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海聪 实习生廖思鉴)暑期到来,送孩子上暑期培训班,已是一种“时尚”选择,而这种“时尚”背后竟充满着家长们的声声无奈。连日来,记者了解到,许多家长因工作太忙无暇照顾孩子,就让孩子上培训班,利用这些培训班在假期里帮他们照看孩子。
暑期里,孩子是上培训班还是在家里“随他玩”,已成为不少家长最纠结的事情。家住荔城街荔乡路的林女士说:“哪里收费低,哪里提供中餐,我就选择哪里。”林女士夫妻俩因工作较忙,中午不能回家,不放心让孩子独自在家,只好把小孩送到培训班。
市民梁先生同样表现出这种无奈,他说:“我的父母有时会帮我看管孩子,但他们毕竟年龄大了,孩子根本不听他们的。以前每个暑假,家里的电费就会高出平时很多,原因是孩子偷偷在家上网看电视。”梁先生还告诉记者,他有个侄儿以前成绩比较好,父母暑假没时间照看,孩子便去逛网吧,养成了网络瘾,因为没钱上网后来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我们就当是找了个地方帮忙看管孩子。”梁先生说,“多少也会学到点东西吧,总比没人管强一些。”
“一两个月嘛,能学到什么,我没指望,只要不让孩子一个人呆着就行。”市民蓝女士说。蓝女士夫妻俩在一间工厂工作,总的月收入才3000元,对于这700多元的培训费,她觉得很值得。“效果好不好,才一两个月,也很难看出有什么成绩。但是同事的孩子都去了,我也就帮孩子报名了。”蓝女士说。
市民周先生说:“暑假这么长,孩子在家没人看管,怕他上网打游戏,便报了个培训班。”他告诉记者,以前孩子太小,不得不将孩子带到工厂,但孩子现在已经读五年级了,喜欢到处跑动,怕出事,所以给他报个培训班,有人帮忙看着,自己也省事。
但也有家长表示担忧,毕竟钱花了,如果没学到什么东西,那也是很可惜的,何况那些广告做得很响的培训班,一个月收费动辄700多元。“我交了这么多钱,不只是想让孩子有人帮忙照看,当然也想孩子在学习上有所提高。”市民陈女士认为,“培训班不能成了‘托管班’,听很多培训班说,他们都很正规,还在教育局有备案,希望有关部门能对此加强监管。”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