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州康立明生物提供支持)
“医保+商保” 居民肠镜检查费用零支付
筛查项目对象?
50—74岁的常住居民(包括增城区户籍居民和在增城区居住满6个月以上的非户籍居民)。
如何做?
参与居民到家门口的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领取一份粪便基因检测采样盒,自行采样后24小时内交回村(居)指定收集点。初筛结果为阳性的检测对象,可到我区定点医疗机构广医四院、南方医院增城院区、区中医医院、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进行肠镜检查。
针对目前居民医保肠镜报销比例不高、职工医保仍有部分自付费用等问题,本次大肠癌粪便基因筛查项目由医保和商业保险共同承担相关费用,具体为基因检测初筛费用由财政资金承担,并为参与筛查居民购买阳性检测保险;初筛阳性居民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肠镜检查(包括心电图检查、肠镜麻醉评估及肠镜检查),费用由医保和商业保险共同承担,实现“费用多方共担、居民零支付”。
本次大肠癌粪便基因筛查项目由政府主导,通过区统筹、镇街实施和村居配合的协调联动机制,打造“筛查、转诊、治疗、随访”全流程一体化大肠癌筛查防控新模式,进一步增强居民的早筛早诊意识,积极预防大肠癌。目前,针对初筛阳性居民,我区定点医疗机构已开通肠镜绿色通道,及时给予诊断及治疗,并联动基层医院对治疗后的居民进行术后监测、定期随访,帮助居民恢复健康。
基因筛查发现更多早期肠癌和癌前病变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位于各种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死亡率位于各种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且发病速度持续递增。世卫组织研究表明,大肠癌是最有可能防治、最适合筛查的癌种,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大肠癌的患病率、癌变率,甚至死亡率。
“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大肠癌是最有筛查价值的癌症之一。一方面它的发病率高,位居我国所有癌症第二位;另一方面它有5—10年的筛查窗口期,而且早期大肠癌的治愈率超过了90%。”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院长汪建平教授介绍,运用粪便基因检测进行初筛,结合肠镜检查精筛的创新模式,能有效提高居民的肠镜依从性超70%,肠镜异常检出率超80%,能发现更多的早期肠癌和癌前病变。原因是在癌前病变和大肠癌早期,患者不会有特别的不舒服,但可以从大便中检测出肿瘤细胞的特定基因片段,这就是大肠癌粪便基因筛查的原理。专家表示,初筛加上肠镜检查费用,最多可为居民直接节省1000多元,而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获益,则是更大的一笔。
来源: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