塘牛仔“数字+智能”创新生产管理案例获央媒报道肯定,举办第十四届、十五届牛仔文化节,焕发新活力续写牛仔辉煌。
优化城市空间提升城市气质,打造全区首个立交上盖公园——海贝公园(一期)。
开辟“古村新生”路径,打造瓜岭乡村振兴会客厅获全国最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全市唯一)。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久裕村村歌获全国二等奖,镇综合文化站获“省特级文化站”称号。
▲新塘镇素有“中国牛仔之都”美誉
石滩镇: 沃野千里 水韵智城
石滩镇以“沃野千里、水韵智城”为总体目标,努力建设成为湾区乃至全国知名的工业强镇、农业大镇、文旅古镇、科创小镇、生态美镇、教育名镇、国家卫生镇,集中资源力量打造全国经济强镇。
在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评选中,石滩镇2024年位居第125位(较2022年上升261位)。
2024年规上工业产值实现135.67亿元,较2022年增长35.18%;工业投资完成27.3亿元,较2022年增长216%。
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5.7%。石滩中央湿地公园、广州市森林光影音乐公园、泉湖公园相继落成,“旧池塘”变身靓丽“打卡点”。
依托镇党群中心、政务中心、指挥调度中心和矛调中心,完善深化大安全、大综治、大维稳等机制。2024年受理群众初次信访事项宗数同比下降16%,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18.77%。
▲美丽石滩
中新镇: “枢纽”智造双向赋能 产业融合生态福地
中新镇锚定打造“枢纽新城,绿美福都”总目标,全国千强镇排名从2022年726名跃升至2024年498名,顺利进入前500强并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中小城市优秀案例。
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项目获批复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广州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开行国际班列超千列,通达17国34城。
濠迳亲子地质公园作为增城区首个以地质科普为主题的亲子研学旅游目的地,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2024年中新镇地区生产总值66.5亿元,同比增长0.4%,完成规上工业企业产值61.12亿元,在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家,主要包括汽车及摩托车零部件、精密五金、化工、建材等主导产业。
中新科技园占地2.67平方公里,被广州市工信委评定为“广州市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基地”,已吸引9个产业项目落户,润城、中南高科项目分别为广州首宗和增城区首个一日内实现“五证联发”的项目。
积极融入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广东龙城医院已正式启用,推出全球首个AI康复医院大模型,与森林海旅游度假区共同发力打造高端康养综合体。
辖内江丰种业成为省内唯一、全国唯二获评第五批“国家级禽白血病净化场”企业。
中新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创新设置全国首个镇街级身心认知与训练实验室、全区首个未成年人模拟法庭等主题特色服务功能室,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建设工作获广州市政府督查激励。
华汇中学项目致力打造“广州东部最具科技特色的民办高中”,率先试点“AI+教育”模式,已于2025年4月正式揭牌。全镇已形成涵盖幼教、小学、初中、高中、职业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
▲中新镇加力提升发展速度
派潭镇: 解锁“两山”转化密码 闯出绿美发展新路径
派潭镇全力抢抓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机遇,加快推动农文旅体康产业融合发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镇域经济提速发展,成功创建森林海省级旅游度假区,森林海三期、体育小镇等重点项目开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27亿元,市场主体从五千多家增长到上万家,农民人均年收入从2.8万元增至3.4万元。
联城带村节点功能进一步提升,典型镇通过省级考核验收,15个行政村入选典型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全国文明镇。
镇村风貌全面焕新,推动派潭河创建全国幸福河湖,完成6个市级美丽乡村建设,上九陂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改革创新释放活力,完成4宗集体历史建设用地确权,盘活空心村新建乡村酒店(民宿)13家。
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热情高涨,以农民为主体举办派潭“村晚”26场,入选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
▲派潭高滩片区
正果镇: 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迈向新台阶
正果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农文旅融合为路径推进高质量发展。让生态底色与文旅亮色交相辉映,推动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迈向新台阶。
成功引进11家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从2022年2.75亿元跃至2024年5.7亿元,税收由6489万元增至8562万元,2024年集体经济强村占比实现100%。
新增2个国家级3A景区,成功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名单。2024年全年接待游客突破260万人,实现旅游收入2.9亿元,同比增加16.5%。
实施正果老街提档升级、正果驿站、最美旅游公路、“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等项目,提升约800栋农房风貌,改造17.36公里道路,整体面貌实现大提升,农文旅融合再深化,产业发展基础更坚固。
▲正果老街夜晚人潮涌动
小楼镇: 农业专业镇建设成效显著
小楼镇锚定打造“仙姑故里·小楼人家”总目标,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该镇抓好抓实农业专业镇建设,2024年,农业总产值为14.1亿元,增速4.23%,特色农业产值超10亿元。培育省市农业龙头企业6家,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7个,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产品基地7个,“粤字号”农业品牌4个。
同时,成功举办何仙姑文化旅游季等特色活动,打响“何仙姑文化”品牌IP,全年接待游客约87万人次,打造2条中国骑行地图精品路线,入选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入库级名单,邓山村入选第四批省文化和特色旅游村名单,持续推动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
该镇工业产业取得稳步发展,全镇规上工业总产值3.72亿元,同比增长16.8%。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在全省范围内率先落实“土地经营权颁证抵押融资”模式,协助沙岗村稣生现代农业公司办成全省首例农村土地经营权颁证及抵押融资业务。
推进绿美小楼建设方面,实施13636.9亩森林质量优化及绿廊提升美化,建成森林步道7公里,义务植树超4.3万株,邓山涌小微湿地获得“广州市小微湿地示范点”称号。
▲何仙姑景区
仙村镇: 智造高地·仙荔水乡
2023年以来,仙村镇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2024年跻身全国千强镇。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相比2022年,规上工业产值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3%。
创新动能持续增强。2024年研发投入经费相比2022年增长15%。
“工改工”项目成绩亮眼。上境村村镇工业集聚区在广州市首批工改试点中率先完成土地出让和建成投产,容积率从0.34跃迁至3.0。
城中村改造有力。探索农村宅基地由低层转向高层的集约土地利用模式,打造岭南特色智慧宜居新社区。
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社工站基层治理经验入选2023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镇综治中心入选2024年广州市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仙村镇奋力打造工业专业镇
来源:增城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何秋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