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对口帮扶派潭镇总结座谈会

[复制链接]
开展 发表于 2012-1-17 11: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万教职工助六成帮扶对象实现脱贫


    (记者陈思敏 通讯员骆伟杰)为进一步加强市教育局与派潭镇政府扶贫帮困工作的沟通、交流,认真总结2011年对口帮扶工作,及时谋划2012年市教育局扶贫帮困工作,1月12日,市教育局与派潭镇政府举办了对口帮扶总结座谈会,教育局局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局扶贫办人员和派潭镇政府相关人员参加了座谈会。

    一年来,市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扶贫开发工作指示精神,按照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的总体工作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一手抓教育工作不放松,一手抓扶贫开发不动摇,在做好我市教育工作的同时,扎实地推进教育局扶贫工作,为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和建设幸福增城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帮助60%帮扶对象实现脱贫

    至2011年12月底,市教育局有关单位及帮扶干部累计投入派潭扶贫“双到”资金和实物共计125.028万元。我市教育系统帮扶的派潭镇26条村(居)的875户贫困户(其中扶贫户是173户,济困户是702户)、贫困人口2222人中,已有525户(其中扶贫户是104户,济困户是421户)家庭收入水平达到脱贫标准,超过已结对帮扶贫困户总数的60%,顺利完成了市下达的2011年脱贫任务。

    一年来,教育局认真落实市下达的帮扶派潭镇七境村集体的任务,积极和七境村两委进行沟通,共同探讨增收脱贫的办法。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在村集体的文化建设方面进行帮扶。目前七境村集体经济实现了年收入上10万元的脱贫目标,村文化广场的建设项目也正在筹划中。

近万教职工参与扶贫工作

    全市教育系统近一万名教职员工全员参与了扶贫工作,局领导每人挂点一个片区,局机关部门负责人担任一个片区帮扶联络人,各中小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担任一户贫困户联络人,做到“层层管理,户户落实”。各学校还结合实际,实行一户一人或一户多人的帮扶模式,加强了扶贫工作的力度。

    除了对帮扶对象落实探访慰问外,教育局还开展了包括“爱心包裹——2011年革命老区及贫困地区百万学生六一关爱行动”,“大干30天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的帮扶慰问活动,“百所学校千名独生子女学生走进贫困家庭”宣传月活动,中秋、元旦、春节等节前慰问活动等一系列专题探访活动,为该局帮扶的875户贫困户送去了亲切的问候,给贫困户带来了真正实惠。

保障政策与“造血功能”两手抓

    教育局对口帮扶单位积极追踪民政、养老、卫生、住房、就业、教育等“六大保障”体系的落实情况,大力落实增城市人民政府《印发<增城市扶困助学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困难家庭学生采取扶助政策,切实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在帮扶中,各挂点联络人积极为贫困户跟踪落实“六大保障”体系,对贫困户读书子女跟踪落实教育保障措施,着力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

    至今教育局已经为对口帮扶的贫困户,如:为李少华等400多户贫困户树立了脱贫的信心,为亚口冚村贫困户黄锡何等108人解决了工作,为新高埔钟爱玉等85户困难户落实了种养包销,为刘惠妹等30多名贫困学生解决了读书困难,为张伯爱家庭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等等,切实为困难户脱贫出谋出资出力。

    市教育局副局长刘仲华表示,教育扶贫是教育系统扶贫工作的一个特点,教育扶贫是从根本上来做扶贫工作,因为人的贫困最可怕的就是心的贫困,教育正好可以启发和激发人的潜能,让一种希望能够不断地引领着贫困户改变贫困的生活。作为教育系统来实施教育扶贫,所承担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这也是必须要完成的工作。

    一年来,市教育局各科室和各学校积极行动,成立扶贫帮困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前一阶段的工作考核和各部门、各学校的总结汇报可见,2011年教育系统扶贫工作呈现目标明确、任务落实、方法得当、措施具体、重点突出、机制健全、成效明显等特点,这些方面都是值得肯定的。下一步,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要进一步落实上级有关精神,推进扶贫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增城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新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